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TRON技術進入中國推動物聯網應用
昨日,“中日物聯網與嵌入式技術應用研討會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嵌入式系統應用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據悉,此次會議是由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日本T-Engine協會在多年合作的基礎上,共同發起。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李國杰教授在會上介紹,物聯網技術的實現,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而嵌入式系統是以應用為中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軟件硬件可裁剪、適應應用系統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嚴格要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隨著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的發展,目前已成為通信和消費類產品的共同發展方向,應用范圍也將日益廣闊。
不過,嵌入式系統及其相關技術應用現階段在國內還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國內從事這一領域的人員和團體的力量相對分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內嵌入式技術的發展。
因此,本次大會上,日本T-Engine協會創立的TRON嵌入式操作系統,因為其廣泛的應用性備受各界人士關注。
據日本泛在網絡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坂村健教授介紹,TRON技術于1984年創設,是即使操作系統、中間件、通訊協議、服務模式、人機界面等廣泛的系統結構,通過RFID、感應網絡節點,可應用于智能手機等嵌入元件、食品溯源等應用系統,其重要的技術是嵌入式電腦。
而此次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與日本T-Engine協會共同成立的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嵌入式系統應用委員會的作用,就是負責T-Engine技術在中國的宣傳、培訓、推廣和應用。
據悉,TRON嵌入式操作系統技術信息將完全免費開放,任何人均可毫無區別地使用,使用時不收取版稅。
不過,中科院工程師劉毅勇博士向記者表示,T-Engine技術在中國的開放程度不排除日方對其背后的配套產品進行收費或者制造專利壁壘的可能性。
劉毅勇建議,對于日方的技術,國內企業可以借鑒學習其技術理念,不一定完全按照對方的技術套路,“中國企業需要建立自主的技術標準”, 劉毅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