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天佑:大數據能研究工業復雜系統動態行為機理
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在周六舉行的中國計算機大會上表示,工業領域的大數據應為研究工業領域機理不清的復雜系統的動態行為開辟可能途徑,而復雜系統動態行為研究將帶來更高生產效率等優勢。
監控復雜系統的傳感器、視頻監控等數據采集器帶來不同類型的數據群,大數據應用出現前,除結構化數據外,其他類型數據很難通過機器分析來挖掘應用價值,而目前“大數據應用技術、建模技術與仿真技術等信息技術是的預測動態性能成為可能。”柴天佑表示。
他舉例稱,風力渦輪機制造商Vestas對天氣數據及期渦輪儀表數據進行交叉分析,并對風力渦輪機布局進行改善,由此增加了風力渦輪機的電力輸出水平并延長了服務壽命。
柴天佑表示,工業大數據同傳統認為的大數據概念有相似性,但又有差異。他認為,工業領域大數據特點包括,大體量、連續采樣、多源性、價值密度低、動態數據等特點。他著重指出,工業領域的大數據的“大”是相對概念,工業過程產生的數據多GB級別。以10萬個普通傳感器為例,每秒約產生8Bytes數據,每小時約產生3GB數據,“其實容量并不大”。
柴天佑預測,大數據應用對于工業領域動態模型建設、安全運行及監控、多目標優化控制方法等多個方面將有促進作用。
相關文章
大數據等構成的人體信息物聯網將改變未來醫療模式
一條項鏈可以實時監測人體心肺功能、一個戒指可以監測呼吸脈搏等指標、一副眼鏡可以監測精神疾病患者狀況……記者20日從成都舉行的2021第二屆四川康復治療及產業論壇上獲悉,由大數據、云計算、有限傳輸與無線傳輸相結合構成的人體信息物...
依托大數據物聯網 開展防汛工作
記者從白云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為確保轄區安全度汛,該局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開展職責范圍內防汛搶險的應急綜合調度、指揮、協調工作,以有效應對汛期突發事件、緊急或特殊情況。該局以白云區“數字城管”系統平臺為基礎,依托...
治理PM2.5推行智能型環保 云計算大數據首當其沖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家電商會會長、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接受采訪時一句:“北京昨天的霧霾還很重,今天天氣很好,北京的天氣比較講政治。”的玩笑逗樂了在場所有記者。
大數據和分析解決方案如何在數字時代徹底改變業務?
如今的技術在不斷地發展。無論是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還是重型自動機械,技術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好。然而,很多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數據、各種規模和類型企業的信息,以及解釋這些數據和信息的高級分析技術。由于大數據在推動組織數...
互聯網趨勢下,物流倉儲如何“玩”好大數據
前段時間電商物流界兩位大佬的“數據之爭”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其他因素先不說,單說引起此次紛爭的“大數據”,已經是互聯網時代一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早已有人斷言:得數據者得天下。巨沃成立至今一直專注于倉儲物流供應鏈的管理與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