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寧:電網或可成為民資突破口
《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新36條”),提出要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電力建設,那么這是否意味著民間資本的投資新機會?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專家朱寧表示,由于發電行業的資金與技術門檻高,投資回報期長,發電環節的競爭已很激烈,追求短平快的民間資本并無投資優勢;而電網建設若能在輸配電分開的基礎上放開,對于民資而言不失為一個好的投資機會。
“新36條”提出,要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產業建設。支持民間資本以獨資、控股或參股形式參與水電站、火電站建設,參股建設核電站。
但實際上,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政策上也并無限制民間資本參與,民間資本目前也已經有不少投身于該領域。在火電、水電等領域,由于好的項目資源已基本被瓜分完畢,民營資本只能做一些規模較小項目。核電領域民間資本進入的難度則比較大。因為核電的資本投入規模大、建設周期長,所需資金非普通民企能夠承擔的,而且核電由于盈利前景廣闊和利潤豐厚,一直被幾大電力央企占據,民間資本面臨較強的競爭壓力。朱寧認為,如果政策條件具備,智能電網中的某些部分可能成為民間資本在電力行業的投資新機會。
技術與資金門檻高
民資無優勢
《中國投資》:當前除了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民間資本參與度較高以外,其他如火電、核電等民間資本的參與并不是太多,是這樣嗎?
朱寧:目前,在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領域有一些民間資本進入,這些新能源行業的民間資本參與度還是很高的。
而火電領域,目前民間資本已經比較少了。在上世紀80年代曾經有一些民間資本投資城市供熱電廠,這是因為當時各地政府財力有限,而熱電廠基本上也屬于微利行業,所以允許民資與外資對小型的火電項目進行投資。不過隨著這兩年節能減排措施的推進,大量小火電項目作為“壓小”容量被出售給了國有企業,除了一些熱電聯產項目,民間資本在火電領域的參與已經不多。
水電領域,民間投資參與的大多是小水電項目,目前全國大概有1億多裝機是小水電,這屬于國家鼓勵發展的領域,而民間資本事實上已經大量參與投資,不過,嚴格來說,他們并沒有太多是純粹的民資,而且本身對行業的影響力也不大。至于核電,大家都知道還沒有民間資本參與。
《中國投資》:您認為在這些不同的發電行業,民間資本能否發揮更大的作用?
朱寧:其實目前發電行業已經具有相當活力,5大電力集團和各省的電[FS:PAGE]力公司之間已經形成了激烈的競爭,并不需要民間資本更多參與來增加市場的活力,至少從對市場的激發上并不會起到更大作用。
事實上,我認為,發電行業的特點是資金密集型的,其需要很高的投資實力,不僅在建設期需要大量資本投入,其后續仍然需要持續的資金來源,大部分民營企業并不具備這樣的投資實力。此外,投資于發電領域的資金回收也需要較長周期。而這一點并不符合民營企業追求“短平快”的投資需求。
從我們接觸的民營企業來看,他們投資發電項目,目的并非是長期經營,也沒有搶占市場的欲望,而是希望項目做成之后出售給國有企業,迅速回籠資金。他們的基本思路就是,批下項目來,再找個大的發電集團,能合作就做,不能就賣。我們接觸過一個民營房地產企業投資的火電項目,在啟動時銀行就對投資者的能力表示懷疑,擔心他是否要將貸款轉入房地產?是否追求投資“短平快”?這種懷疑是長期以來一些民營企業給人們造成的普遍印象。事實上,后來該項目建設過程中民營企業也確實出現了欠款問題,而且管理能力也較差,這個企業的電廠建成之后,才發現運煤的碼頭沒有建設(按理應先建好碼頭)。這就造成很多人對民營企業投資運營電力能力的不信任,包括我們咨詢機構。
還有很多非市場的困難,民營企業難以克服。如風電場的投資,由于其經營效益與電網的關系非常密切,而民營企業投資的風電場在電網接入上會比較困難,因此民營企業會選擇項目建成之后將其出售給國有企業。
事實上,現在雖然光伏和風力發電的民營企業投資較多,但是最后的結果也會是與火電行業一樣的發展歷程,他們難以在與強大的國有企業的競爭中獲勝。
《中國投資》:那么您認為發電行業其實并不存在來自于政策方面“玻璃門”和“彈簧門”?
朱寧:沒有“玻璃門”和“彈簧門”,如果有,對國有企業也一樣。大家面對的是一個政策一個市場。即便政策不鼓勵,也有民營企業在投資。
《中國投資》:“新36條”提出,允許民間資本參股核電,您認為核電領域放開的前景如何?
朱寧:我們認為,電力和能源行業中尤其是核電,沒有引入民間資本的需要。我們并不贊成民間資本進入核電領域。民營企業不具備相關能力,無論資金、技術條件和管理能力。核電需要的建設資金巨大,建設和運營期的財務費用很高,一般民營企業根本不具備這樣持續投入的能力。而且,核電的安全性問題應加以重視,并應做好規劃,相應地控制發展速度,因此引入民間資本的空間較小。
[FS:PAGE] 從現實條件來看,核電的利用小時數很高,屬于高利潤行業,即便是國有企業,也存在著準入的障礙。目前,一些地方電力企業可以參股核電項目,因為核電項目建設資金需求非常巨大,現有的具有開發資質的核電巨頭也有資金投入壓力,他們也愿意分一些出去。不過,目前市場已經分得差不多了,誰也不會讓出自己的蛋糕給民營企業,除非有其他原因。
電網或可成為突破口
《中國投資》:那么對于民間資本而言,電力行業的新機會在哪里?
朱寧:民間資本要想在電力行業投資,需要有新的切入點。目前的市場已經瓜分得干干凈凈了,剩下的“邊角”,民營企業也不愿意去。如新疆的火電項目就是這一類,由于當地電力市場需求小,電力送出又需要電網配合,民間資本對這些項目都沒有投資欲望。而沿海接近市場負荷地區的好項目則已經被國有企業布局過了。
我們認為,如果電力體制改革進一步推進,實現輸配電分開的話,那么讓民營資本進入電網建設和運營領域,倒是一個突破口,對民營企業而言也是一個新的投資機會。
電網投資需求非常大,目前僅靠兩家電網企業無力支撐這么大的投資,電網公司面臨電網建設和新技術研發的雙重壓力。除了大的電網項目外,我國的電網需要投資的地方還有很多,尤其是低電壓的線路、農村電網等,這些區域的配電網還是很薄弱的,需要大量投資。如果把電網建設放開,大量資金就會涌入,這些薄弱電網就會進一步加強。這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是個機會。
特別要指出的是,在智能電網的很多領域,民間資本都可以發揮作用。如儲能設施的開發和運營,微電網的建設和運營,用戶與調度中心互動所需硬件軟件的研發制造,分布式發電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等等。
智能電網的提出最初是為了解決風電與光伏發電等不穩定電源的接入問題。可以說,智能電網融合了多領域的新興技術,大家都隱隱約約看到了里面的機會,很多民營企業就有非常濃厚的興趣。
而且,從智能電網的特點來看,其單項投資所需資金并不大,管理也相對簡單。目前,一些民營企業也在摸索,如在工業區建立微電網,局部實現智能電網的想法,地方政府也比較支持。
當前技術上的障礙已經不大。美國智能電網所需技術中,很多已經發展到可以應用的階段,他們也想引領中國智能電網的發展,因此也正在向我們推銷他們的技術。但其實我們的電網公司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技術能力。現在的問題是,我國還處在智能電網的研討階段,有關部門還未能拿出一個國家層[FS:PAGE]面的智能電網發展方針和規劃,都是企業和研究部門在做工作。
《中國投資》:電網成為民間投資新突破的前提是?
朱寧:關鍵是如何處理跟大電網的關系。過去我們電力體制改革不徹底,現在的情況是,即便是自備電廠也必須把電先賣給電網公司再供給自己用,哪怕只隔一個車間。如果還是當前這種體制,智能電網的機會還是跟民營資本沒關系。國外是這么解決的,電網是服務于全社會的,電網公司可收取服務費,不同的服務狀態收取不同級別的費用。我國現在也有這樣的試點,但是因為缺乏競爭,服務費收取過高,用電企業發現自己發電比買電網的電還貴或者價格相當。
所以,關鍵還是要把電網變成一種服務行業,通過服務來收取費用,然后要建立競爭機制,讓民營資本進來,投資建設智能電網。
我建議“十二五”時期就可以盡快推出智能電網的示范。可以在海南島先行,這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也具備各種發電形式,風電太陽能核電等等,同時工業項目少,負荷特性簡單,容易實現智能電網。
相關文章
青海省電力公司將加快建設堅強智能電網
今年是青海省電力公司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任務、謀劃“十二五”堅強智能電網的關鍵之年,公司將把構建堅強智能電網作為首要任務,計劃投資24.97億元用于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以750千伏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
滬松江區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產業化基地
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聚焦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節能創能兩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松江新城南部區域概念性規劃。研究制定松江融入大虹橋商務區規劃方案。
智能電網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突破口
人為破壞型創新,代表性技術是碳捕獲技術和清潔煤技術,它們或多或少和現有的知識和技術存在一定斷裂,但并沒有觸及到現有碳氫能源技術的根本。陳志的研究還指出,政府應該繼續推進能源市場特別是價格機制改革,以價格機制誘發能源技術的創新。...
國家電網董事長: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近日,國家電網官網刊發董事長寇偉接受《中國電力報》的專訪。寇偉在采訪中表示,要抓住2019年到2021年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戰略突破期,要把握好4條原則。一是堅持頂層設計、需求導向。把強化頂層設計擺在突出位置,注重總體統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