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時代生存法則:跨界之爭已經打響
盡管拉斯維加斯在外界眼中依然是那個流光溢彩的賭城,但這座城市的會展業務收益實際上早已超過了博彩業。這和今年的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一樣,表面看上去依舊是巨頭的展臺秀、大佬的例行講話和目不暇接的新品發布,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雜亂無章的展會背后,智能化才是本次展會真正的主題。
從寶馬的三星Gear專屬應用到索尼的運動健康手環,從高通的智能手表到英特爾智能耳機,幾乎每個巨頭都在不遺余力的展示著智能化可穿戴設備的最新成果,盡管這些產品的實際市場價值仍然有限,但在瞬息萬變的TMT產業,任何對智能化趨勢的布局都是有益的嘗試。
比起對的智能化設備的小心探索,智能電視、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常規智能終端的對抗也是這次CES國際消費電子展的熱點。其中,硬件的價值再次體現出來,曲面屏幕、4K分辨率、多核處理器等名詞開始吸引人們的眼球,而作為與硬件的搭配,娛樂內容在產品中的地位也開始上升。
顯然,隨著這個紛繁復雜的智能時代進一步到來,巨頭的更迭,新貴的出現都會成為必然的趨勢,顯然,這個智能時代有著不同于過去的競爭法則,如何適應、生存和發展,都將是相關產業鏈上每一家公司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硬件+內容競爭升級
與過去幾年,幾個操作系統爭奪移動互聯網終端的格局不同,今天系統層面上的競爭已經結束,Android作為橫跨多個平臺的開源操作系統以絕對的市場占有率獲得成功,這意味著已經成熟的手機、平板,甚至智能電視等產品,都將進入系統同質化競爭階段。
盡管各大廠商都試圖在Android的基礎上創造出更好的系統體驗,但在一段時間的嘗試后,競爭的格局又重新回歸到硬件層面的競爭之上,所以在今年的CES展會上日系廠商的4K分辨率屏幕成為熱點,所以三星、LG的曲面屏技術以及索尼圍繞智能手機打造的全產業都吸引了很多目光。
以索尼為例,索尼的所有電子業務都為智能手機服務:索尼自家的影像技術、電視特麗魅彩技術以及音頻clear+audio技術都應用到智能手機上,而這也是索尼CEO平井一夫強調的核心競爭力。
此外,智能設備的競爭不應僅僅著眼于硬件,在娛樂內容方面,索尼的Music Unlimited、Video Unlimited、Playstation Network等內容平臺都在圍繞著索尼的智能手機業務發展,為用戶提供了極佳的使用體驗。
如果智能手機廠商想打破蘋果、三星在該行業的壟斷,或許應該考慮從硬件和內容兩方面一起入手。
智能化逐漸滲透到傳統行業
三星、LG在今年展會上推出的智能家居平臺以及其他小公司的智能家居產品吸引了很多目光。三星為未來的智能家居生活勾勒出這樣一副畫面:通過Smart Home平臺,消費者在家中可以將各種設備與網絡連接,然后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控制家中的智能家居系統。當需要離開家中或準備睡覺,用戶就可以通過說出“我要出門”、“晚安”之類的語音命令來自動關閉家中的燈光和家用電器。
盡管CES是一場科技展會,但越來越多的風頭被非科技公司所搶走,在今年的CES上,汽車廠商的表現顯然更吸引觀眾,奔馳、寶馬、奧迪、福特等汽車品牌悉數參展,在遭遇了特斯拉的狙擊后,傳統汽車廠商與科技公司的跨界融合趨勢明顯加快。
此外,除了在中控臺上做文章,汽車廠商對與智能終端的合作也有極大興趣,奔馳推出了用于Pebble智能手表的應用,寶馬則推出了一款基于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的應用,奧迪還推出了一部名為Audi Smart Display的車載平板。
新的商機:物聯網
用思科CEO錢伯斯的話來說,“萬物萬聯”未來科技產業的發展趨勢。現在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智能產品問世,主要原因就是物聯網時代即將到來。
錢伯斯認為,物聯網已經被普遍認作是驅動互聯網未來發展的源動力,同時也將驅動未來十年的全球創新,并為全球帶來一個規模高達19萬億美元的巨大市場,聯網設備數量將在未來幾年迎來爆發,并從100億部跨越式增長至500億部左右。這對消費電子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塊大蛋糕。
相關文章
海信范智剛:智能時代空調不在是工具
隨著變頻空調APF能效標準的正式實施,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環境的變化、消費者需求的升級換代,中國的空調行業已經步入升級換代的新通道。
家電行業解讀:智能時代真的來了嗎?
智能家電距離我們的生活究竟有多遠?從市場調研數據就可以看出,早中國就有1億多的潛在智能家居客戶,平均每家每年花費1000元,就有1000億元的市場,更有機構預測,到2015年,智能家居的市場將達到1240億元。
智能住宅:引領合肥進入數字化智能時代
嘀、嘀、嘀,有短信了,“你家燃氣有泄漏”,……幾分鐘后,嘀、嘀、嘀,有短信了,“親愛的業主,你家燃氣有泄漏情況,現已處理并將你家的燃氣已關閉”。這是物業發送的處理信息。
洗衣機全智能時代到來 智能互聯成潮流
2014年3月18~21日,中國家電博覽會—上海2014(以下簡稱AWE2014)精彩上演。海爾、美的、小天鵝、海信、格蘭仕、博世西門子、三星、LG、三洋、松下、日立、夏普、惠而浦以及CANDY等中外品牌紛紛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