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電力公司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首家通過驗收
7月23日,省電力公司電力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試點建設工程首家通過國家電網公司驗收,標志著該系統覆蓋的濮陽城區6.8萬用電客戶率先實現了用電智能化。
國家電網公司營銷部副主任胡江溢、智能電網部副主任姚國平參加了驗收會,對省公司電力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試點工程建設情況給予高度評價,省公司副總經理張曉華、總工程師王剛出席驗收會并講話。
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是實現用電智能化的重要支撐,也是智能電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以來,省公司作為國家電網公司試點之一,嚴格遵循相關規范,制定符合我省實際的采集終端和通信技術標準,并選取濮陽城區全部6.8萬用電客戶,開始了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試點工程建設。
該工程技術標準新、施工要求嚴、建設任務重、協調工作難。為推動該項工程“規范、有序、高效”開展,省公司成立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和項目實施組,統籌協調施工進度,及時解決營銷系統錄入、工作票辦理、終端調試等難題,累計安裝專用變采集終端1037臺、集中器702臺、采集器4000臺,實現了“建成一片、應用一片、用好一片”的良好效果。
濮陽供電公司派出工作人員,及時向客戶說明工程的內容和停送電時間,大力開展零點工程,結合線路、臺區檢修計劃,合理安排施工,盡量減少停電時間,贏得了客戶的理解與支持。經過參建人員196天的努力,省公司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試點建設工程提前兩個月完成。
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推廣,為濮陽市區用電客戶實現用電智能化奠定了基礎。在該系統中,企業和居民用電信息可實時傳回后臺,并自動對數據進行分析,為終端提供信息支持。用電客戶只需登陸指定網站或發送手機短信,就能實時了解自己的用電信息,實現與供電企業雙向互動。
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還有效降低了電力在配電網輸送過程中的損耗。自3月份該系統投入試運行以來,濮陽市區10千伏及以下綜合線損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6個百分點,臺區低壓線損率同比降低了2.1個百分點。以濮陽市農業銀行(2.84,0.06,2.16%)公用變臺區為例,安裝該系統后,電力損耗由原來的17%下降到7.16%。
經測算,這套系統在濮陽推廣后,每年可直接產生經濟效益822萬元,其中,通過提高用電計量配置合格率、減少計量誤差,每年可降低中低壓配電網損耗電量1500萬千瓦時,合計549萬元;通過開展遠程自動化抄表、用電異常檢查,改變以往人工現場操作模式,每年可降低供電企業運營成本238萬元。
在所有驗收程序結束后,驗收組專家一致認為[FS:PAGE],省公司完成了符合國家電網公司規定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試點建設任務,實現了試點區域全覆蓋、全采集、全費控的目標,達到了試點建設預期目的,為該系統的全面推廣積累了經驗。
據了解,今年省公司將在我省實現居民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覆蓋率15%,用電規模超過50千伏安的企業等用電客戶覆蓋率100%,總體覆蓋戶數將達96萬戶。在實現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全覆蓋后,全省所有用電客戶抄表工作可在1個小時內完成,同時每年可避免4億多千瓦時電量損失,屆時,我省將在全國較早實現用電智能化。
相關文章
山西年安裝智能電能表130萬 用電信息采集100%
筆者12月25日從山西省電力公司獲悉,該公司全年安裝智能電能表數量130萬只,全省累計安裝總數達到664.3萬只,超出國網年度計劃7萬只,全部專變用戶和公變總表實現100%采集覆蓋,這標志著該公司2013年用電信息采集建設工程...
河南省首家 電力“物聯網”開建
“原來變壓器發生故障,我們要用2小時整條線路逐一查找,現在通過‘物聯網’,1分鐘就能鎖定故障點,極大地縮短了停電時間。”省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秦福祥說。
光一科技:智能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領導者
今年三月剛剛喜迎喬遷的光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一科技),近日又迎來該公司成長路上最重要的時刻,該公司于2012年9月10日晚間發布招股意向書,正式拉開了招股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