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錢志軍:可穿戴式設備設計的幾個要與不要
12月18日-19日,2013年第五屆中國手機產業發展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博通中國區高級銷售總監錢志軍介紹了物聯網與可穿戴以及無線組合技術與應用創新。錢志軍稱物聯網與可穿戴設備已1.2萬億的市場總額,而手機、PAD,將會成為可穿戴式設備主要的操控網。
以下為演講原文:
錢志軍:大家好!今天演講的題目主要是以博通公司的出發點跟大家探討一下,物聯網到可穿戴式設備的趨勢。博通公司是以無線連接器件具有市場領導地位的公司,現在可以說在全世界所有旗艦型的手機中,基本上絕大部分都是用了博通的連接器件,包括WiFi、GPS等等。博通公司是想從一個宏觀角度看未來3-5年內這個市場的機遇,尤其是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到后來可穿戴式設備以及物聯網的廣闊市場前景。
首先,物聯網是我們大約四五年前提出的概念,也就是說把所有的產品都統稱為物聯網的概念。可穿戴式技術,剛才咕咚講的,無論是手腕上,頭上,鞋里,等等這些我們都稱為可穿戴式設備,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的產品形態大家都在做,但我們認為可穿戴式設備今天開始起步,還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和創新的機會,等待著我們去發掘。
作為博通公司來講,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的物聯網和所有的可穿戴式設備,都要涉及的就是連接技術,包括WiFi、低功耗藍牙、GPS、RFID,當然也離不開現在手機3GPP的通信協議,整個這一套體系下來,我們認為從物聯網到可穿戴式設備,中間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可連接器件,可連接器件的市場和可連接器件的能力決定了這個市場能夠走多遠、能夠做多大。
簡單回顧一下我們看到的市場情形,大概十幾年前互聯網興起以后,我們看到所有的地點,包括通過人、通過PC,把家、學校、辦公室,等等這些地方都連接了起來。現在我們看到,由于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所有的人都在這個網絡中無時不刻的被連接起來了,下一步就是我們看到的,未來5-10年里面,我們能夠想象到的是所有的物都連接起來了,這就是廣泛的物聯網概念,從廣義上講包括可穿戴式設備。
下面給幾個數字,這些數字都是從不同的第三方公司得到的,但有些數字可能互相之間有一些對預測的出入,看法不盡相同,但總的來講給大家展現出來的是說由于物聯網和可穿戴式設備市場前景,所有的市場分析公司都對這個市場有很大的期望值,有1.2萬億的市場總額,可穿戴式設備有十幾倍的增長,今天的智能手機增長量已經超出了傳統功能手機。這一切都給物聯網和可穿戴式設備市場,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有了這個基礎,有哪些因素才能促使這個市場的增長呢?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是硬件,今天在座的很多同事都提到了這個硬件,這些硬件趨勢的創新主要分這么幾個,一個是體積更小型化。第二,更低功耗。第三,更智能。這些硬件器件的核心,能夠使一個設備,作為物聯網設備或者作為可穿戴式設備的時候,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需要充電持續給用戶提供硬件的體驗,這是硬件的基礎,我們看到今天已經有很多這樣的產品了。我本人20年前本人寫過軟件,做過硬件,很大一個設備掛在身上,而現在的技術和芯片不需要這樣了,可以做到非常易于攜帶。
相關文章
盡管經濟不景氣,人們仍在購買可穿戴設備
盡管經濟不景氣,但可穿戴設備市場仍在增長。毫無疑問,世界經濟正在與失業率上升和所有停工作斗爭。并非所有行業都在苦苦掙扎,但它們也沒有蓬勃發展。盡管經濟不景氣,但可穿戴設備市場仍在增長。然而,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長率還不到今年預...
可穿戴設備雖火爆 但智能手機現仍無可替代
盡管可穿戴設備的突然襲來給智能手機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但沒有導致智能手機的最終衰落。事實上,這種技術只會使智能手機更加成為我們生活的中心。
Synaptics:2015年可穿戴設備將配備指紋傳感器
自從蘋果去年推出帶有Touch ID的iPhone 5s之后,指紋識別這個功能就開始流行起來了。雖然有的用戶對指紋識別的實用性仍然抱有懷疑態度,但是這也無法阻止各大手機廠商繼續推出搭載指紋識別的設備。
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會給物聯網帶來什么不一樣的改革嗎?
近日,有信息證明當前中國5G用戶已超過6000萬,年內有望或破1億。當下,全球正在進入5G商用部署的關鍵期,而5G應用人數的增加也證明5G的普及程度也越來越高,應用程度也越來越廣泛了。5G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但是也有很多朋友...
索尼瞄準可穿戴設備 圖像傳感器成重要營收
北京時間9月5日早間消息,索尼正計劃將圖像傳感器集成至可穿戴計算設備和支持手勢操作的電視機。索尼目前預計,智能手機營收將于2015年達到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