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眾打造“移動門店”切換角色
首次試水“品牌直購”,分眾找到了天貓兒童家居品類銷售冠軍、O2O品牌商酷漫居。
11月10日這天,分眾傳媒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15000個樓宇廣告屏中插入一個“二維碼”,用戶掃描二維碼就可以直接進入商品銷售頁面,并最終完成購買。
今年5月,分眾傳媒完成私有化,造就了亞洲企業歷史上最大一起MBO管理層收購。關于分眾的未來引發了重重猜測,分眾退市是為了抬高估值重新上市?分眾的下一個目標是回歸A股或者港股?昨天,久未出現在公眾面前的分眾傳媒董事局主席兼CEO江南春對商報記者表示,單純地切換上市平臺對于分眾來說沒有什么意義。再上市的時機在于“我們的創新有沒有結果”。江南春將每年增速20%以上的廣告業務比作分眾的一個引擎,“上市的核心是能否找到另一個引擎,獲得商業模式的突破。”
分眾切入電商領域
“我們要以電商終端平臺商的身份嵌入天貓。”江南春此次帶來了兩個新名詞,除了“電商終端平臺商”之外,還有一個“移動門店”。“也就是說廣告屏不再是單純的廣告功能,將成為一種新的商品銷售渠道。”
具體來說,就是11月10日這天,分眾傳媒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15000個樓宇廣告屏中插入一個“二維碼”,用戶掃描二維碼就可以直接進入商品銷售頁面,并最終完成購買。江南春將這種模式稱為“品牌直購”,“這樣一來廣告就化身為銷售門店了”。更關鍵的是,由此帶來的商業模式變化。江南春補充說,“過去,我們只有廣告費的模式。這次活動是在探索商品銷售分成模式的可行性。”
電商和廣告商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在人們的印象中,淘寶、天貓是電子商務企業,可廣告恰恰占了其收入相當高的比例。2012年第三季度中國互聯網廣告運營商市場份額中,阿里巴巴占到14.2%,在整個互聯網廣告市場中的地位僅次于百度。
既然電商可以靠廣告盈利,廣告商為什么不可以切入電商領域呢?江南春表示,廣告一般占到商品成本的10%,而商品渠道的成本要達到20%-30%,如果分眾能夠實現從廣告商到渠道商的角色切換,意味著收益的大幅度增加。
牽手互聯網化企業
其實,“品牌直購”的模式在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上已經屢有嘗試。分眾又有哪些獨到之處呢?
首次試水“品牌直購”,分眾找到了天貓兒童家居品類銷售冠軍、O2O(線上到線下)品牌商酷漫居。“這是一家互聯網化的企業。互聯網化企業和單純網店不同。”江南春解釋道,一般網店只是實現商品銷售的電子化,而“互聯網化企業”是指其商品的設計、定制、銷售都利用到互聯網技術。“家長可以要求將孩子的照片打印到統一的壓模板上,也可以選擇米老鼠等各類迪士尼授權商標,設計出獨特風格的兒童家具。互聯網化企業的核心是減少成本,溢價能力高。“這樣才能保證分眾獲得比廣告費更多的分成。”
試驗項目眾多
“品牌直購”只是分眾眾多試驗項目的一個。江南春透露,今年開始將在廣告屏幕上加裝wifi熱點,讓每一個戶外廣告屏變成一個小型局域網。“對于用戶來說,可以使用免費的流量。對于我們來說,成為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入口。”此外,江南春還表示出對于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興趣,廣告屏裝上RFID芯片,就可以變成一個支付設備,“支持非接觸式支付”。
從分眾數年來的公開財務數據看,其核心業務仍是以LCD商業樓宇聯播網、框架廣告網絡、賣場網絡及影院網絡,這部分營收占到其總體營收的約九成。
分眾的大課題是移動互聯網對人群注意力的分散,以及移動互聯網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為此分眾積極嘗試。2011年開始,江南春主導的分眾互動屏在重點城市推開,冀望以分眾Q卡和RFID卡打破藩籬,實現與用戶互動的廣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