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飛科技農業物聯網助力農業再發展
在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大棚中,草莓、西瓜、黃瓜、西蘭花等各種反季節水果蔬菜正在茁壯成長,沒有看到其他地區那繁忙的人群和轟鳴的機械,有的只是幾件不大的方形設備和幾個轉動的攝像頭。
“我們這里是農業物聯網區試工程實驗區,靠的都是物聯網信息平臺的指導,既減少了盲目施肥撒藥造成的化學殘留,減少了農業的工作量,還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正準備積攢經驗向全國推廣呢。”實驗區負責人白興誠說。
河南云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作為該試驗區合作農業科技公司,總經理周國濤介紹到,“所謂農業物聯網,就是在大棚中,運用物聯網系統的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PH值傳感器、光傳感器、CO2傳感器等設備,檢測環境中的溫度、相對濕度、PH值、光照強度、土壤養分、CO2濃度等物理量參數,通過各種儀器儀表實時顯示或作為自動控制的參變量參與到自動控制中,保證農作物有一個良好的、適宜的生長環境。”這樣就能夠實現技術人員的遠程控制,在辦公室就能對多個大棚的環境進行監測控制。采用無線網絡來測量獲得作物生長的最佳條件,可以為溫室精準調控提供科學依據,達到增產、改善品質、調節生長周期、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安徽省科技廳農業處副處長李靜也說,“為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改造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農業部決定啟動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以下簡稱區試工程),首批試點就選在了安徽、天津和上海,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積累應用經驗,促進農業物聯網科學發展”。李處長同時強調,實施區試工程的重點和難點在于“中試和熟化一批農業物聯網關鍵技術和裝備”,以建立和完善我國農業物聯網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
作為此次區試工程的合作企業,云飛科技近年來,重視農業科技信息化工作,積極開展農業物聯網技術和裝備的系統引進和自主研發,加強動植物生長過程數字化監測手段、模型研究。推出了植物生理儀器、土壤氣象儀器等6個大項100余項科研產品,全面覆蓋動植物環境(土壤、水、大氣)、生命信息(生長、發育、營養、病變、脅迫等)傳感器,及成熟度、營養組分、形態、有害物殘留、產品包裝標識傳感器等多項農業物聯網項目。
周國濤指出,隨著農業物聯網涉及面的逐漸展開,技術應用模式的逐漸成熟,以及農業物聯網公共服務平臺逐漸建成和完善,以省為單位將各地農業資源匯總起來,也使得全國的農業科技公司溝通更加便捷,必將加快農業科技應用與產業化進程,全面助力農業經濟在發展。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