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共享:勾畫智慧城市新藍圖
“智慧城市不是把各個智能系統像搭積木一樣,簡單地疊加起來,而是要加強頂層設計,統一規劃和部署,實現城市的和諧發展;各個智能化系統要采用開放的通信協議,實現數據交換,進而達到資源共享的目標。”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張文才日前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峰會上,談及智慧城市的建設要點時如是說。
近日,由千家網、千家品牌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峰會在廣州召開。來自智能建筑行業的專家、設計院人士、系統集成商、渠道商、廠商、用戶等近800余人,圍繞智慧城市的建設現狀,共同探討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最新技術與應用發展趨勢。
在全球信息化趨勢和“智慧地球”理念的推動下,“智慧城市”發展模式應運而生,并成為世界各個城市發展的戰略途徑。在今年1月、8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兩批智慧城市試點名單,試點城市達到193個。
10月,科技部、國家標準委下發通知,將南京、太原等20個城市納入試點名單。智慧城市成為我國“十二五”期間“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主要模式。
浙江寧波是全國最早提出并系統化推進“建設智慧城市”的城市。2012年,寧波斥資逾50億元推進信息網絡基礎工程、政府云計算中心、基礎信息共享工程、智慧應用工程等30個智慧城市建設重大項目及19個智慧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其研發的首個“智慧寧波地理信息共享服務平臺”,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提供了豐富的“云”應用服務。2013年,廣州市智慧城市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智慧城市建設重點在智能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環保等領域啟動試點應用建設。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張公忠在會上介紹智慧城市的建設現狀時表示,2010年到2012年是智慧城市概念啟動階段,2012年是智慧城市的規劃設計、實施階段。當前,全國不少地方都在建設智慧城市。城市在進行建設時,首先要確保低碳、節能環保,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其次,強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強調以人為本,為民生服務。最后,基于電子政務,強化城市科學管理,發展特色產業,比如發展智慧旅游產業等,更好地實現智慧應用。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筑與節能委員會綠色智能化組組長程大章在會上,強調智慧城市的建設應當注重頂層設計。他表示智慧城市在做頂層設計時,要建立保證運行質量的架構體系,在生命期使用比較低的資源成本,構建人與環境相和諧的關系。在做頂層設計之時,管理者必須考慮跟已有的數字城市企業對接、跟已有的數字城市系統對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靳秀鳳站在智慧城市應用的層面,分析了智能建筑和智慧城市的差異。她指出,智能建筑主體是建筑,智慧城市體現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智能建筑是從做建筑的專業視角進行設計,智慧城市的建設,更多的是從服務人的角度,從需求的角度去做設計。隨后,她又從安防專業的角度,指出了很多企業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由產品提供商向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安防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已經建立,行業已進入重新洗牌的階段。她認為,智慧城市建立之后,將產生巨大的數據。這些數據又將使整個行業發生變化。身處其中的企業,應當整合社會資源,最大程度地支持公安的深度服務。
談及智慧城市大量數據的使用現狀時,同方泰德公司節能產品研發經理王飛結合自己的工作情況,指出能源數據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能耗數據的準確性不高,無法形成準確的判斷;建筑能耗計量系統采集的數據,沒有進行分析,導致花費很大精力搜集來的能耗數據,沒有得到很好利用。他認為對能耗數據的利用應該要做到以人為本、人機結合。要有專業的團隊對能耗數據進行分析,將其交給物業公司或者業主,并結合實際情況為其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因此,在對數據的利用過程中,企業應當分三步走:首先是節能檢測,包括分類的計量,以掌握的能耗數據為支撐;其次在掌握這些基礎數據之后,對照能耗指標對建筑物進行“體檢”;最后做好診斷,開出相應的“藥方”。
除了數據的合理利用之外,不少企業認為智慧城市應當注重開放性的系統建設。太川電子產品解決方案中心總經理馬惠林在會上認為智能社區應建立一個開放的應用平臺。這個平臺包括網上購物、智能家居控制等各種各樣的用戶體驗。這個平臺還應該具有開放性、融合性的特點,各個子系統能簡單地接入,比如停車場系統等各個終端都可以接入進來,不需要再開發。
此外,上海大學自動化系教授趙哲身從應用現狀出發,闡述了我國建筑智能化企業節能現狀和發展趨勢;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工程智能設計分會張宜探討了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問題,詳細分析數據的節能策略;華南理工大學耿望陽教授帶來了“建筑節能的瓶頸及控制策略”的主題演講。參會人士表示很受啟發。
據悉,為了擴大峰會在行業內的影響力,中國國際建筑智能化峰會組委會還在上海、北京兩地舉辦智能建筑新技術趨勢論壇、綠色智能建筑技術應用論壇,召集華東、華北地區的專業人士,圍繞綠色智能建筑新技術與其應用情況,展開深入探討,共同推動我國智能化技術的進步與發展。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