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萬億商機掘金正當其時
物聯網是各種物件通過傳感設備、通信手段實現互聯互通的網絡。如果說互聯網解決了人與人的聯網問題,物聯網就將解決人與物、物與物的聯網問題,它被認為是互聯網之后的又一個萬億元產值規模的信息產業。去年,物聯網技術被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與新能源、綠色制造等并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
世博園已成為物聯網技術的集中應用區,園內眾多物件都能相互感知。游客熟悉的世博門票系統就是一張物聯網,不論是內嵌高頻射頻識別(RFID)芯片的普通門票,還是采用有源射頻識別芯片的手機門票,都能與所有閘機、預約機進行信息交流。世博會圍欄區使用的電子圍欄以無線傳感網為基礎,由一個個微小傳感器組織成網、互通有無,防范人員侵入和物體拋入。甚至世博園內的窨井蓋都是“物聯”的,井蓋防盜系統利用現有的GPS和CDMA技術,可在井蓋位置變化時無線報警。
據了解,世博車輛管理系統也是車與車的物聯網,實現了車輛實時定位、追蹤、選取等功能,歷史軌跡可查詢,運行信息可顯示。世博車輛中的概念車已實現三網融合業務的移動化,其車載電腦系統結合無線通信技術,使乘客不僅可在車內訪問互聯網,還可收看IPTV網絡電視,車子由此變為“移動E家”。
根據三年行動方案,世博園區正是上海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的10個方面之一,園內物聯技術將向“后世博”延伸,滲透到環境監測、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物流管理、樓宇節能管理、智能電網、精準控制農業等幾大方面,并創出新的商業模式。市經信委負責人介紹,上海物聯網產業已納入全市九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領域,通過多方面的示范工程來帶動應用,形成產業鏈,并占據高端。國家工信部電子科技情報所副所長畢開春認為,上海有望在幾年內成為國內最具競爭力并有國際影響力的物聯網研發、工程和應用中心。
目前,滬上產、學、研各方承擔著10多項和物聯網相關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總經費超過1億元。上月,科研院所與地方合作建設的上海物聯網中心落戶嘉定。建設方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常務副所長王曦院士表示,作為國內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的主要發源地,上海正牽頭推進我國物聯網標準化工作,并代表我國加入國際物聯網相關標準組,以搶占產業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