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前路漫漫 技術難關有待攻克
隨著三星智能手表的上市,有關智能手表的炒作也是一浪高過一浪,但也有專家表示,智能手表短時間內還不能登上主流數碼產品的舞臺,原因并非技術不成熟,而是高昂的價格讓其缺乏性價比。
來自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的分析師Annette Zimmermann稱,目前市面上諸多款式的智能手表,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新興穿戴式電子產品市場,迎合不同行業和消費群體。 這些產品覆蓋健身、健康監測、監測老人和執法和跟蹤多個方面。 但智能手表本身并不算是一類新設備,但它嘗試從健康和健身領域進入主流消費市場。三星的智能手表的產品的設計、應用和功能都無法吸引人們的注意。
Gartner預測,手機作為主流的穿戴式設備將至少持續至2017年,不到百分之一的智能手機用戶選擇使用穿戴式設備和平板電腦的組合替代自己的手機。
Zimmerman說,現在的智能手表產品使用了相當強大的技術規格和多元化的功能,如處理器速度及可用性,顯示技術,傳感器類型,連接和操作系統。有些模型完全可以取代智能手機,因為它們配備了蜂窩連接的技術,用戶可以查看消息,使用語音通話,并且還可以傳輸音樂。
使用手表交互可以避免取出大屏手機或平板電腦的麻煩,但是可選擇的產品很少,要么有些產品沒有吸引力,要么性價比太低。由于缺乏創新設計,目前大多數智能手表受歡迎程度都低于預期。
廠商需要在具有吸引力的設計和超長電池壽命之間進行權衡,因為這兩個方面成為主導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因素。早期設計理念并沒有特別偏重于設計,但對于主流消費者來說,他們往往更關注產品的外觀,材質和顏色。
用戶希望的不僅僅是一個創新產品,價格在200~300美元,本價位的平板電腦會是更好的選擇,因此用戶傾向于購買一臺平板電腦,而不是一塊只能手表。
此外,廠商必須認識到,智能手表的成功并不會是由硬件決定的;跨設備的應用程序和互操作性對于提升品牌的忠誠度,以及客戶參與廠商促進開發者社區投入資源的關鍵區別。
互操作性和獨立的應用程序讓智能手表在不連接智能手機的情況下具備了更多的價值,即使智能手表扮演著“配角”的角色,當然智能手機是老大,如果智能手表只是作為一個輔助設備存在,那么就已經意味著它的失敗。傳感器,如加速度計、陀螺儀、紅外線、麥克風和攝像頭,都會為軟件開發人員帶來更多的靈活性來創建多功能的應用程序。
Gartner認為智能手表和其它設備的互操作性的問題可以增強其可用性,一些智能手表包括能夠直接與藍牙耳機配對,以保持私人通話、聽音樂。智能手表可直接連接Wi-Fi接入點,這將使佩戴者可以連接網絡,發送消息,并通過互聯網協議語音(VoIP)撥打電話,這些功能都是獨立于智能手機的。
使智能手表成長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廠商參與促進開發者社區,像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使用者會自然地聯想到眾多的應用程序和服務。
在智能手表和可穿戴設備市場中,應用程序的可用性非常之低。一旦智能手表成為主流,廠商將面臨在工作環境中使用的新挑戰。
企業必須要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并開始思考一些問題,比如說什么時候第一臺帶攝像頭的手機問世?智能手表廠商需要聘請移動設備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企業增加市場接受度。
相關文章
三星:Gear 2、Gear Fit智能手表上市
作為全球科技行業的領導者,三星一直追求技術和產品創新,探索未來生活的無限可能。在2014三星論壇期間,三星發布了十余個品類、近百款新品,其中智能佩戴設備Gear 2、Gear Fit深受消費者的關注。
智能手表也是傳統廠商的機會
智能手表熱潮已經到來。隨著蘋果iWatch傳言再起,三星、谷歌和盛大加入戰場,我們很快就能看到智能手表上市。看起來,像iPhone那時候一樣,再度引發行業的顛覆性變革似乎不可避免。
三星發布GearFit智能手表 進入健身應用領域
看來三星也要在智能手表領域展開機海戰術,除了新的智能手表Gear 2和Gear 2 Neo,三星又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發布Gear Fit智能手表。新的Gear Fit是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的...
印度推世界首款智能手表:整合手機相機電腦
智能手表是將手表內置智能化系統而連接網絡實現多種功能的,能同步手機中的電話、短信、郵件、照片、音樂等。這類產品主要是為消費者在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機的情況下使用而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