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设备怎样才能真正成功?摆脱智能手机!--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可穿戴式設備怎樣才能真正成功?擺脫智能手機!

業界動態
快鯉魚
2014-01-13
[ 導讀 ] 繼智能手機之后被寄予很大期待的便是可穿戴式設備,參與其中的企業絡繹不絕。但是大部份產品仍處在實驗階段,且從整個市場來看評價還很低。

        繼智能手機之后被寄予很大期待的便是可穿戴式設備,參與其中的企業絡繹不絕。但是大部份產品仍處在實驗階段,且從整個市場來看評價還很低。只是在眼鏡或手表中植入智能手機的功能是萬萬行不通的。怎樣的產品才能更接近我們的“理想”呢?首先必須要脫離智能文化。

 圖1 即將發布或已發布的幾款主要可穿戴式設備(Airwave、GALAXY Gear、Nismo Watch、SW2等)

        用雨后春筍來形容可穿戴式設備的推出,一點也不為過。目前推出或即將推出的可穿戴式設備有眼鏡形、手表式、手套式、手環式、發夾式、戒指式等等多種多樣。

        參與其中的企業也有很多家。不僅有美國的Google和韓國的Samsung Electronics、日本的Sony等等IT和家電業巨頭,還有很多初創公司參戰其中。另外美國的Broadcom和Intel、Qualcomm和日本的村田制作所等半導體公司都在積極地推出自己的可穿戴式設備相配套的部件,其中也不乏推出了自己的可穿戴式設備。

        刮起這股可穿戴式設備之風,有很大一部份原因來自智能手機。隨著智能手機的處理器、射頻部件、各種傳感器的小型化和低功耗化、低價格化使可穿戴式設備的實現比以前容易很多。

        和智能手機連接就可以利用互聯網服務還可以和各種APP相連攜。市場對可穿戴式設備能否代替智能手機也抱有很大的期待。目前市場預測今明兩年規模將達到1億臺。

        但是目前推出的可穿戴式設備大多還是實驗形產品。遠沒有達到我們理想中的要求。繼智能手機之后的劃時代產品競爭已經從這里開始。

        “只是微型的智能手機而已、使用非常不便”

        “又小又不易操作”、“待機時間短,充電過程麻煩”、“設計不夠精良”等等便是大多數用戶對目前推出的眼鏡形、手環形、手表形等可穿戴式設備的評價。

        現在的眼鏡形和手表形可穿戴式設備的功能相對曖昧離理想中的可穿戴式設備還相差甚遠。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開發出真正的與使用目的、使用環境相配的功能的可穿戴式終端。相信隨著半導體和電子零部件、電池等硬件的技術革新,一定會推出理想的可穿戴式設備。

        例如在2013年9月三星公司推出的手表形移動終端“GALAXY Gear”搭載了通話功能和相機功能等,但是相較普通的手表此款終端更大且正常使用情況下電池只能使用1天。普通的手表使用一年都不需要更換電池。所來推出之后招來了很多使用者的批評并稱其為“小號智能手機,使用不便”。

        2012年推出并引起很多話題的Google眼鏡形終端“Google Glass”也只是個未成熟的面向開發者用的實驗性產品。雖然可以輸入聲音,但是輸入時必須要通過觸摸動作來操作,就好像是一副戴在眼鏡上的智能手機。設備的運行時間也很短,有時候2~3個小時電力就被消耗完。坦白來講這樣的設備對用戶而言還不如放在口袋里掏出來就可以使用的智能手機。

       過于智能手機化

        現在的可穿戴式設備使用不便的最大原因就是過于智能手機化。特別在家電制造商中這種傾向更加強。對于把自己定位在智能手機周邊產品的可穿戴式設備,卻希望自己向智能手機一樣擁有智能手機的所有功能。確實如果這樣的小形、輕量化的終端能夠實現智能手機這樣的高性能,這樣的可穿戴式設備就真正的達到我們的理想。

        但是從現在的硬件技術來看,消耗電力過大是一項技術瓶頸。GALAXY Gear的電量只有300mAh大約是智能手機電量的1/10。這么短的使用時間確實是一件麻煩事。另外操作也極其不便。

        使用用途尚不明朗也是一個不可避免問題

        前面都在講可穿戴式設備的功能,反過來講制造商對于這種設備的使用用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明確化。因此一會是這個功能、一會是那個功能、另人眼花繚亂卻弄不明白到底這種設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當然并不是說眼鏡形和手表形可穿戴設備就是一無是處。可以向人發出信息提示的莫過于眼鏡了。捕捉手部的動作、脈搏等生理、身體信息的話,手環形和手表形可以戴在手部的終端再適合不過了。而且與放大口袋里的智能手機相比在獲得信息方面有很大優勢。也就是說將來眼鏡形、手環形、手表形智能終端將會成為可穿戴式設備的主流。

        對于可穿戴式設備的普及,要讓用戶像戴普通的手表或眼鏡一樣自然,或者是像機械式高級手表那樣有地位,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這樣戴著這些設備生活會變得更加自然和便利、有趣味。這才是理想中的可穿戴式設備。

        首先是限定設備功能

        當然理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就是要明確用途、功能。這才是邁向理想的可穿戴式設備的第一步。根據具體的要求開發相應的專用形可穿戴式設備。如面向辦公自動化、運動、展覽會、自行車、看影視作品、旅行等等的專用可穿戴式設備。

        例如面向運動的眼鏡形終端“Airwave”和跑步用的手表形終端“WristableGPS”和Nike的計量運動量的手環形終端“Nike+FuelBand”。

        限定功能之后使用的部件也會相應的減少,使用現有的硬件技術也可以達到設備本體的小型、輕量化。當然功能少了,操作起來也會更加的簡便,使用的時間也相應的可以延長。另外限定使用的場合的話,和跨越多種場合的可穿戴式設備相比,外觀的設計更容易實現也不會有不適感。

        首先在運動領域被實用化

        實際上、已經明確用途和場合的可穿戴式設備已經在各領域推出并且銷量不俗。這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在運動領域的實際應用。

        精工愛普生于2012年8月發售了面向跑步愛好者的帶有GPS功能的手表形終端“WristableGPS”。僅2012年在日本國內的銷量就達到了1萬5000臺。

        這種終端通過利用GPS,可以正確地獲得跑步者的位置信息、時間信息等,同時還可以自動地測定行走的距離、速度、路線等。還可以測量心跳量同時通過WebAPP記錄和管理這些數據。2013年11月增加了一些跑步愛好者希望的功能。提高GPS的定位精度、延長終端的運行時間等等,發布之后其份額也相應地擴大了很多。

        除了精工愛普生推出的面向跑步愛好者的手表形終端,在主打運動用途的可穿戴式設備中還有其它熱門產品。Nike公司推出的可以計量人體活動量的手環形終端“Nike+ FuelBand”就是其中之一。關于這款可穿戴式設備的報導已經有很多在些就不再贅言。唯一要說的就是只需通過一個鍵就可以操作。

        主打交流的可穿戴式設備

        今后專用形可穿戴設備且值得期待的將會是可以進行交流的設備。通常新的數碼家電設備推出的同時便會有一種新的交流方法而隨之流行和普及起來。例如電子郵件基于電腦、彩信基于移動電話、Twitter和LINE等基于智能手機。

        在中小新興企業里也有著重開發基于用戶交流的可穿戴式設備。例如Telepathy的HMD“Telepathy One”和日本LOGBAR公司推出的戒指形終端“Ring”。

        實際上限定用途為交流用的可穿戴式設備的開發已經開始。例如美國創業公司Telepathy計劃在2014年推出其正在開發的“Telepathy One”。雖然具體的功能尚不清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肯定會像Google Glass那樣搭載照片功能、共享功能等。

        具有同樣的交流用途的戒指形終端“Ring”,通過搭載動作傳感器,通過戴上手指上的設備進行操作。使用者戴上這只戒指后,不僅能遠端拉開窗簾、開啟電視,到餐廳用餐時,只要用手指隔空寫下金額,就能支付餐點費用。此外,和陌生人會面時,再也不需要交換名片。只要同時都戴著戒指,就可以自動交換個人資料。據該公司介紹,“Ring”計劃于2014年正式發售,目前面向開發業者的API已經公開,并將開設提供軟件以及人工服務的“戒指商店(Ring Store)”。

        除了用于運動、交流以外還有很多專用可穿戴式設備。它們應用在各行各業如物流業、汽車業等等。

        通過專用形設備的開發和產業培養以及經驗和技術等的統合,理想型的可穿戴式設備離我們也越來越近。而在實現這個理想的過程中,有很多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待機不費電量的半導體產品和零部件、活動狀態電量可以下降到極限的顯示器、形狀和自由度高的型材等等。理想的、脫離智能手機文化的可穿戴式智能設備的實現離不開這些新興的硬件技術。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亞馬遜:今年不發布智能手機 零元發售不屬實

亞馬遜方面近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無意在今年發布自有品牌智能手機,即使該公司在未來發布智能手機產品,該款手機也不會免費發售。

09月10日 21:42網易科技

自我感知會否成為智能手機發展下一步?

近幾年,眾多消費者和業界評論人士都在紛紛地指責手機廠商們不能在智能手機上帶來更多的突破性創新,這讓以蘋果、谷歌、微軟、三星等手機廠商管理著深覺壓力重大。但在這樣備受指責的日子里,他們迄今為止似乎也還是沒能做出成熟的挑戰性產品,...

06月07日 16:10速途專欄

匯頂觸摸式指紋識別芯片技術 搭載智能手機

近年來,在智能手機創新領域,蘋果獨領風騷,憑借藍寶石指紋識別技術引領智能移動終端潮流。如今,匯頂科技成功研發了, 適用于移動設備的觸摸式指紋識別芯片, 智能手機市場有望迎來新契。

05月15日 18:07天極網手機頻道

小小應用,讓智能手機稱移動醫療設備

廉價和便攜式的的即時檢測(point-of-care)診斷學有潛力突破現今病人篩檢方面的限制,實現醫療護理分散。

05月13日 13:44搜狐

智能手機操控型無人汽車亮相英國街頭

北京時間10月31日消息,據外媒報道,一輛由智能手機應用程序控制的無人駕駛汽車將在英國首次亮相,這輛汽車可搭載兩名乘客和一定數量的行李。

10月31日 15:36中關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