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推出中國首款實現三網融合CHiQ電視
2013年以來,長虹動作頻仍,發展陡然“跑了起來”。
先是7月8日,長虹聯合中科院宣布成功研發出中國首款復合型智能語音芯片,實現遠距離話音采集,6米內可直接遠講。
繼而是7月18日,宣布推出全球首款超級語音瀏覽器,實現語音操控和瀏覽器結合,通過極簡界面實現社交分享,給消費者帶來自然交互體驗。
7月30日,長虹定義“家庭互聯網”的消息不脛而走。
10月15日在“讓想象發生”長虹發布會上拋出智能化、網絡化、協同化的“新三坐標”戰略,并在科博會上推出全球首套實現互聯互通互控的家庭互聯網產品形態;
與此同時,四川長虹(行情,問診)一改溫吞的股性,隨即活躍起來,連續多次漲停,從去年6月開始至今實現股價翻番。
今年1月18日,長虹在總部綿陽為2014電視科技“開場”:長虹宣布推出中國首款三網融合智能電視新品——CHiQ電視。CHiQ作為產品品類名稱,將應用于長虹旗下基于家庭互聯網形態下,面向未來的差異化系列新智能產品。
長虹公司董事長趙勇誓言以新標準、新門檻全新定義電視。針對智能電視“人機交互體驗差、電視無法移動、內容搜索不方便”等痼疾,長虹基于“多屏協同、云賬戶、智能服務”等一系列技術創新的系統解決方案,實現“移動看電視、回放看直播、按類點節目、操控更自由”,讓觀眾扔掉遙控器,實現自由看。
長虹宣布,CHiQ電視即日起在長虹官網、天貓、京東同時接受預定。據悉,一系列長虹新戰略的家庭互聯網智能新終端將在2014年陸續發布。
針對CHiQ電視在家庭互聯、人機交互、直播點播化等特色,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長虹推出基于家庭互聯網的第一款商業化實現三網融合的電視,形態上手機與電視形成統一系統,完全實現丟掉遙控器,更重要的是將傳統電視和互聯網電視有效整合,形成移動互聯網方式顛覆傳統直播收視的跨界產品。“ 據悉,近日國家廣電與工信部成立智能電視標準聯合工作組,對智能電視標準體系構架中,特別強調家庭網絡的互聯互通與人機交互。
家電產業問題專家、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表示,“與新興互聯網企業推出的基于硬件+軟件+服務的智能電視相比,長虹基于家庭互聯網的新智能電視產品具有開創性革命意義,在整機上落地解決困擾行業三網融合實現方案,讓消費者自由選擇廣電實時直播視頻內容與互聯網在線推送內容,必將掀起移動端視頻消費狂潮。同時,作為全球首套家庭互聯網市場化產品,在具備當前智能電視特色基礎上,應用長虹IPP(個人集成網關)、智能診測等技術,能夠與智能冰箱、智能空調等智能終端實現互聯互通互控,徹底變革終端屬性與形態。”
國家數字音視頻及多媒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技術總監張素兵認為,“作為中國首款商業化實現三網融合的智能電視,長虹此次發布的CHiQ電視基于家庭互聯網的互聯互控、交互方式,實現移動互聯顛覆傳統電視實時直播收視習慣,讓消費者自由選擇電視直播節目和互聯網視頻,將推高移動端音視頻消費。”
技術創新背后,體現的是企業發展的活力。長虹新產品的橫空出世,緣于長虹人對自主創新的執著和專注,也緣于綿陽這塊創業沃土的滋養。
一組數據揭示其中的邏輯關系。剛剛過去的2013年,綿陽全市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2%,高于科研院所比較集中的哈爾濱、重慶等市;科技進步綜合水平指數達到64.9%,高出全國平均值的25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1080億元、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4%。
同樣讓人刮目相看的是,這一年,綿陽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872家,專利申請量增長30.5%、授權量增長63.6%。呈現出了跨越式攀升的完美曲線。
種種跡象表明:創新,聚合起新的能量,正在推動綿陽經濟轉型升級。
布點占位,重塑優勢,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破繭而出
轉型升級,許多城市面對的相同課題,每個城市卻有不同的答案。
對于中國唯一科技城的綿陽而言,靠什么來推動轉型?市委書記羅強、市長林書成的觀點高度一致: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之以恒地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這,需要對原有產業做“易經洗髓”式的改造,更需要在發展戰略性產業上捷足先登。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綿陽出臺了《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點占位。
于是,綿陽的招商引資不同于以往。綿陽建立了駐北京、上海、重慶、福州、深圳、青島和海外招商分局,積極參與全省開展的民企入川、央企入川、港澳企業四川行“三大投資促進活動”和財富全球論壇、世界華商大會、西博會等招商活動,招商引資以“科技含量”為標準,瞄準“高、大、強”,選定“高、精、尖”。 引進海爾(綿陽)虛實網服務園、聯想科技園、IBM大數據分析競爭力中心、寶馬N20發動機、永年3D打印等一批高端項目落地。
于是,綿陽不遺余力地支持企業應用新技術、研發新產品、培育新業態。通過強化政策引導,如今,由綿陽企業牽頭的四川省北斗衛星導航產業聯盟、數字家庭產業與應用促進會,戰略性新興產業聯盟達到9個。九洲集團牽頭的“北斗新時空”智聯工程啟動,建成后將打破GPS的壟斷局面。據統計,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20家。
到去年底,綿陽已完成了北斗衛星導航、通用航空、新一代顯示技術、3D打印、大數據和新一代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環保等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布點占位,在原有“2+4”優勢產業的基礎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優勢正在形成,可望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為推動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布點占位,綿陽著眼構建科技城集中發展區“一核三區多園”發展格局,30平方公里的“科技城軍民融合創新驅動核心示范區”已啟動建設,正在推動高新區、經開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實現倍增跨越,大力支持科創區、綿陽工業園、游仙經開區、江油特鋼產業園、安縣工業園、北川通航產業園等園區加快發展。
創新機制,搭建平臺,創新創業人才加速聚集
成都——綿陽。每天,杜震的思路都在這兩地打轉。除了任職成都市規劃院,他還有一重身份:綿陽市首席規劃師。就在3個月前,綿陽以“柔性引進”的方式聘請了杜震。
通過政府引導、市場調節、契約管理,引進非本地戶籍人才為我所用。這是綿陽吸引創新創業人才匯聚的“招術”之一。
在綿陽,吸引高端人才的“招術”還有更多——
以資引才。綿陽啟動“千英百團”聚才計劃,給予最高達200萬元資助;以100萬年薪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了科技城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一次性發放167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創新創業團隊和個人。
以項目引才。綿陽實施“人才+項目”引才計劃,利用各類研發平臺和產業優勢,先后引進包括國家“千人計劃”在內的高端人才410名。
以平臺引才。綿陽依托4家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成功引進5名院士和10多名專家入站,幫助企業開展課題研究、技術攻關、新產品開發和人才培養;鼓勵各類優秀人才創辦領辦科技型企業,目前全市有58名“下海弄潮”;借助2013中國科技城科技博覽會的平臺延攬人才,達成人才引進協議1000余個。
引才的同時,綿陽還千方百計育才。綿陽建立健全院(校)地、院(校)企高層次人才培養合作機制,鼓勵各類用人主體委托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大學)培養高層次人才。依托國家和省重點人才計劃及重點科研、工程和產業項目培養高層次人才。實施專業技術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每年定期邀請全國著名專家來綿開展專題培訓。從在綿高校、科研院所、國有企業以及事業單位中選派科技、經營管理人員到科技型中小企業兼職、掛職,幫助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如今,綿陽科技城已聚集了“兩院”院士25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和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859人、各類人才總量達65.2萬人,人才密度1230人/萬人,構成了西部中等城市最大的智力密集區。而正在實施的“千英百團”聚才計劃,將目標敲定為:力爭到2015年,引進、培養國家級和省級高層次人才1000名,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100個。
去年底召開的人才工作會提出:加快把科技城建成創新人才匯聚地。打造“創新人才匯聚地”,綿陽有四大舉措:構建海納百川、廣納群賢的格局,建立唯才是舉、因材施教的機制,搭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平臺,營造拴心貼心、宜居宜業的環境。
做優環境,激發活力,“鼓勵創新、支持創業、寬容失敗”的“氣候”逐漸形成
“轉型發展靠的是創新,創新靠的是人才,吸引人才靠的是環境。”市委書記羅強多次向各級干部講這個觀點。
綿陽的創新創業的環境如何?“海歸”博士、四川凱路威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澤忠的感受最有代表性。他說:“每個創業者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綿陽對創新創業人才的支持和幫扶呈現出‘兩多兩到位’:務實管用的人才政策出臺多,落實到位;黨政領導和職能部門的人文關懷多,服務到位。”
作為西南地區唯一一家有RFID設計能力的芯片企業,凱路威公司自主研發的X-RFID芯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領跑中國物聯網技術的發展。過去一年,這個公司的快速成長,受惠于“科技和金融結合”政策,得到了更多銀行貸款和風險投資;受惠于綿陽大力建設的各類研發平臺,獲取科研前沿技術更加便利。
推進創新創業環境建設,綿陽“硬件”過硬。
前不久,綿陽專門為創業項目單位無房青年科技人才推出了300套公寓,首年免租金。單位法人或團隊主要創業人員為近5年內畢業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的,均可申請,拎包入住。
推進創新創業環境建設,綿陽的“軟件”更實。
去年,國務院、國家部委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城政策創新,省委、省政府出臺了支持綿陽科技城突破性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十條政策措施,綿陽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知識產權保護、信貸融資風險補償、實施股權激勵等20余項政策措施,形成了國家、省、市三級政策支撐體系。
綿陽建立起了市委領導聯系高層次人才制度,設立“科技城建設功勛獎和杰出人才獎”、市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拔尖人才等榮譽制度,組建起科技保險、擔保、科技小貸等一大批科技金融專營機構, 出臺了3個服務人才的政策,對引進人才落戶、保險接續、子女就學等實行綠色通道,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綿陽還建成了省級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4個、市級基地16個,為創業者提供創業場地、租金補貼、稅費減免等扶持政策。
作為一位創業的年輕人,綿陽市浦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爾禹談到選擇綿陽的理由時說:“這里鼓勵創新、支持創業、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很濃厚”。他由衷感嘆:“在綿陽創新創業很幸福!”
相關文章
三網融合帶來投資機會 電廣傳媒布局有線網絡
業內人士表示,三網融合之后,傳統的電話業務、互聯網接入、IP電視等視頻服務將提高有線網絡用戶ARPU值,帶動廣電產業的大發展。
科技長虹將如何跑贏物聯網時代?
AIOT浪潮洶涌而至,無論是消費端還是產業端,都面臨新一輪價值重構。對于企業來說,過去的優勢總是會被明天的趨勢代替,只有把握趨勢,才能制勝未來。新的產業趨勢便是物聯網。作為中國家電業的優勢品牌,長虹近年來積極推動面向物聯網...
三網融合三年拉動投資達到6880億
在2010全球寬帶通信及物聯網高層論壇本次論壇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認為,三網融合將帶動設備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未來三年三網融合會投資消費6880億元,這包括電信網的寬帶升級,廣播電視網的雙向改造還有機頂盒的產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