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助推農業信息化
華夏物聯網訊:專注農村”已經成為英特爾未來在中國最重要的戰略之一。當然,英特爾的野心絕不只是“電腦下鄉”那么簡單。“產品+寬帶+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的模式使得英特爾正在中國農村編織起一張龐大的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網,網羅農村遠程教育、農村遠程醫療以及各式各樣的惠農信息服務。而最根本的是,這張大網跑在英特爾的架構之上。
無獨有偶。早在2006年,微軟就著手在華建立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試點示范工程。目前,微軟已經捐助了15輛大篷車,并在試點地區建立了15個信息服務中心和6個綜合信息培訓基地,培訓了60多名信息大篷車講師,并參與了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村信息化領導干部培訓。如今,微軟正著手開發農村信息服務軟件以及農村視頻培訓系統。例如在四川,微軟與成都微軟技術中心共同開發了農村信息服務軟件,內容包括:家庭電腦,可以提供涵蓋生活、教育、醫療、娛樂以及綜合信息的內容,并滿足不同家庭成員的需求。工作電腦,為農民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時也提供務農致富信息。社區電腦,利用政府或商戶在村或農民集中的區域建立信息服務站,實現電子村務、信息查詢、遠程教學、醫療常識普及和娛樂服務。
2009年4月,惠普發布農村策略“豐收計劃”,并同步啟動“5個100”工程。截止到2009年底,已在全國范圍內捐建115個“惠普電腦之家”,配備100輛惠普信息大篷車,設立100名惠普信息普及員,培訓100名農村信息化教師和100位信息化村長。
無論是英特爾、微軟、惠普還是其他國外IT企業,都在通過滲透農村信息化產業鏈、提供差異化適農服務以及“品牌下鄉”,為自身培育未來忠實的用戶。當然,這一切都基于對中國龐大的農村信息化市場前景看好。
北京人大金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面臨外企強大壓力,對開拓農村市場依然充滿信心。人大金倉在中國農村市場打拼10年,其通過綜合運用GIS、數據庫等先進技術開發的“中國農作物有害生物監控信息系統”,作為病蟲害監控領域第一個建成的全國性的國家級物聯網信息系統,填補了我國植保領域的一項空白,基本滿足了我國現階段農作物有害生物監控工作的需要。
金算盤軟件有限公司于2008年開始進入農用地承包經營權及流轉信息化管理市場,在充分調研和借鑒的基礎上推出了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土地承包及管理系統,并在重慶市北碚區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該系統包含土地信息登記、承包管理、流轉管理、權證管理、糾紛管理、統計報表、信息發布、招商引資[FS:PAGE]等多種模塊。公司董事長楊春表示,農用地承包經營權及流轉信息化產品一定要功能要完整、技術要先進、方案要切實可行。對于技術先進性,他解釋道:“需要支持數據集中存儲的模式,各用戶使用瀏覽器即可操作;需要采用SOA技術,使系統能夠快速適應用戶新的需求,實現增值應用;需要采用GIS技術,通過圖形空間展現方式實現可視化管理;有必要采用工作流技術,在用戶改變管理模式的情況也系統也能繼續使用,延長軟件生命周期,降低用戶成本。”
上海農業信息有限公司同樣在農村市場打拼10年,做農品電子商務專業品牌,解決從農田到餐桌“最后一公里”的難題,讓農民、城市居民、涉農企業以及整個產業鏈良性互動共同受益。當然農產品電子商務門檻也是相當高的,你必須準確找到市場需求最大的農產品、及時完好無損地將新鮮農品送到客戶餐桌,這背后是對運輸、倉儲等物流苛刻的要求。此外,你還要解決農品產生時間集中,產品推廣宣傳受限制等問題。據了解,上海農信正在運用物聯網技術完善農產品安全追溯系統。
中國有9億農民,這讓中國農村信息化市場變得“一切皆有可能”。盡管外企已經在戰略高度開始布局,但對于這塊龐大的處女地而言,中國軟件企業正走在希望的田野上。誰更懂得中國農村,誰更有發言權,誰就占據主動權。有人說,中國農村信息化市場對企業的挑戰可用“三高一低”來形容,即高營銷成本、高物流成本、高服務成本和低回報。我認為這只是初級階段的表象。隨著農村社會的進步,農民需求種類變多層次變高,一旦市場被激活,它就成為廣大軟件企業的藍海,先前“賠本”開拓農村市場的企業開始“收割”。那么,對于中國的軟件企業和政府而言,農村信息化市場應該如何“播種”才能終獲“豐收”呢?
第一產品和服務本身要貼近農村市場需求。農村與城市畢竟有很多差異,需求也不盡相同,如合作醫療服務、農業生產資訊服務、土地管理、土地流轉、農機具設備管理、種子管理、生產資料管理、人口管理等等。因此,農村對應用軟件需求非常龐大且每種需求具有獨特性,這無疑是國產軟件機會所在。
第二改變研發訴求,調整銷售模式。農民的追求是更方便、更便宜、更實惠。這就要求軟件產品更加實用方便,性價比更高。在研發訴求上盡量朝“一鍵通”或“實用化”發展。在銷售模式上,可以適當地采用SaaS模式與當地開發商進行合作。
第三運用前沿技術,不輸在起跑線上。農村市場不成熟并不意味著信息化要從最原始的、最初級的水平“從頭開[FS:PAGE]始”,一些前沿技術如云計算、物聯網、電子商務、GIS、BI等均有用武之地。新技術的應用不僅能讓產品更加實用,還能創造出新的業務領域,使得投入產出比更高,可全力助推農村信息產業發展。例如,農產品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對安全度、新鮮度要求更高,一些前沿技術如物聯網等恰恰能解決相關問題。
第四扶持國產軟件的政策需要貫徹到農村,同時農村正版意識和氛圍需要加強。只有政府、軟件企業、農民等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