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辐射效应初显 标准规范跟进规避泡沫--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智慧城市輻射效應初顯 標準規范跟進規避泡沫

業界動態
通信信息報
2014-01-08
[ 導讀 ]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指出,2014年將完成制訂智慧城市建設標準,開展第二批信息消費試點市(縣、區)建設和智慧城市試點,進一步推動信息消費規模擴大。

        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智慧城市成為推動社會經濟轉型的重要抓手。2013年以來,智慧城市建設在全國遍地開花,從一線中心城市加速向二三線城市滲透。但在智慧城市實質性建設步伐穩步前行的同時,各地一哄而上盲目建設、信息安全隱患等值得警惕。隨著國家大力推進信息消費,智慧城市熱潮有望持續高漲,在此背景下,加強頂層設計、盡快建規立制提上議事日程。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指出,2014年將完成制訂智慧城市建設標準,開展第二批信息消費試點市(縣、區)建設和智慧城市試點,進一步推動信息消費規模擴大。

        “智慧城市熱”全國蔓延

        如果說以往智慧城市還是“高富帥”的代名詞,跟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如影隨形的話,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智慧城市開始逐漸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由東部向中西部蔓延。

        2013年8月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確定103個城市(區、縣、鎮)為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加上此前公布的首批90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目前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已達193個。湖北、湖南、山東、遼寧、四川、河南等省還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群。

        全國興起智慧城市熱潮,凸顯了經濟轉型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迫切要求。以物聯網、云計算、網絡通信、自動控制、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智慧城市建設,不僅能夠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政府服務能力,解決城鎮化過程中積累的諸多問題,改善社會民生,還將激發信息消費潛能,擴大內需,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宏觀經濟轉型升級。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副院長張延川表示,智慧城市建設將有力地推動包括物聯網、低碳節能環保等RFID世界網技術與應用,不僅能吸引先進高端服務業,而且能通過新興技術的應用有效拉動產業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同時,隨著城市智慧含量的提高,能降低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利于向低碳化和智慧文明城市轉型。

        輻射效應初步顯現

        所謂智慧城市,是以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新型城市形態,是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小到智能手機,大到數據中心,智慧城市是一項規模巨大的系統工程。正因如此,智慧城市的輻射效應也越發顯著。

        宏觀角度,智慧城市建設帶動寬帶基礎設施的完善,促進物聯網、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應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具體到行業而言,智慧城市在各地涌現,為運營商、設備商、軟件開發商開辟了新的市場空間,帶動相關領域投資和行業信息化水平提升。2013年,智慧城市建設帶來的訂單效應已輻射到了通信、交通、基建、安防等多個領域。

        以運營商為例,智慧城市建設促進了寬帶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市場需求使得運營商平臺作用凸顯,在助推行業信息化的過程中開辟了新增點。此外,智慧城市本身就是各種應用的集中體,運營商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滲透到內容和應用服務領域,移動支付、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新型信息服務業態,為自身轉型積累資本。IDC助理副總裁武連峰認為,全球城市相關的ICT市場規模在2012年超過了1000億美元。就中國市場而言,2013年中國智慧城市的IT規模將達到108億美元,未來五年年均增長率將超過15%。

        根據首批申報城市試點規劃,其建設時間周期多為3-5年,2014年開始將步入應用系統建設及升級期,相關建設投資有望逐漸落到實處。智慧城市建設深入發展將持續吸引大量投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預計,“十二五”期間智慧城市試點投資總規模將達5000億元。另據咨詢機構安信國際預測,“十二五”期間中國將有600-800個城市建設智慧城市,加上后期各種數據中心、分析設備和服務設備的投資,市場總規模將達2萬億元。

        標準規范跟進,規避泡沫化風險

        隨著全國各地勁刮“智慧”風,“大躍進”、“盲目跟風”、“泡沫化”等頻頻見諸報端。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95%的副省級以上城市、76%的地級以上城市,共230多個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展望2014年發展,避免智慧城市建設出現的某些亂象,需要政府之手的規范調節和市場之手的有序跟進。

        尤其對于中小城市而言,相較于一線城市,其在基礎設施、經濟實力、科技水平方面存在差距。如盲目上馬智慧城市項目,擠占其他基礎民生投入,甚至債臺高筑,顯然得不償失。同時,智慧城市建設需結合自身優勢,突出地方特色。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指出,千城一面、攤大餅模式,破壞當地文化傳統是建設智慧城市首要防范的三大風險。此外,由于標準缺失,智慧城市建設中普遍存在各個城市、部門各自為政、“信息孤島”等現象,使智慧城市效應大打折扣。

        歸根到底,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亟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各領域標準,為市場各方指明方向。相信隨著2014年智慧城市標準出臺,智慧城市將在推進新型城鎮化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07月13日 11:40朗銳智科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09月01日 09:09電子工程世界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09月13日 15:58千家網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09月13日 15:43千家網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

03月02日 14:51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