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輪胎何以成為“香餑餑”
錦湖輪胎日前將RFID(電子標簽)加入到輪胎產品中,開創了輪胎行業先河;近日,米其林又力推制定RFID輪胎統一的國際標準。RFID輪胎似乎已成為輪胎商眼中的“香餑餑”,其發展前景如何?
對此,輪胎世界網做了一期調查問卷,為期一個月,調查對象主要針對車主及業內人士。
統計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人(64%)認為,RFID輪胎近幾年將成為發展趨勢;32%的人則持相反觀點,他們認為目前的發展條件還不夠;僅有4%的調查者表示“不了解”。RFID輪胎的“知名度”,由此可見一斑。
早在去年年底,RFID輪胎便已引起業內的關注。當時,Patch Rubber公司開發了一款Speedy RFID輪胎標簽,可通過某種化學原理將其安裝在輪胎的側壁,不再需要進行表面拋光。據悉,無須拋光這一技術優勢,既可讓車主節省安裝時間,且在安裝時不用卸下輪胎和輪輞。
RFID輪胎的優勢不僅在于便捷,成本優勢更甚。今年6月份,韓國錦湖輪胎首次將RFID標簽加入輪胎產品中,據其估計,若將RFID使用到所有產品線上,該公司每年能在物流、產品和質量控制方面減少104億韓元(約合590萬英鎊)。
盡管如此,RFID輪胎在發展過程中仍面臨很多難題。調查結果顯示,61%的調查者認為,“行業標準或法規跟不上”是其發展面臨的最大障礙;25%的調查者認為,最大難題是“企業為省成本不愿加RFID”;另有14%的調查者則認為,“消費者不愿為此埋單”是最大障礙。
就目前情況來看,輪胎商似乎很看好RFID輪胎的發展前景。若RFID輪胎想迅速發展,誰的作用至關重要?
64%的參與者認為,“政府制定行業標準或法規”最重要;“企業的大力支持”及“消費者觀念的改變”位居其次,各占18%;協會的溝通作用則被認為微乎其微,沒有一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