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的視角構建城市運行中心
近日,以“智慧?創新?服務”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技術研討會暨設備博覽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受邀精彩亮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同方物聯網應用產業本部副總經理,大數據城市運行體征應用中心經理王恩勇于高峰論壇發表主題演講,與各大政企單位專家代表歡聚一堂,共同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交流經驗、獻計獻策。
在本屆智慧城市高峰論壇上,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王恩勇做了以“智慧”的視角構建城市運行的精彩主題演講,深入淺出的與各大政企單位專家探討現今智慧城市建設現狀,分享同方智慧城市建設的理念及發展戰略。
在國內,智慧城市從提出至今已有兩年的時間,對于實踐落地的情況,各界同仁有目共睹,也各持建議。而在論壇上,王恩勇并沒有更多的從技術角度詮釋,而是首先提出了兩個問題,從而引發大家對智慧城市的思考。
“智慧”來自何方?
智慧城市作為我國城鎮化發展的高級階段,需要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與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技術和應用的融合與支撐,尤其大數據更是作為其核心與靈魂,引導城市管理由經驗治理轉為科學決策。而對于迅猛發展的“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無論從概念上、技術上還是應用上,對于智慧城市的建設究竟有何關系。王恩勇針對同方理念用一張圖為現場觀眾做了簡要說明。
同方將智慧城市比作一個人,其中我們將物聯網比作人的各個感覺器官,移動互聯網比作遍布全身的神經系統,云計算比作神經中樞,而大數據就比作人的大腦。通過這張圖清晰的將這五個概念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明確了這其中的關系后,不覺引人深思,如今我國已有200多個城市提出智慧城市建設規劃,而真正落地實踐效果卻并不理想,同方針對現今智慧城市發展現狀,總結出了三個問題:
信息孤島問題
從同方以往的項目分析,各市區對于智慧城市建設的規劃與現有業務的數據形態存在著一定的矛盾,由于各業務的數據形態、描述方式、存儲習慣的各不相同,造成了大量的數據浪費和信息孤島問題,這成為了制約智慧城市建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商業模式問題
從政府的層面來看,智慧城市的建設主要依靠政府推動,促進地方城市產業升級、職能轉變;而從企業的角度,是站在以企業發展的目標來考慮。但實際上這兩個目標是相沖突的,所以商業模式問題也成為了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大障礙。
信息安全問題
如今,“棱鏡門“引發了對于數據安全的思考,也成為政府、企業十分關注的問題。以往,國內大量的設備和系統均來源于國外,數據的安全隱憂凸顯。針對這種現象,工信部也提出了支持國產自主可靠平臺的觀點,側面反映出我國已經將數據安全問題升級到制約城市發展的一個戰略性問題。
由此,同方認為促進智慧城市的建設,要加強頂層設計與統籌規劃、加強數據與信息的整合,建立政府大數據庫;加強大數據的分析與應用,提高經濟社會智慧化水平。
縱觀城市信息化的發展,無論是概念上的數字城市、平安城市還是智慧城市,歸根結底都要經歷三個階段:信息的收集與監測、信息的規范與整合、信息的共享與服務。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對信息及數據的分析與應用。那么到底智慧來自于哪里?經過同方的分析,我們提出智慧來自于“大數據“。
城市管理歸于何處?
城市管理實際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包括時間維度、邏輯維度、知識維度。從時間維度來看:城市管理分為三個階段: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和城市運行。隨著我國城鎮化的不斷發展、各級政府更加關注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輕視了城市運行。而城市運行相對來講才是更為復雜和系統的。
從知識維度看, 智慧城市建設要面向的是各個行業及各個領域;
從邏輯維度看,是解決智慧城市建設如何做的方法論。
縱觀這三個維度,同方認為真正的城市管理:第一要關注城市運行,第二要面向重點關注的行業和領域,再運用系統論的方法 。歸根到底,同方認為城市管理最終要落地于“城市運行中心“。
同方的城市運行中心是在不改變、不打破政府現行的行政體質下,在統一的管理目標下,構建基于指標體系的數據資源平臺;采集、整合、評價、分析各個部門的數據,并搭建可視化平臺,促進各部門間的協作互通,提高工作效率,為領導提供有效決策.
在此基礎上,同方認為智慧城市真正落地要強調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構建跨部門的城市運行中心,按照統一的指標體系重點關注城市中的基礎設施、公共安全、行政效能、公眾服務與資源統籌,以此整合資源,促進協作,提高效率,實現有效決策。并以“大數據“為核心,通過數據管理運行體征去發現數據價值,用數據驅動城市運行去真正發揮數據價值,從而快速推進城市的智慧化進程。
同方“智慧城市“發展戰略
智慧城市的建設不是一個項目、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行業各界的通力合作。同方智慧城市的建設模式,愿與各級政府、部門共同探討——系統需求方案和建設模式,共謀規劃——確定系統指標體系和實施策略,共贏合作——創新課題研究和應用實踐,共創服務——推動產業發展和城市創新,共享成果——提供城市數據運營和決策服務。
而同方智慧城市建設相比于其他公司,更加注重落地實踐。同方基于物聯網基礎平臺采集業務數據、傳感數據、移動數據,搭建數據資源管理平臺,對數據進行整合加工、評價監測、應用服務;最終上升為基于城市運行體征的管理平臺,運用同方收購的壹人壹本公司的支持,推出了基于基礎設施、公共安全、行政效能、公眾服務與資源統籌的巡檢E本、安全E本、效能E本、民情E本及經濟E本的核心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對于同方“智慧城市“的發展戰略,王恩勇又通過同方現階段的”以市數字辦為主體構建城市運行中心“及“以市城管局為主體構建城市運行中心“兩個案例做了更好的詮釋。
同方以”大數據“為核心與主線、強化頂層設計與統籌規劃,構建城市運行中心,搭建符合管理與發展目標的城市運行體征管理平臺系統,為領導層的決策提供了及時、準確、高效的支撐手段,提高了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使社會資源得到了越來越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大數據時代,如今的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不斷發展中的概念、不斷實踐中的過程,是城市信息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無法一蹴而就。但隨著技術、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必將不斷創新、持續完善。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強大驅動力,以“智慧“的視角關注城市運行,發展智慧應用,建立新型模式,打造核心產品,從而勾勒出一幅未來“智慧城市”的華美藍圖。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