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馬智能控制器:貴族主人與英式管家的故事
產品評測也可以講故事。產品理念VS.產品用法,講透前者更重要。
比如英維塔為赫馬智能控制器進行理念推廣時,撰寫的這篇文章,突出了“主動服務”的思想。
貴族主人與英式管家的故事
出于對可能性的謹慎或者放空態度,人們談論起智能家電的未來總是既興奮又不知所措,就像在大震之后等待余震的心情一樣,你既期待它快來,又擔心它亂來。
智能家電會沿著怎樣的路徑發展,理想的智能家電會是什么形態?也許單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來建構畢竟付之闕如。這一次,不妨讓我們把視線拉回過去,在過往的歷史中找到論證。
為什么要回到過去?智能家電的所引領的未來暢想怎會和過去發生聯系?之所以這樣思考,是因為我們還僅僅把智能家電理解為一項技術革命,但智能家電對用戶體驗的革命也許才是真正的痛點所在,也是最終引發技術革命的內在推動力。
不談觸屏,不談安卓,不談APP,也不談云。對于家電開發和生產商而言或許用的著這些,但用戶從來都是結果論的。當人們走進完全充滿自由空氣的家居環境,再去記憶乃至學習這些家電術語、家電功能,本身就變成了一門技術活。未來世界是為懶人準備的,在過去只有貴族能夠享受的待遇,今后我們也想試試。
沒錯,我說的是貴族體驗,一種高貴且完全周到的服務感受。英倫帝國曾在維多利亞時代簡短復刻了人類生活狀態的高光時刻,而《唐頓莊園》還是許多人溫柔夢鄉里最迷人的一抹眷懷。白手套,紳士禮帽,燕尾服,想象你處于一座古老而輝煌的英倫古堡,旁邊一位貼身管家將你的一切家務安排到井井有條。你走過一扇扇門,打開屬于你的專屬空間。每個細微的舉動,一皺眉,一微笑,你的管家便能心領神會,所有生活的必需就在你一念之間便呈現于眼前。
這是一個英式管家可以帶給你的生活圖景,作為一種階層的藝術情趣,它雖然美妙地觸碰到人們生活的癢處,但畢竟可望不可即。如今英式管家優雅歸來,英國人已經決定向全球輸出管家服務,但最高達2000萬人民幣的傭金豈是人人得而有之?
科技相比傳統制度的優勢是它可以帶來一種大同,無論你是富家闊少還是平民屌絲,都能讓你成為生活的貴族。智能家電便是如此。智能家電在用戶體驗上的終極定義就該像一個無處不在又無影無蹤的英式管家。你所有的想法和感受都落入它貼心無微的服務之中。
智能家電學習英式管家服務,重在主動性的突破。通過前文的討論,主動性功能已經獲得大家的廣泛認同。主動性是指家電讀懂人心,強調能動,具備人智,可主動性本身也有強弱高低之分。在智能家電被分為操控階段和非操控階段之后,非操控階段又可以根據主動性的高低分為弱人工智能階段和強人工智能階段。弱人工智能階段雖然仍不夠智能,但通過系統預設,實現基本的主動需求,具備了正確的理念和價值基礎。
強智能階段實則更加強調家電的自學習和自適應控制的功能。如同貴族主人與英式管家的關系一樣,智能家電通過不斷感知主人的生活習性,察言觀色,收集和整合主人數據信息,進行數據的處理計算,掌握主人準確的生活規律和生活習慣。當度過簡短的磨合期之后,智能家電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所有的智能家電組合成完全順應主人心情的英式管家。
不過,從弱到強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即使步入了主動性的軌道,智能家電仍然面臨著自身不斷升級和進化的挑戰。兩大技術難點分別是感知技術和數據智能算法。顯然,當前條件下,立足傳感和基本的預設控制,實現人工智能是智能家電發展的正途和正確選擇。而最近正在接受評測、破土待發的一款智能家電產品,循著這樣的思路來設計,已經具備了多項智能基本屬性,或可帶來行業新的風向指引。
從感知出發,最終還要回到感知與數據并重。感知的升級包括RFID等近場傳感技術的發展,也有新的技術加入,比如英特爾正在開發一款“3D深度感知攝像頭”,通過追蹤人的目光來感知情緒。又如概念階段的Muse EEG 腦電圖傳感器,可以抓取到大腦活動時的微量電信號輸出。當人的神經狀態在專注和放松之間轉換,Muse算法會檢測到微妙的變化并在設備上顯示。
當然,數據收集和處理能力才是智能家電往前飛躍的關鍵,實現英式管家般人智的智能家電離不開數據的參與。那么,數據究竟怎樣在智能家電中發揮“無形的手”的作用呢?本地智能和云端智能將以怎樣的競逐形態生發于智能家電革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