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信息化監護服務覆蓋率將達90%
據了解,早在2003年,大連市就提出建設“數字大連”的發展目標,時至今日,大連的智慧城市建設給市民交上了怎樣一份答卷,在智慧化發展的過程中還有哪些待解問題,而未來的智慧藍圖又將如何描繪……在市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民盟市委、民建市委、民革市委、農工黨市委等均圍繞智慧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建議。
今日聚焦
【智慧城市】
2013年10月,大連市入選全國首批20個“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城市,成為遼寧省唯一入選城市。隨后,市科技局牽頭組織編制《大連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實施方案》,正式啟動本市的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工作,標志著由本市智慧產業骨干企業、在連高校和科研院所、智慧城市應用示范單位等60余家單位聯合組成的大連智慧城市協同創新聯盟正式成立。
現狀篇・“智慧”在哪里?
九大民生領域均有智慧成果
智慧醫療
全市二級以上醫院電子病歷應用率超過50%。大連市中心醫院、大連市婦產醫院建設了“醫患通”短信平臺,為患者提供手機掛號、短信賬單、化驗單短信提醒等功能。
智慧教育
實現了教育城域網全面覆蓋,截至2013年3月,出口帶寬達到2G,農村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實現“班班通”。建立了基于IE的教師在線學習平臺;建成學生信息管理平臺,實現了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的電子學籍管理。
智慧社區
西崗區的365服務體系廣受好評;大連聯通、中國華錄集團、大連云動傳媒公司聯合參與的工信部“10萬用戶級數字家庭應用示范工程”正式啟動;大連生態科技創新城的家庭能源管理示范項目取得成效。
智慧旅游
大連市旅游網實現了信息發布、誠信系統、政務管理、網上辦公、導游管理等功能。大連散客旅游網、大連市導游管理系統投入運行,中國首個三屏旅游觸摸查詢機投入使用。
智慧服務
中國大連政府門戶網站已經形成了市政府門戶網站和70余個子網站的政府系統網站集群,全市80%業務系統都已部署在外網統一平臺。初步建成了以信息公開、網上辦事、公眾參與、“在線訪談”和市民郵箱等為主要特色的政府網上服務體系。
智慧交通
大連市享有“公交都市”的美譽,以智慧公交為代表的智能交通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目前,大連公交集團已建成集團級的數據中心和智慧調度指揮中心,所有公交車上都
安裝有IC卡收費系統和車載LED屏幕,豐富了黑車稽查手段。
智慧安防
社會治安實現了三、四級網絡全覆蓋,網速和數據存儲能力達全省領先水平;藥品安全監管平臺實現遠程藥品監控,有效減輕了現場執法的工作量。
智慧環保
環保信息化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應用系統基本覆蓋各項環保業務。環保監測體系較為完善,主動開展PM2.5監測。網站公共服務能力較強,能夠實時向公眾提供海濱浴場環境監測信息及PM2.5監測信息。
智慧經濟
軟件與信息服務業保持高位增長,2012年軟件業銷售收入達1026億元。軟件出口增長到35億美元,軟件企業增加到1500余家。在高新區聚集的物聯網企業達到50多家,云計算企業有20多家。
問題篇・“智慧”看不見?
提升設備資源利用率是難點
相對于傳統的行政管理和決策手段,智慧城市可大大提升公共服務部門的行政效率和決策水平,有助于實現城市政府從管理到服務,從治理到運營,從零碎分割的局部應用到協同一體的平臺服務的三大跨越。然而目前,本市的智慧化建設仍處于應用不斷提升和深入階段,最難克服的問題是由投入過快、建設無序造成的“信息孤島”問題。
民盟市委在調研中發現,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各部門均投入巨資,采購了大量信息化硬件設備,建設了多個應用系統。但是由于系統分散建設、分別維護,普遍出現了設備資源利用率低、重復建設嚴重、信息系統運維難、人工成本和能源消耗巨大等問題。而一些來自基層的信息顯示,不少建設在街道社區的智慧設施,因為只有老人經常前往辦事,多數的年輕人、上班族甚至對此毫不知情,更談不上充分利用。
破解篇・伸出管理之手
建管理中心實現“全市一網”
為加強信息資源整合與開發利用,提升智慧設施利用率,民盟市委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做好智慧城市建設:
(1)建運營管理中心統一整合
吸納現有各部門、各區市縣的信息系統,統一整合到該數據中心,作為統一的信息采集、共享、管理與高速寬帶、移動互聯的接入平臺,實現“全市一網”。在統一的數據中心和統一的數據分享與交換管理下,根據應用系統的特點不同,分為大連市統一的基礎平臺與數據管理中心、各區與主要負責信息化建設部門的分中心,不具備很強信息化應用能力的部門不再設立自有的信息平臺。
(2)建立可持續的運營模式
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的持續運營需要大量的資金,也在不斷地創造價值。建議由市、區兩級財政聯合具備資金與技術實力的企業投資建立城市信息投資公司,由該公司籌集資金投資和運營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以BT(建設、交付)等方式建設基礎平臺,并根據各個應用系統的特點按照所需的方式建設分平臺,由企業創造有價值的智慧化服務,政府購買服務,從而實現持續運營。
(3)先易后難,分類推進
優先選擇市政府能夠直接控制的電子政務、交通調度管理、公共安全、城市綜合執法系統進入該平臺,再逐步整合市政府人口、基礎設施、農林水利、水電氣暖等公用事業、環境保護等其他公共服務系統,擇機將衛生醫療、教育、民政社保等民生信息系統整合進來。
(4)發揮現有組織協調功能
建議由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領導牽頭,帶領現有的信息化領導小組推進該項工作。
追溯
大連的“智慧”之路
2003年
提出建設 “數字大連”的發展目標;
2006年
提出建設創新型城市的發展目標;
2010年
先后被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批準為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城市;
2012年
大連市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堅持全域城市化、新型工業化、城市智慧化和農業現代化。
2016年
建成智慧城市基礎框架。
2020年
城市智慧化建設效果全面顯現。
2016年政府服務事項80%在線辦理
昨日記者專訪列席本次人大會的大連市經信委主任靳國衛獲悉,《大連市城市智慧化建設總體規劃(2014-2020)》將于今年一季度公布。規劃以2016年、2020年為兩個時間點,目標2016年大連建成智慧城市基礎框架。 2020年,城市智慧化建設效果全面顯現。
公共事務管理愈加智慧化
到2016年,政府服務事項80%以上實現在線辦理。實現主城區納稅人的全部涉稅業務100%網上辦理。80%的政府部門實現移動辦公應用。將完成主城區地下管網信息的普查。對重點污染企業布設監控點位將達到100個以上,市區空氣質量自動化監測、主要飲用水源地環境質量自動化監測比例均達到100%。
民生服務智慧化建設很豐富
到2016年,本市將實現電子病歷在二級以上醫院普及應用,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85%,醫療社保自助終端在醫院的覆蓋率達到100%。
主城區社區老人信息化監護服務覆蓋率達到90%以上。
初步形成城市綜合便民信息服務體系,實現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有線電視等多種渠道訪問覆蓋多領域的便民服務,實現全市重點商業區智慧商圈服務100%覆蓋。
到2016年,本市實現金融IC卡廣泛應用,實現全市重點商業區移動支付覆蓋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