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首要問題是確立“智慧主體”定位
智慧城市是信息消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信息消費以智慧城市為載體,把各個領域都涵蓋進去了。國家有關部委和各地政府高度重視智慧城市建設,但是存在不少問題,第一就是粗放,各地方各自為政,低水平簡單重復建設,其實最主要的根源是在于智慧城市的運營主體不明確,是政府、是企業還是某一個運營商?這是很大的問題。第二是消費者的權益如何得到保護。
建議智慧城市一是要在模式上突破,它是城市發展模式和管理模式創新的一次變革,從這個高度看,我們要打破部門界限,實現部門間的協同才能完成;二是要解決資金來源,是投資的資金還是消費的資金來拉動?因為這些是在兩個渠道上進行管理的,而政府很擅長的是投資的方式,但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如果沒有人買單,再多的投資也沒有用;三是要盡快確立智慧城市建設的主體,這就涉及一個建立產業生態的問題,誰來提供網絡、誰來提供IT、誰來整合數據?政府雖然掌握了數據,但不同部門間利益的因素導致數據很難整合,如果這個任務完不成智慧城市也很難實現。
實際上這些問題,在根本上反映一個最基礎的問題,即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誰作為信息消費的提供者,誰作為消費者的問題。消費者也分成公眾消費者和政府。另外,農村信息化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但是農村的消費能力不夠,要解決的問題是要啟動這樣一個消費市場。這個市場原來是靠運營商推廣,但沒有形成消費者的規模,希望引起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來促進信息消費有關政策在農村的落實。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