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袖珍”新一代智能變電站在武漢投用
位于武漢東湖高新區未來城的110千伏變電站日前正式送電投入運行,這是國家電網公司在全國首批實施的6個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示范工程之一。
記者從湖北省電力公司獲悉,該站最顯著的特點是采用集成化智能設備、運用一體化業務平臺,有10項核心技術均為國內首次使用。除武漢外,其他5個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示范工程均在北京、上海、重慶等直轄市。
武漢供電公司基建部專責潘雪莉說,與傳統變電站相比,未來城變電站對各類電氣設備實行了高度智能集成,縮減了設備量和設備對接,大幅減少了故障節點。同時,集成設備屬于免維產品,解決了過去大量電氣設備長期暴露在室外,可靠性日益降低、維護工作量不斷加大的問題。此外,未來城變電站采用遠程遙控操作,無須人工現場操作。據估算,未來城變電站的設備維護量將較傳統變電站降低87%,設備故障率將降低43%。
潘雪莉說,由于應用了一系列高集成度、小型化的電氣設備,未來城變電站的占地面積由常規的5000多平方米減少到2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由400多平方米減少為157平方米。在這樣一個國內“最袖珍”的110千伏變電站中,除地面道路使用了少量鋼材水泥外,全部建筑物都是采用預制裝配件在施工現場進行“即插即用”式的連接組裝。這大大減少了施工造成的環境污染與資源浪費,并縮短了工期。
按照規劃,武漢未來城將是一座智力高度密集、朝陽產業薈萃、人口達30萬的現代衛星城,陸續入駐的高新企業對供電可靠性非常高,別說發生停電故障,就是電壓有稍微的波動,也將影響企業生產。未來城變電站的成功投運,將給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也指引著我國變電站發展的未來。
相關文章
武漢“解封”一月來的交通記憶:重啟、復蘇、加速度
為了武漢城的順利重啟,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先后多次召開穩妥有序恢復交通秩序專題會議,制定計劃、完善方案,統籌做好鐵路、公路、民航、水運、郵政等綜合交通的無縫銜接。指導各交通運輸細分行業,最大程度滿足群眾安全便捷的出行需求。
武漢11個重點交通樞紐場景實現5G全覆蓋
隨著湖北省內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中國移動湖北公司聚焦交通樞紐、干線、大型工業園區等熱點區域,加快推進各類網絡建設。記者2日獲悉,截至目前,武漢市11個重點交通樞紐場景實現5G全覆蓋。針對武漢市內重點交通樞紐,湖北移動采用4/...
【前沿】國內首條無人駕駛空軌在武漢試驗成功
國內首條無人駕駛空軌在武漢試驗成功2020年11月9日,武漢市江夏區試驗基地,中鐵科工集團自主研發的懸掛式單軌列車在“空軌”試驗線路實現了無人駕駛。中鐵科工集團介紹,這條“空軌”試驗線路全長800多米,是湖北省首條”空軌“...
東南大學研發物聯網定位系統 急送武漢投入方艙醫院使用
在當地方艙醫院部署后,可通過多種渠道實現對醫院內人員及物資的實時定位。被采訪人供圖中新網南京2月19日電(記者申冉通訊員吳涵玉)19日,記者從東南大學獲悉,該校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國家專用集成電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簡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