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珍喜:樓宇能源管理節能控制一體化助理智慧城市
同方泰德國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工兼節能技術中心總經理徐珍喜先生
同方泰德國際是全球領先的樓宇自動化控制、能源管理及解決方案服務供應商。為用戶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產品、技術和服務,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多年來,公司大力推動能源管理與城市節能綜合管理服務并在建筑節能方面處于領先位置,為客戶提供城市各領域節能監測及控制解決方案,履行了高科技企業的社會責任。近日,能源世界作為支持媒體應邀參加了“第二屆中國建筑電氣及智能化節能技術發展論壇”,期間對同方泰德國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工兼節能技術中心總經理徐珍喜先生進行了采訪。
樓宇能源管理節能控制需要一體化
現在從政府到企業越來越提倡節能,“智能化”、“能源管控”等新概念陸續出現,基于這種社會大環境,泰德認為建筑物耗能最大的兩部分是暖通空調和電氣照明。有清華大學作為技術支持,并以樓宇建筑為基礎進行科學系統的研究,使得泰德對建筑物本身暖通空調的運行及能耗規律了如指掌,對于同類型的能耗管理服務也很到位的。徐珍喜認為目前在能源運行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控制系統在樓宇中運行后,由于運營管理不到位,產生了節能產品不節能,自控產品控制不到位等問題。現在關于樓宇能耗管理,需要的是一體化控制系統,它是一種能把強弱電等各個系統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達到好安裝、好操作、好使用的目的的整合性質系統,能極大的解決了我們設計、施工、運營之間的脫節問題。泰德的TECHCON-EEC節能專家控制系統便是源自于上述理念誕生的。
徐珍喜認為現在的設計涉及建筑、結構、水暖電等各個專業,在強弱電控制系統中從設計到施工到控制都存在一個斷層.整個過程更由于施工隊伍的加入,而產生隔閡。導致交接的脫節,最終落實在自動控制時候無法實現最初設計的設想,使得節能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節能的大環境之下,我們提倡將強電弱電由分離形式轉變為一體化,用工廠化制造的方式來解決一些應用上的問題,綜合性的強弱電管控可以讓建筑節能更有效率。
節能數據云中心-E-cloud“節能云平臺”
針對建筑節能領域,現在的節能設計與相關服務需要龐大的數據庫支持,E-cloud“節能云平臺”一個數據云中心可以有針對性的把各個地區,各個形式,各個類型的建筑物當中龐大的數據有針對性的總結、提煉,以便了解建筑的能源運營規律及習慣。有針對性的結合配套控制系統,為業主服務。這個龐大的節能數據云中心在未來會為各行各業的建筑物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綠色節能數據運中心的建立,以及其數據利用的實現在綠色節能的發展之路上意義重大。節能數據云中心是由生命力的,每一個建成的項目的數據都會被記錄在云中心之中,分析得當,會為業主提供一個很好地針對能源數據的服務體系。并為建筑能耗的標識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未來發展空間很大。
未來需要智慧型“調度”
近幾年一直在提智能樓宇概念,智能樓宇未來發展方向及重點是什么,智慧城市是怎樣的?徐珍喜暢言,樓宇本身而言根本設計原則是人性化,建筑物本身在未來會變得智能化。現在有種概念叫“一鍵管控式”,目前的建筑設計將建筑結構水暖電分開考慮,缺乏整體管理的概念,隨著智能化信息的發展,未來項目面積有擴大趨勢,項目從建筑物的單體向社區乃至整個城市開始轉變,我們需要一個類似工廠內的“樓宇綜合調度平臺”的概念,傳統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在可持續城市發展的需要了。在智慧城市中,我們很早就提出從智能建筑走向智能城市,基礎設施智慧化,包括交通、水熱氣以及各種硬件設施,城市的運營者可以通過系統對城市進行智慧型綜合性管理。通過互聯網以及物聯網技術進一步加深城市的智能化,搭建多元化的信息網。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