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需求主導 安防業積極造“云”需合理化
物聯網、云計算技術的熱炒,讓中國的安防企業幾乎在一夜之間調轉風向標,同時,網絡等一系列配套技術的逐漸成熟和民用市場的興起,同樣讓用戶需求向更高層次引導。而此時,安防行業傳統的模擬產品面對新興的技術洪流,必須要大膽尋求突破,提高自身的研發實力,建立自有的研究院,努力做前瞻性的研發。作為安防領域新技術應用,云技術發展功不可沒。
安防云技術三大應用
云接入:突出自由接入、方便配置的理念,目前的云接入包括,標準設備與非標設備的整合接入;主流設備自動發現,零配置;將接入設備適配虛擬為系統可管理,可配置的監控對象,插件式擴展設計,配置設備交換通路,智能分配各類設備所需資源。
云存儲:云存儲主要是應對海量存儲的大數據挑戰,通過使用HDFS實現信息處理并發;整合結構化數據與非結構化數據,將前端存儲、后端存儲等分布在不同物理區域的存儲資源整合為存儲資源池;同時通過使用HADOOP技術,大幅優化檢索速度。
云分析:整合各類計算算法、設備等資源,突破智能分析計算瓶頸,應對智能分析等大量消耗運算資源的技術需求,并將前端、后端等各類運算資源虛擬化,實現統一管理;實現運算資源服務化、動態分配運算任務,統一調度,提升運算效率。
在iCAP架構中,通過六大智能引擎和三大云技術,大幅提升系統功能和可用性,并通過開放接口的進一步開發,實現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應急指揮等各類大規模復雜的應用。同時,由于在云接入技術中,采用了提供標準接口的開放架構,只需對一些需要接入管理的設備進行微小改造,就可以實現整合接入;而能力開放接口也可以進一步豐富和優化。所以,整個系統的前后端開放和擴展性是有保障的。
云技術應用以安防需求為基礎
安防業務第一步總是將數據存儲起來。云存儲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利用廉價存儲服務器搭建海量存儲系統,提高了系統靈活性、利用率等,還提供了通過降低存儲服務器硬件的要求,而又不降低甚至提高數據可靠性的降低成本的解決方案。計算方面,無論是批量數據處理或者流式計算,都有廣闊的應用場景,如大量視頻的批量智能分析、車輛智能布控、預測分析模型的訓練等等。海康威視共享軟件開發及管理部陳振波綜合認為,云計算在安防應用中可實現如下應用:
1、系統部署與運維:利用云計算提供的虛擬化技術,實現安防系統的快速部署、系統運行監控與故障遷移。
2、海量數據存儲:數據是安防系統的核心,它既包括視頻、圖片、模擬量等非結構化數據,也包括人員信息、設備信息、配置信息等結構化數據,通過云存儲技術實現海量數據的存儲、檢索、讀取。
視頻監控作為安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視頻數據的存儲是整個視頻監控系統的基石。視頻監控已經基本完成IP化、高清化的轉變,一個平安城市的監控點數量就達到數萬甚至幾十萬的規模,其視頻數據的存儲規模已經達到百PB的量級以上,要解決這個難題,非云存儲技術莫屬。
3、智能分析:利用云計算提供的計算資源池,實現海量非結構化數據的特征分析,如視頻智能分析、視頻元數據預處理、人臉識別、車牌識別等,把非結構化的數據轉換成結構化的描述數據,以便計算機進行二次處理。很難想象沒有云計算技術支撐的智能分析系統如何從數百PB數據中提取出關鍵信息。
4、智能統計:利用云計算提供的計算資源池,實現海量實時數據或歷史數據統計,對安防態勢做出實時判斷與趨勢預測,如人流量統計、車流統計。
5、智能檢索:利用云計算提供的計算資源池,實現海量數據的智能檢索,它不再是數據的簡單比較,而是通過規則的過濾實現對安防數據的綜合化應用。如根據人員特征、車輛特征檢索視頻,通過告警的時間、地點檢索相關聯的監控資源。
6、基礎安防服務平臺化:隨著安防跟其他行業的融合,安防應用多樣化的趨勢明顯,但安防的基礎服務是穩定的,如存儲服務、報警服務、消息服務、數據服務等,在PaaS層提供一個統一的安防基礎服務平臺會提高安防應用的研發效率。
7、安防應用虛擬化:利用云計算中SaaS層提供的技術框架,可以實現安防應用的虛擬化部署,從而實現安防應用的按需部署。
積極造“云”需合理化
云計算發展是需求推動、技術進步和商業模式轉變共同促進的結果。由于種種原因,對于一些關鍵業務采用云計算模式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服務的可用性:基于云計算的應用平臺承載了大量商業客戶和個人客戶的應用,在當前網絡病毒泛濫、黑客入侵時有發生的今天,在公網上的云計算更容易受到不同方面、不同類型的攻擊。由于云計算平臺承載了大量的應用實現,因此這些攻擊一旦成功,對應用和運營者來說都將是致命的打擊;同時云計算運行維護過程中的任何一次事故對云計算服務的可用性都是致命的。因此研究冗余的云計算構架、良好的容錯性設計等是云計算大規模商業應用的基礎。另外,安防系統的數據量大,智能分析的計算資源需求大,僅依賴集中化的云計算服務,不僅數據的遷移成本高,投入的硬件成本也高;而前端設備的計算能力往往是有富余的,如采用“云邊結合”方式把前端設備的計算能力統一利用起來將能極大的節約成本。
數據隱私保護問題:云計算特別是基于云計算的云存儲承載著不同企業和應用的大量數據,而這些敏感數據如果不能有效隔離,將永遠不會放到云中,這也是目前很多潛在的云計算用戶不敢輕易將自身應用放入云計算平臺的重要原因。因此全方位的安全解決方案,多用戶構架的良好設計以及確實可信的云計算管理,是保護用戶數據隱私的重要因素。
軟件許可問題:當前的軟件許可通常限定在運行軟件的機器上,用戶使用模式通常是購買軟件并按年支付使用費用,因此目前商業軟件的許可模式并不適合云計算業務開展,需要云計算運營商和軟件提供商共同協商,提出適合云計算的軟件銷售模式。
標準的開放性問題:雖然現在的云計算軟件在跨平臺方面做了很大的改進,但從本質來看,云計算的應用接口仍是各家私有的,因此用戶很難將他們的數據和程序從一個站點的平臺遷移到跨廠家的另一個站點的平臺,例如目前在Google、Yahoo平臺上都有許多云技術打造的應用程序,但它們卻無法互通。如果不重新編寫和測試應用程序,Google平臺上的應用程序轉移到Yahoo平臺上就不能使用。這樣一來,云計算就失去了主要優勢。目前一些組織(例如開放云計算聯盟OCC,分布式管理任務組DMTF)已經看到這個問題,并著手進行標準的統一工作。海康威視陳振波告誡道:“云計算的快速發展形成了百花齊放的格局,涌現了很多成熟的云計算應用,選擇很多,但技術路線不一致、標準不統一,造成了業務跟云計算平臺的捆綁。就安防市場而言,這正是業主方、集成商所不愿見到的。因此,制定云安防,行業標準很有必要。”
關于云計算
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設備,主要是基于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云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過去在圖中往往用云來表示電信網,后來也用來表示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狹義云計算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資源;廣義云計算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件、互聯網相關,也可是其他服務。它意[1]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作為一種商品通過互聯網進行流通。
相關文章
安防提供智慧城市堅實基礎 智慧環保順勢而發
隨著發展,近階段,“智慧環保”話題運用而生。即在原有“數字環保”的基礎上,借助物聯網技術,把感應器和裝備嵌入到各種環境監控對象(物體)中,通過超級計算機和云計算將環保領域物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環境業務系統的整合…
淺析RFID在智能安防的應用現狀
隨著無人零售、共享單車等新業態大范圍進入社會后,引起了人們廣泛的討論,而作為隱藏在其后的重要技術——RFID(射頻識別技術)也同樣得到人們的關注。當前已經有許多行業運用了RFID技術,如將標簽附在生產的產品上,廠商可以輕松...
云計算的未來是什么?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里,這場疫情之中,很多線下實體店遭受了巨大的沖擊,但是很多互聯網企業卻在這次疫情之中賺的盆滿缽滿。我們可以發現由于無法在辦公室辦公和會議,很多公司開始了遠程辦公和遠程會議;由于醫院人...
如何選擇云計算物聯網平臺
企業的云計算物聯網平臺必須監視物聯網端點和事件流,分析邊緣計算和云平臺中的數據,并啟用應用程序開發和部署。物聯網(IoT)是當前計算世界中最熱門的概念之一。云計算物聯網平臺甚至可能在宣傳和炒作規模上超過物聯網。但是,這兩者...
云計算工作負載需要哪些保護
組織出于各種原因采用多個云平臺,例如提高效率和分配計算資源。根據《2021年Flexera云現狀報告》,92%的企業采用了多云戰略,80%的企業采用了混合云戰略。但這些企業也經常經歷管理復雜性的增加,這會影響安全性并增加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