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成首批物聯網試驗區 點手機給大棚控溫控光
今年,本市作為農業部確定的全國首批“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試驗區(天津、上海和安徽)之一,正式啟動實施了天津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近日,記者與天津市設施農業氣象技術研發中心的技術人員一起,走進坐落在武清區的設施農業氣象服務示范基地,親眼鑒證了基于農業物聯網技術的現代農業氣象服務。
700平方米大棚
只需一人管理
剛一走進一座7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便感受到溫暖。這里的黃瓜、西紅柿、紫甘藍長勢喜人,蔬菜棚只有一人管理,因為里面裝上了一個小小的傳感器,棚內溫度高了它會發出警告,土壤濕度低了它會提示,并能準確地“說出需求”,而過去,農民們只是憑借經驗判斷。大棚門邊墻上的電子顯示屏幕上顯示著“溫室小氣候實時監測數據”。這些數據每隔10分鐘就實時傳輸一次。在黃瓜種植區,記者見到了幾個螺旋狀的白色封閉式小桶,一個標有“農田小氣候觀測儀”的小鐵盒,上面架了很多線纜,這樣的監測儀器棚內有七八個。這些小桶或者鐵盒里面都有一個感應器,主要實時監測氣溫、空氣濕度、總輻射度等八種氣象要素數據。
11個區縣已安裝了
23套實時監測系統
在蔬菜大棚的頂部,每隔幾米就有一個監控攝像頭,攝像頭的自動拍照功能,可以按照設定的時間自動上傳所拍攝的照片給管理中心,便于監測病蟲害。在離蔬菜大棚不遠處的實驗室里,記者見到了天津市設施農業氣象技術研發中心在這里設置的“物聯網試驗研究平臺”,通過互聯網可以調取天津市各個聯網試驗基地溫室監測氣象數據和照片資料,甚至通過智能手機以及能夠連接互聯網的電腦均能監測到。該服務平臺能夠通過自動分析以及與歷史數據、大棚外氣象數據的對比處理,反演出大棚內小環境的氣象預報,最終將農業氣象信息以及特殊天氣預警信號通過電子顯示屏、網站和手機短信等途徑反饋給農戶。
農戶們只需要輕點鼠標或者通過智能化手機,就能看到棚室內,土壤、空氣的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相關信息,并能實現遠程控溫、控光等,按動按鈕,開啟大棚增溫、啟動卷簾機,增加光照等都沒有問題。未來,澆水、施肥等農活也都可以由物聯網完成,農戶們只需做些無法替代的手工勞動。研發中心還在本市部分水產養殖基地設置了監測儀器,主要檢測水溫、溶氧、PH值等情況,這些對于魚、蝦等生長環境非常關鍵,目前可以做到數據每隔幾分鐘實時傳輸。
天津市設施農業氣象技術研發中心目前已在11個區縣安裝了23套實時監測系統,數十套非實時監測設備,建立了較為完備的現代農業氣象觀測網絡,為準確監測預報現代農業氣象提供了重要的觀測基礎。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