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拉動樓宇對講 或與智能家居結合
[ 導讀 ] 居家安全與便利要求已隨著社會與科技不斷的進步,將生活條件要求提升到一個更為精致、智能化及數字化的境界,居家安全的需求也跟著在不斷的抬升,不管是在居加安全或通信對講部份都變得更講求其功能與特性。
居家安全與便利要求已隨著社會與科技不斷的進步,將生活條件要求提升到一個更為精致、智能化及數字化的境界,居家安全的需求也跟著在不斷的抬升,不管是在居加安全或通信對講部份都變得更講求其功能與特性。隨著“智慧城市”進程的推進,房地產的開發將再度步入增長快車道,其中樓宇對講作為其實際應用的一項重要設施也成了搶手的“香餑餑”。
智慧城市建設拉動樓宇對講產業
近段時間以來,“智慧城市”一詞不斷被眾人所提及,逐步走入城市每一個簡單而不平凡的區域。據悉,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共90個,其中地級市37個,區(縣)50個,鎮3個。日前又有消息透露,在上述已經公布90個試點城市的基礎上,第二批試點城市已在6月底完成初審,數量大約為50個,兩批合計140個。且據業內人士估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有600至800個城市成為智慧城市。而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相關的建設涉及電信設備制造企業、系統集成企業、數據采集分析企業和數據服務企業等,都將對整個產業鏈產生巨大的拉動作用。
2013年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在出席“2013年兩會”小組討論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今年保障房的資金需求將超過去年,而去年住建部公布的資金需求預測數據為2萬億元。可見未來保障房市場對樓宇對講企業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現在住宅小區的特點是用戶集中,容量大,統一保安管理,而且國內大部分地區經濟收入不高,因此小區安防系統必須滿足"安全可靠、經濟有效、集中管理"的要求,雖然目前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安防系統,但是真正符合小區特點、適合小區使用的產品并不多。樓宇對講系統作為這樣的產品,具有連線少、戶戶隔離不怕短路、戶內不用供電、待機狀態不耗電、不用專用視頻線、穩定性高、性能可靠、維護方便等特點,這樣樓宇對講系統無疑成了居民的搶手貨。
而隨著居民住宅的不斷增加,小區的物業管理就顯得日趨重要。其中訪客登記及值班看門的管理方法已不適合現代管理快捷、方便、安全的需求。樓宇對講系統的安裝不僅可以實現訪客與住戶對講,住戶可遙控開啟防盜門的功能,同時如若住戶在家發生搶劫或突發疾病,可通過該系統通知保安人員以得到及時的支援和處理。
智慧城市的推進,民眾對家居智能化的迫切需求,都會讓智能樓宇市場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相信樓宇對講系統必將以星火燎原之勢,迅速燃遍大江南北。
智能家居或將與樓宇對講結合
智能家居系統是國內近幾年出現的新系統,是開始于2003-2004年,我們稱這兩年為智能家居的“實驗年”。近幾年是智能家居系統不斷普及、開拓市場的年份。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智能家居系統發展歷史都比較短。相對而言,國外產品的功能上更加豐富、造型上更加漂亮,當然國內智能家居系統發展也比較迅速,正在逐步縮小與世界一流品牌的差距。
可視對講經歷了從模擬黑白、彩色到數字化的歷程,向著網絡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并逐漸融合多種功能。模擬可視對講的音視頻信號是通過同軸電纜傳輸,控制信號通過單片機總線傳輸,其技術特點決定著產品有著先天的缺點,而數字化網絡傳輸帶來的不僅僅是將音視頻及所有控制信息均通過一對網絡線傳輸,克服了模擬傳輸帶來的弊端,更為重要的是為用戶增添了實用的增值業務。
今后數字可視對講的發展趨勢之一是更多的融合了智能家居控制功能,對講室內機逐漸成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同時也會將越來越多的附加功能加入其中。功能的擴展性將更好。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樓宇對講將會更多地增加一些智能家居的功能,將集安防、家電控制、信息服務、娛樂為一身,從而使得樓宇對講系統發生質的改變,兩者會更加緊密地融合起來。
樓宇對講企業如何面行業新趨勢
相比于傳統模擬對講,數字對講的優劣勢早已被行業挖掘出來它采用高效的數字傳輸方式,能解決頻率擁擠問題,且能使更多數據應用集成到同一個無線通訊基站結構當中;但由于技術與環境的不完善,數字對講較模擬對講來說不甚穩定,這使得企業面對數字對講這一技術時顯得立場不一。
其一,歷史、品牌俱佳的樓宇對講企業為了顯示自身在高精尖領域的研發和創新實力,并進一步開辟市場空間,已經把數字對講作為企業的核心發展戰略之一,或者至少作為其戰略儲備。例如安居寶、冠林、立林和狄耐克等行業大腕,一方面繼續鞏固其在傳統業務領域的市場地位,另一方面也讓眼光與時代同步甚至領先于時代,專注并鉆研于數字對講這一行業領先技術,在成本及穩定性方面不斷改良,時刻準備以高性價比的姿態大面積拓展數字對講的應用領域。
其二,歷史與品牌處于中上游的樓宇對講企業,大多都擁有較強的自主研發實力,這些企業一方面進一步發展模擬對講業務,鞏固自身在二線品牌的地位,另一方面則開發全新的數字對講產品,并按照市場的需求進行兩種業務的雙向發展。對于這類企業來說,他們的大部分精力依然傾向于傳統對講業務,因為他們正處于企業從發展到成熟的過渡期,大部分決定都是建立在市場現狀的基礎之上的,這些對講企業的產品多銷往二三線城市,而模擬對講仍是這些城市的需求主流。
但另一方面,作為二線品牌,盡管不能像行業大腕那樣視數字對講為戰略方向,但將之作為企業自身的技術儲備,以顯示技術實力與前衛視野,也不失為一種良策。當然,在二線品牌當中,也不乏一些業已成熟的二線品牌,他們也敏銳地嗅出數字對講的巨大商機,確立了基于數字對講這一技術核心的發展戰略,如智能社區服務平臺等。
其三,一些樓宇對講的后起之秀從誕生之初就定位于做全數字對講,想在數字對講市場局面打開之前先占領一席之地,借助這一細分市場崛起。但數字對講的成本投入遠高于模擬對講,而且其市場應用目前來看也并不樂觀,各方因素使然,這類企業的行走注定艱難。對于時代而言,數字對講是小比例,但是對于這類企業來說,數字對講是全部,不少企業由于資金困境選擇妥協,但也有企業選擇理性地堅持。
其四,就是那些樓宇對講行業中的“保守派”了,他們認為模擬對講技術穩定且依然是市場主角,所以不打算進行數字對講的技術儲備,只是進一步優化模擬產品的技術與功能,想通過拓展原有的營銷渠道來增加市場占有率。當然,這種多為生產型企業,定位偏中低端,對他們來說盡管以模擬產品開拓并鞏固市場并無可厚非,但這類企業由于技術門檻較低,很容易陷入惡性競爭、低額利潤的市場困境。所以從長遠看,唯有建立起自身的研發團隊,在模擬和數字兩方面才可能有自己的發言權,從而才能進一步擺脫“低端”、“劣質”等的潛在定位,從而真正走出困境。
智慧城市建設拉動樓宇對講產業
近段時間以來,“智慧城市”一詞不斷被眾人所提及,逐步走入城市每一個簡單而不平凡的區域。據悉,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共90個,其中地級市37個,區(縣)50個,鎮3個。日前又有消息透露,在上述已經公布90個試點城市的基礎上,第二批試點城市已在6月底完成初審,數量大約為50個,兩批合計140個。且據業內人士估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有600至800個城市成為智慧城市。而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相關的建設涉及電信設備制造企業、系統集成企業、數據采集分析企業和數據服務企業等,都將對整個產業鏈產生巨大的拉動作用。
2013年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在出席“2013年兩會”小組討論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今年保障房的資金需求將超過去年,而去年住建部公布的資金需求預測數據為2萬億元。可見未來保障房市場對樓宇對講企業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現在住宅小區的特點是用戶集中,容量大,統一保安管理,而且國內大部分地區經濟收入不高,因此小區安防系統必須滿足"安全可靠、經濟有效、集中管理"的要求,雖然目前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安防系統,但是真正符合小區特點、適合小區使用的產品并不多。樓宇對講系統作為這樣的產品,具有連線少、戶戶隔離不怕短路、戶內不用供電、待機狀態不耗電、不用專用視頻線、穩定性高、性能可靠、維護方便等特點,這樣樓宇對講系統無疑成了居民的搶手貨。
而隨著居民住宅的不斷增加,小區的物業管理就顯得日趨重要。其中訪客登記及值班看門的管理方法已不適合現代管理快捷、方便、安全的需求。樓宇對講系統的安裝不僅可以實現訪客與住戶對講,住戶可遙控開啟防盜門的功能,同時如若住戶在家發生搶劫或突發疾病,可通過該系統通知保安人員以得到及時的支援和處理。
智慧城市的推進,民眾對家居智能化的迫切需求,都會讓智能樓宇市場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相信樓宇對講系統必將以星火燎原之勢,迅速燃遍大江南北。
智能家居或將與樓宇對講結合
智能家居系統是國內近幾年出現的新系統,是開始于2003-2004年,我們稱這兩年為智能家居的“實驗年”。近幾年是智能家居系統不斷普及、開拓市場的年份。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智能家居系統發展歷史都比較短。相對而言,國外產品的功能上更加豐富、造型上更加漂亮,當然國內智能家居系統發展也比較迅速,正在逐步縮小與世界一流品牌的差距。
可視對講經歷了從模擬黑白、彩色到數字化的歷程,向著網絡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并逐漸融合多種功能。模擬可視對講的音視頻信號是通過同軸電纜傳輸,控制信號通過單片機總線傳輸,其技術特點決定著產品有著先天的缺點,而數字化網絡傳輸帶來的不僅僅是將音視頻及所有控制信息均通過一對網絡線傳輸,克服了模擬傳輸帶來的弊端,更為重要的是為用戶增添了實用的增值業務。
今后數字可視對講的發展趨勢之一是更多的融合了智能家居控制功能,對講室內機逐漸成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同時也會將越來越多的附加功能加入其中。功能的擴展性將更好。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樓宇對講將會更多地增加一些智能家居的功能,將集安防、家電控制、信息服務、娛樂為一身,從而使得樓宇對講系統發生質的改變,兩者會更加緊密地融合起來。
樓宇對講企業如何面行業新趨勢
相比于傳統模擬對講,數字對講的優劣勢早已被行業挖掘出來它采用高效的數字傳輸方式,能解決頻率擁擠問題,且能使更多數據應用集成到同一個無線通訊基站結構當中;但由于技術與環境的不完善,數字對講較模擬對講來說不甚穩定,這使得企業面對數字對講這一技術時顯得立場不一。
其一,歷史、品牌俱佳的樓宇對講企業為了顯示自身在高精尖領域的研發和創新實力,并進一步開辟市場空間,已經把數字對講作為企業的核心發展戰略之一,或者至少作為其戰略儲備。例如安居寶、冠林、立林和狄耐克等行業大腕,一方面繼續鞏固其在傳統業務領域的市場地位,另一方面也讓眼光與時代同步甚至領先于時代,專注并鉆研于數字對講這一行業領先技術,在成本及穩定性方面不斷改良,時刻準備以高性價比的姿態大面積拓展數字對講的應用領域。
其二,歷史與品牌處于中上游的樓宇對講企業,大多都擁有較強的自主研發實力,這些企業一方面進一步發展模擬對講業務,鞏固自身在二線品牌的地位,另一方面則開發全新的數字對講產品,并按照市場的需求進行兩種業務的雙向發展。對于這類企業來說,他們的大部分精力依然傾向于傳統對講業務,因為他們正處于企業從發展到成熟的過渡期,大部分決定都是建立在市場現狀的基礎之上的,這些對講企業的產品多銷往二三線城市,而模擬對講仍是這些城市的需求主流。
但另一方面,作為二線品牌,盡管不能像行業大腕那樣視數字對講為戰略方向,但將之作為企業自身的技術儲備,以顯示技術實力與前衛視野,也不失為一種良策。當然,在二線品牌當中,也不乏一些業已成熟的二線品牌,他們也敏銳地嗅出數字對講的巨大商機,確立了基于數字對講這一技術核心的發展戰略,如智能社區服務平臺等。
其三,一些樓宇對講的后起之秀從誕生之初就定位于做全數字對講,想在數字對講市場局面打開之前先占領一席之地,借助這一細分市場崛起。但數字對講的成本投入遠高于模擬對講,而且其市場應用目前來看也并不樂觀,各方因素使然,這類企業的行走注定艱難。對于時代而言,數字對講是小比例,但是對于這類企業來說,數字對講是全部,不少企業由于資金困境選擇妥協,但也有企業選擇理性地堅持。
其四,就是那些樓宇對講行業中的“保守派”了,他們認為模擬對講技術穩定且依然是市場主角,所以不打算進行數字對講的技術儲備,只是進一步優化模擬產品的技術與功能,想通過拓展原有的營銷渠道來增加市場占有率。當然,這種多為生產型企業,定位偏中低端,對他們來說盡管以模擬產品開拓并鞏固市場并無可厚非,但這類企業由于技術門檻較低,很容易陷入惡性競爭、低額利潤的市場困境。所以從長遠看,唯有建立起自身的研發團隊,在模擬和數字兩方面才可能有自己的發言權,從而才能進一步擺脫“低端”、“劣質”等的潛在定位,從而真正走出困境。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07月13日 11:40朗銳智科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09月01日 09:09電子工程世界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09月13日 15:58千家網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09月13日 15:43千家網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
03月02日 14:51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