新加坡醫院采用RFID技術進行嬰兒識別
為防止抱錯嬰事件發生,竹腳婦幼醫院和鷹閣醫院最近開始推行RFID識別系統,能夠進行三重認證的識別,將母親、寶寶和嬰兒床用無線方式連系起來。
這個系統比一些醫院已采用的、把母親和嬰兒連系起來的雙重識別系統還多了一層保障,確保寶寶不會放錯床。
在這之前,竹腳醫院一向是以人工方式辨別寶寶腳踝上的標簽是否與母親的相同。由于一些人為疏失,造成去年11月發生兩個嬰兒在出院時被錯誤對調,這包括嬰兒腳踝上的識別標簽遺失后又被系上錯誤標簽、嬰兒出院時沒有確認標簽,以及在哺乳室內曾被抱到錯的嬰兒床。醫院過后糾正了錯誤,并加強人工識別程序,如將標簽系得更緊以防脫落,以及寶寶出院要有兩名護士在場確認等。
竹腳醫院營運總監陳奕翔說,他們從7月1日就已經開始實施無線射頻識別(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簡稱RFID)系統,這是在人工辨別程序外的多一層保障。
有了這個系統,系在寶寶腳踝上的防破壞及抗敏感標簽帶就能跟系在母親手腕上、以及嬰兒床上安裝的電子標簽同時“溝通”,只要寶寶在母親身邊,標簽上就會亮起綠燈,并響起悅耳的音樂。母親也可隨時按按鈕以確保標簽正確。
如果寶寶被抱到別的產婦身邊、或者被放置到錯誤的嬰兒床里,標簽就會亮起紅燈,并響起警報聲,提醒護士或家長抱錯了。不過,竹腳醫院不愿透露更多細節,如他們購置了多少套,以及系統耗資多少。
標簽防水防脫也適用于多胞胎
之前也是靠人工檢查的鷹閣醫院從9月中開始實行這套系統,他們購置了50套標簽,這足夠讓醫院里的約30個初生嬰兒使用。營運總監潘展明介紹,標簽防水又防脫落,還能用于雙胞胎、三胞胎甚至四胞胎。
由于標簽是一次性使用,所以院方向家長收取15元費用,鷹閣購置整個系統的費用是1萬5000元。
前天上午在鷹閣醫院生下第一胎的黃珍意(30歲,待業)說,有了這個識別系統她會比較安心。
她說:“尤其是凌晨4時護士把寶寶抱過來讓我喂母乳時,如果要口頭讓我確認身份證號碼,我可能迷迷糊糊,有了這個系統,只要看到是綠燈,音樂也正確,就知道是我的寶寶。”
潘展明透露,他們接下來也考慮將類似系統用在一般的病床管理上。
隨著竹腳醫院和鷹閣醫院購置了由同一家本地科技公司設計的無線射頻識別系統,相信幾乎所有提供婦產科服務的本地醫院都已采用類似配備。
企圖破壞標簽警鈴也會響起
新加坡中央醫院新生兒與兒童發育學部門主任及高級顧問醫生陳桂蓮副教授說,他們從今年3月起使用雙重識別系統。康生醫院則是從2月起推行,發言人說,系統能讓職員隨時觀察到每一對母嬰的行蹤,如果發生錯配、有人企圖破壞或去除標簽,警鈴都會響起,但他們的職員還是會親自檢查標簽。
早在2010年就推行這個系統的國大醫院,相信是本地的先行者。發言人說,系統的另一個好處是一旦有人企圖把寶寶抱出病房的警戒線外,病房門會自動關閉,警衛也會接到通知。
相關文章
一種用于醫療無菌手套自動分配的RFID解決方案
一臺具備RFID功能的機器使醫務人員能夠用ID卡輕靠設備,戴上尺寸合適的手套,從而降低感染風險。在日常工作中,丁腈手套是醫護人員最常用的消耗工具之一,可確保他們在不傳播感染的情況下治療患者。根據德克薩斯醫療技術公司(Texas...
如何提升超高頻RFID多標簽的讀取率?
在RFID的實際應用中,常常有要求同時讀取大量標簽的情況,比如對倉庫貨物數量的盤點,圖書館場景中對館藏圖書數量的盤點,也包括傳送帶或托盤上數十個乃至上百個貨物標簽的讀取情況。針對多數貨物讀取的情形,根據其被讀取成功的概率稱作讀...
智慧食品安全新紀元中的RFID和供應鏈數字化
去年,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起了一項新的前瞻性運動,以推動供應鏈現代化的長期采用和行業共識。“智慧食品安全新紀元”計劃是通過文化的漸進式變革、新技術的普及和互操作標準的清晰化,朝著建立一個以技術為基礎的食品體系邁出的...
RFID機場智慧消防物聯網解決方案
當前信息化時代的大背景下,智慧消防建設率先在機場、文保單位、軌道交通等重點領域進行建設,此類場所消防工作極為重要,人口集中,且人口流量大,另外像油、電、氣等能源的應用,對消防工作更是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機場智慧消防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