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智慧城市”
77歲的平阿婆和老伴王先生,住在楊浦區隆昌路702弄、一幢老公房的底樓。5年前,平阿婆開始記憶減退,病情逐年加重,成為一名失智老人。雖然老伴幾乎形影不離,但平阿婆仍走失過7次,最長一次失蹤了7個小時……
“以前讓她隨身攜帶銘牌,經常丟失,現在有了 "守護寶",老伴一個按鈕就能呼叫我,萬一她忘記怎么用也沒關系,守護寶的電子圍欄功能一搜就能定她的位,這下我可放心了。”王老伯口中的“守護寶”,是上海電信智慧社區專門針對高齡和失智老人推出的定位器,平阿婆便是“守護寶”的首批試點用戶。
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當老人身體不舒服時,可以通過電視遠程掛號;老人還能將血壓數據定期上傳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向社區醫生問診;當紅外感應設備監測到老人16個小時內沒有進出過家門,居委干部便會第一時間上門探望……智慧助老、科技養老,已經成為智慧社區的一大“福利”。
為老人“派遣”守護神
據上海電信介紹,每個“守護寶”可以指定五個監護人,并設有他們的聯系電話,每個監護人都能通過電信的3G定位功能知曉老人當前位置,同時,還能設置一個電子圍欄區,當老人離開這一區域時,監護人將收到關愛隨行系統發出的告警短信,最大程度預防老人走失,而老人也可以主動按“守護寶”上的“SOS”鍵,第一時間向親人求助。
和失智老人平阿婆不同,家住控江路645弄的89歲徐奶奶,是典型的獨居老人。前一陣,延吉街道居委干部陪著上海電信的員工,到她家里安裝了一個“居家寶”,可以定時監測老人的活動信息,如果在設定的時間內,“居家寶”的紅外感應裝置感應不到老人,會自動報警給居委會,在不打擾老人生活的前提下,默默地關注老人的生活、安全等。
像“守護寶”、“居家寶”這類能切實化解百姓煩惱的應用,看得清、摸得著、用得上,正是上海電信“智慧助老”中很多接地氣的應用之一。針對百姓關心的“智慧醫療”,上海電信專門開發了關愛隨行平臺,延吉街道第四睦鄰中心的智慧社區體驗廳,就專門提供了方便老人自測血壓、血糖的“遠程健康監測儀”,老人拿身份證在儀器上一刷,就能自動生成一個健康檔案,每次的檢測數據,上傳到平臺,并同步傳送至社區醫生電腦中,一旦老人出現異常,醫生將主動上門,老人看病省時又省力。
據介紹,上海電信目前正和延吉街道衛生中心洽談,未來,一個社區醫生可以負責屬地100個居民,一個社區可以管理1000個居民。醫生將定期上平臺查看居民血壓是否異常,對慢性病管理十分有效。
盡享電視新看法
2013年10月12日,重陽節前一天,閔行區江川街道東風社區生活服務中心,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上海閔行區老年信息化百場科普巡講”暨“IPTV智慧社區老有所樂頻道”啟動儀式。
64歲的施老伯在剛開通的“IPTV智慧社區老有所樂”頻道上,看到了自己在社區元宵節聯歡會上的表演。“我也成了電視明星了,呵呵!”施老伯高興道,親戚朋友上門做客,讓他們看看,多神氣。更讓施老伯興奮的是,當天他還當上了“信息化科普巡講”的志愿者,施老伯說,電腦上網什么的,很多高科技的東西老人搞不太懂,看電視我們有基礎,容易上手多了。等我培訓好了,再教周圍更多的老伙伴學習怎么玩IPTV上的“老有所樂”,讓大家的老年生活都樂起來。
閔行區是智慧社區的先行者,自去年8月上海電信首個智慧社區在古美街道上線以來,一年間,智慧社區在閔行全面開花,其中,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智慧養老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以江川路街道為例,就建立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科技養老為輔助”的四位一體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并率先在東風社區香樟花園創立“15分鐘服務圈”。
上海電信根據江川街道的特點,提供了專門針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化解決方案,在IPTV中設置了醫療信息、在線掛號、健康導航、家政服務等多種居家養老模塊,并開發了“老有所樂”頻道,讓老年人在家里也能自娛自樂。
“老有所樂”頻道針對老人關注的幾大領域,開發了一個類似九宮格的界面,列有時事新聞、健康養生、戲曲天地、開心娛樂、旅行天下、講座專欄等9大板塊。“老有所樂”重點在“樂”,東風社區的老年人可以通過開心娛樂頻道,分享自己日常拍攝的視頻以及各類社區活動視頻,戲曲頻道也與IPTV卡拉OK產品綁定,老人不僅可以看戲曲節目,還能跟著樂曲唱起來,很帶勁。
想不到的便利還很多
不僅僅“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目前“上海電信的智慧社區綜合開放平臺”匯聚了社區信息、醫療健康、教育服務、養老服務、文化體育、商圈服務、就業信息、黨建服務、交通信息等多種應用。
—物業管理“電子圍欄”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智能化管理讓人記憶猶新,電子圍欄在沒有保安的情況下實現自動報警,燈光自動控制裝置可以使整座城市更加節能和環保。如今,世博會上的信息化應用被帶到了社區管理中來。
借助智慧社區平臺,長寧區雍景園小區的物業管理就進行了一番智能化改造。汛期到來之時,小區車庫的保安李師傅卻并不緊張:“前幾年每逢汛期,我們隔2小時就要去車庫檢查一次,看看車有沒有被水淹了。一來一去,一晚上都不能睡覺。現在小區的車庫安裝了水位感應系統,一旦水位超標,電腦就會自動打開水閘排水。”在小區的保安室里,工作人員還展示了一種新的電子巡邏系統。電腦能通過遠程定位芯片,顯示巡更員的具體位置,保證保安更好地完成任務。在面對火災等突發情況時,智慧社區的系統也早有準備。當險情發生之時,物業人員能夠通過信息系統發送指令,只需幾秒鐘,居民樓每個用戶的家庭座機都會響起,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通知居民緊急疏散,避免悲劇發生。
—查詢菜價
閔行區古美街道的“歐風花都”小區是本市首批“智慧社區”。家住歐風花都的肖阿姨說道:“我現在坐在家里,只要打開電視機就能知道菜市場里雞鴨魚肉的行情;附近的超市、商場有哪些打折信息,用遙控器翻看IPTV就能一清二楚。”
—智慧醫療
用戶可以通過IPTV查看個人健康檔案,并對社區醫院醫生進行預約。通過電視屏幕,閔行區相關居民可以了解到各大醫院各個診室的醫生數量、排隊人數,并根據排隊情況,合理安排就醫時間。
—數字教育
今天學校吃什么?上什么課?學生在校表現如何?同樣可以通過上海電信智慧社區平臺進行了解,數字教育就像是為學生量身定制的成長檔案,讓家長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生活百事通
寶山智慧社區平臺更像是一個生活百事通。想要尋找旅游信息可以看看“美麗寶山”頻道;需要運動,可以通過平臺了解周邊健身機構的地理位置和服務特色;想要飽餐一頓或掃貨,可以進入“美食購物”頻道了解促銷打折信息。
市經信委副總工程師、信息化推進處處長張建明表示,智慧社區建設,是上海深入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通過重點領域、重點區域的示范建設,讓市民享受到更加安全、便利、舒適、愉悅的生活環境,促進上海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智慧社區”的“前世今生”
所謂“智慧社區”,是指在智慧城市框架下,利用有線、無線、云計算等各種信息化技術和手段,整合社區的各類服務資源,為社區各類群體方便地提供政務、商務、娛樂、教育、醫護及生活等多種社區服務。主要涵蓋四大類應用:智慧政務,主要包括政務信息發布服務,向社區居民發布政府公告、物價等信息;智慧民生,主要包括智慧養老、醫療服務、網絡教育等內容,為居民提供在線監護、遠程醫療、遠程學習等應用;智慧家庭,主要通過智能終端與各類智能家居、安防設施等形成網絡,實現家庭智慧應用;智慧物業,以樓宇電梯、景觀燈光、車輛出入等涉及小區管理的內容為重點,實現小區智能化。
截至目前,智慧社區平臺已經覆蓋了上海17個區縣,不少市民率先享受到了全新的信息生活方式:按動遙控器就能通過電視遠程掛號,不再受排隊之苦;在社區菜場,只要刷一刷卡,就能輕松買菜;通過智能手機,能夠輕松查詢小區停車位和公告信息,參與社區投票……到今年10月,平臺已覆蓋上海5400個社區的近一半,完成年度預定建設目標。
自2013年起,上海電信智慧社區平臺的構建工作進一步深化,一是接入終端由IPTV向各類智能終端的全面延伸覆蓋。智慧社區手機客戶端,是上海電信為手機用戶精心打造的一款社區生活服務軟件,它依托上海電信智慧社區綜合信息開放平臺,旨在匯聚政府公信服務、社區便民服務、企業優質服務,并通過移動終端提供給社區居民使用。更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社區手機客戶端可將用戶智能定位到其所在社區,更“接地氣”、同時提供的內容更具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地推送諸如“出行交通”、“教育服務”、“就業服務”、“商圈服務”等服務信息。同時,智慧社區PC門戶、pad客戶端也即將上線。
二是上海電信與全市區縣、街鎮政府廣泛簽約,面向社區居民推出便民服務,面向合作伙伴開放智慧社區平臺承載環境。據悉,上海電信智慧社區社會應用內容招募大會即將舉行,將公開招募12大類民生服務應用內容。據上海電信有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招募的重點應用有交通出行類、商圈服務類、醫療健康類,例如健康檔案查詢、文化教育類、養老服務類等貼近民生的智慧應用。針對優質應用軟件,上海電信將在產品認證、終端定制、營銷推廣等多方面扶持,全面提升合作伙伴的品牌價值。“就像蘋果商店那樣,上海電信的智慧社區平臺是開放的。作為平臺的運營方,上海電信熱切歡迎社會各界與我們一起創新更豐富的社區服務內容,接入更實用的社區信息。”
據了解,截至目前,本市IPTV用戶已經近200萬戶,在全國各大城市中繼續領跑,高清IPTV用戶也近60萬;上海電信光網用戶占比近75%,寬帶用戶平均帶寬已超過20M。根據中國寬帶發展聯盟、NetIndex、藍汛(CCIndex)、360等第三方機構公布的最新測速報告,上海寬帶網速位居全國第一。就在最近,上海電信還啟動了第六次“智慧城市”寬帶大提速,為申城用戶帶來極速光網體驗……2013年,進入《上海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2011-2013年行動計劃》的決戰之年、收官之年,智慧社區項目被列為上海電信智慧城市一號重點工程,伴隨著上海電信智慧社區項目的逐步落成和覆蓋,上海電信再領申城信息化建設潮流之先。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