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濫的智能BB
毋庸置疑,CES(消費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智能的大會。
為什么這么講呢?因為在這次CES上,我們看到了無數的智能產品,智能手機明顯落伍了,靠可穿戴的智能手表來顯擺也讓人覺得有點OUT的感覺,未來智能家居、智能汽車乃至一切過去不智能的東東,都變成智能XX才好。
不過我不想統稱它們為智能XX,而想叫它們智能BB,2個B的意思當然不言而喻,不是2B,就是BABY。
那么是否未來一定是智能BB的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世界是功能XX的,也是智能BB的,但最終還是智能BB的,只是智能BB現在還不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而是還在山背后睡覺。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現在的智能BB們,都還是“概念車”,卻超前在市場上開始消費了,連自己應該是個啥樣子都還沒搞清。
比如2013年炒作的很熱的智能手表,從概念上,它是一個超級強大的東東,但市面上的實際東東,卻很讓人覺得氣餒。現在的智能手表,充其量只能算是智能手機伴侶,一個比智能手環多了一個屏幕的家伙,擴展性不高,而且也沒辦法高,你能想象在一個比指甲殼大不了多少的觸摸屏上,去打字聊天、瀏覽新聞嗎?
而諸如谷歌眼鏡這樣的智能BB,就比較策略,從一開始就把自己定義為一種極客裝備,盡管據說售價和零部件實際價格有所差距,不過還是有不少極客用它完成第一視角的一些體驗,但也就這么多體驗可言了。
至于剛剛在CES上大大露臉的智能家居,則更有點讓人笑場。某國際大牌公司推出全新智能家居概念,號稱可以讓消費者在家中可以將各種設備通過網絡相連接,然后可以很容易的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甚至是智能電視來控制家中的智能家居系統。據說,你還可以直接給廚衛提供菜譜,然后它智能的幫你煲個湯啥的。
這好玩么?肯定很好玩,也是未來的必然,只是,現在大多數智能BB連自己該長成什么樣都還不知道。比如說智能電視吧,這家伙好,和放大版的智能手機差不多,似乎可以照搬照抄經驗,唯獨不能觸摸,成本太高了不說,你沒事抱著個50寸電視機摸來摸去,也不是個事,于是乎,遙控器、平板電腦、鼠標、鍵盤都變成了外設,于是乎,感覺就不那么智能了,而且應用也要推倒重來,盡管都是安卓……
現在的智能BB,還是2個B,更是BABY(嬰兒),過分炒熱,只會讓它吃了太多三聚氰胺,或豬快長,變成大頭娃娃或一口吃成胖子,把消費者給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