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之心 最終要“以人為本”
正確評估物聯網的商業價值
對于一個全新的商業概念,有三個維度是我們評估其優劣的重要標桿:產品,技術和商業。一個成功的產品,必然涵蓋了以上全部三點。正如許多突破性的創新一樣,物聯網的崛起與技術瓶頸的突破密不可分——傳感器日漸價廉物美,無線網絡覆蓋范圍逐步增大,電池等能量儲存技術也在不斷改進。在健康、工業自動化、物流等領域,已經涌現了大量物聯網的商業化案例,但物聯網概念最為核心的部分——商業邏輯,依舊不甚清晰。
縱觀物聯網格局,我們發現了四個物聯網的業務模型,它們或可以增加企業現有市場份額或目標新客戶群體,也可以有效降低運營成本,還能夠創造新的收入機會,為企業帶來更多價值。
降低運營成本:物聯網能夠有效降低設備維護、維修、操作和IT支持的成本。
增強現有產品競爭力:在信息豐富性層面提升現有的產品或服務的價值。
數據流貨幣化:將整合的信息出售給廣告商、直銷商和數據分析機構,或者賺取服務費和報告的出售費用。
創建信息產品:創建一個全新的、基于數據流信息層的產品。
當然,現實世界遠比這四個分類更為復雜,而這四個分類之間也存在明顯的重疊。但它們仍不失為對物聯網的產品服務如何創造價值的積極思考。下面所列案例已經通過設計相互連接的產品,更為全面便捷地獲取產品的被使用情況與表現,而市場份額也隨之增長。
降低運行成本是一個容易理解的商業價值所在。Big Belly Solar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范例,它在城市各個角落所部署的太陽能垃圾桶能夠自動壓縮吸納的垃圾以節約存儲空間,并在需要清空時自動通知城市廢物管理公司,這是一種通過減少垃圾收集卡車的巡查次數以有效降低運營成本的模式,我們可以想象,任何需要出動車輛和司機進行定期維護的設備——例如自動售貨機、自動取款機、路燈——都可以以類似的方式來受益于物聯網。
而德國物流公司Agheera,為自己打造了一個實時貨物跟蹤系統,這是物聯網可以增強現有產品競爭的典范。除了實時跟蹤貨物從A點到B點的動態,Agheera還能為托運人提供運輸沿途的地理位置、溫度、光照、濕度和氣壓等數據。對這項服務的早期使用者——醫療和航空企業而言,供應鏈的信息可見性和真實性顯得尤為重要。可以預見,Agheera將在珠寶、寶石、黃金等貴重物品和精密科學儀器等物品的運輸和冷鏈產品的配送等領域大有可為。
目前,在線廣告是數據流貨幣化的主要表現形式,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廣告之外的數據領域,尚有巨大的藍海市場等待去發掘。
讓我們將視線轉向肯尼亞小型農業保險公司Kilimo Salama。通過對種子的價格支付5%的溢價,Kilimo Sala-ma為農民們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因作物歉收所帶來的種子損失。這看似無足輕重,但對農民而言卻非常重要,因為小農戶往往是依靠今年的收成來支付下一年的種子費用,一次歉收所帶來的損失可能要五到七年的時間才能完全消除。傳統意義的農作物保險只對超過200英畝占地面積的農場有意義,因為保險公司必須要派遣一個代理來驗證索賠事項。而通過耗費4000美元、基于物聯網連接起來的自動化氣象檢測設備的生產和安裝,現在只需要一個理賠電話,Kilimo Salama就能對居住在小型氣象站周邊15公里范圍內的農民的理賠申請進行自動監控及處理。
最后,很多基于信息產品數據流的產品已經為消費者所熟知,如Fitbit、Nike+等產品,它們能夠實時監控跟蹤佩戴者的運動、鍛煉、睡眠和飲食,并為用戶的日常生活模式提供可視化的建議。
另一個高度創新的例子是來自SST Shotspotter的槍火傳感器,通過安裝于社區角落里的音頻傳感器,SST能夠對槍響的位置進行定位,甚至檢測汽車的移動方向(如果子彈是從一輛車內射出的話),而這也意味著街頭攝像頭能夠進一步對開槍者進行跟蹤。槍火傳感器已經在奧克蘭和加州的部分城市得以安裝,而近期在辛辛那提,歸功于SST所提供的證據,已經有一名槍擊者被依法逮捕。
物聯網已經近在咫尺,物物之間的對話已經開始,更多的信息、更有趣的功能被整合到產品和服務中,隨著企業對這種演化趨勢認同的深入,這種對話將會越來越多,物聯網的商業潛力也將得到進一步激發,而我們所列出的價值創造模型正是迎合這一發展的框架。曾幾何時,誰會相信物聯網能夠幫助法庭對罪犯進行定罪、在風大浪急的海面上跟蹤貨物、幫助發展中國家的小農戶呢?而這,僅僅是物聯網威力的冰山一角。
是什么在妨礙物聯網潛能的真正激發
那么,物聯網的完美狀態,應該是怎樣的?我們認為,在理想狀態下,通過使用任何路徑/網絡和服務,物聯網能夠讓任意人和任意事物在任意時間、任意地方進行連接。本質上而言,通過新興技術的運用,我們發現、收集和分析數據與信息,彼此交流對周圍世界的新見解與洞察。
雖然物聯網意味著一個前途光明的、承載著無數產品與服務的基礎體系,但它的未來應該走向何方依舊難以定論。或許,一套全新的、專為物聯網而設計的標準或者通用平臺,才是釋放其真正潛能、刺激其進一步發展的催化劑。
如果我們把物聯網和互聯網相比較,我們會發現一個最為明顯的區別——瀏覽器,它正是引爆網絡生態系統生長的決定因子之一。在瀏覽器出現之前,晦澀難懂的ftp文件傳輸和usenet論壇是我們僅有的連接互聯網的狹小門戶。而在http和HTML的行業規范確定后,基于統一和通用標準來訪問互聯網信息的瀏覽器的出現與發展才順理成章。直到今天,我們幾乎都意識不到瀏覽器的存在:它只是一個通往信息海洋的窗口而已。
然而,物聯網的瀏覽器的解決方案不會那么簡單。可預見在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種類繁雜的設備將會連入物聯網,想要統一終端交互界面將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物聯網系統非常復雜,它往往涵蓋大量傳感器、制動器、通信協議和設備供應流程等等,它的創建或者維護無不是巨大而獨特的挑戰。而當關聯設備的數量極為龐大時,這種復雜性將會成指數型增長——這一趨勢在零售、農業、制造業和交通等行業中將顯得尤為明顯。
盡管障礙重重,但許多企業在物聯網和標準上取得的進展正讓物聯網的應用前景看上去一片光明。通過輕量級數據傳輸傳感器(計算能力相對較低的無聲物體)的使用,即使是通過相對不可靠的網絡連接,新的通信協議CoAP和MQTTaddress也能架構起迎合獨特需求的物聯網。諸如Thingworx和Axeda這樣的企業正試圖建立物聯網管理平臺,以期能更為快捷地創建和管理物聯網系統(類似于Dreamweaver創建和管理網頁的方式)。
我們相信,當平臺和協議的訪問和使用快捷而清晰時,對開發人員而言,創建新的物聯網系統,讓計算機系統與我們周邊的世界更好地互動將不再是復雜的挑戰,而這,也正是物聯網賦予我們的獨特價值。
物聯網六要素
對設計師而言,物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它所關聯的事物,可以以任何形態或因素存在,這種多樣性既為他們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創意源泉,也讓他們徒增了許多選擇的焦慮:如何才能更準確地選擇前行的方向呢?
在這個十字路口前面,與物聯網產品相關的多學科小組的合作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熱情與啟發。在與他們的協作過程中,讓產品“物聯網”化的六個主要特征逐漸浮出水面,每個特征都涵蓋了一系列的功能,并且相互間存在密切的聯系——它們,將是你物聯網產品設計決策的關鍵。
智能
軟件算法和硬件設備的進化,讓曾經只在科幻小說中出現的“人工智能”化為了我們手中產品的實體,它也許是Misfit Shine這樣的健身追蹤手環——它能夠在智能手機和云端之間建立起聯系,將任務分工并協作完成;也許是Nest那樣的智能恒溫器——它自身強大的運算性能讓它更為智能。
連接
物聯網的連接性不僅僅是簡單地給產品添加一個WiFi模塊而已,連接性必須以保證網絡的可訪問性和兼容性為前提。當一個網絡的兼容性保證了這個網絡具備了大量用戶進行消費和生產數據的能力,它才真正地具備了可訪問性。是不是很耳熟?是的,這正是那梅特卡夫定律(網絡的價值隨著用戶數量的平方數增加而增加)的物聯網版本。
傳感
不得不承認的是,在大多數時候,我們會用想當然的方式去感知和理解我們周圍的事物和人,但傳感技術的發展為我們打開了另外一扇門,讓我們有機會體驗到對世界和人的更真實的認知。雖然只是來自物理世界的簡單模擬輸入,但它卻可以為我們提供對這個復雜世界的豐富而深刻的理解。
表達
表達是人和物質世界最重要的互動形式。不論是智能家居還是一個配備了智能農業技術的現代化農場,表達為我們提供了使用這些產品來智能化地與現實世界進行交互的途徑。這意味著表達并不僅僅是呈現漂亮的用戶界面,它還能讓我們直接感知現實世界,并與其中的人和環境發生交互。
能源
沒有能源,我們的產品都將只是擺設。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我們不能讓所有的產品都依賴于電池來運作,能量采集、功耗優化和充電基礎設施都是我們必須考量及設計的電力智能生態系統。但至少目前,它還并不是大部分產品團隊的重點所在。
安全
當我們沉浸在飛升的效率、愉悅的體驗等其他從物聯網上獲得的福利當中時,安全仍然是我們不可忽視的話題。作為物聯網的創造者和使用者,我們必須為安全設計,這其中,既包括個人數據的安全,也包含身體健康的安全。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建立起一個規模化的安全模式,在從節點到過程的全部環節中監控數據等因素的安全。
通過基于這些特征所構建起來的物聯網設計框架,我們的多學科團隊可以在各自的領域中——如交互設計、軟件架構和商業模型——做出權衡、取舍與深化。而功能較為單一的產品或服務則可以依據環境與業務的不同要求,為用戶帶來更有針對性的、更優質的體驗。
物聯網最終要“以人為本”
要建立起物聯網,最容易的部分是基礎設施的連接——傳感器和無線技術這些能夠加快數據流生成及運轉的“物品”在人們心目中,往往意味著新產品、新商機和更多的成本節約,而困難的,則是對人類動機的把握與探索,而這,才是物聯網的根基所在。設計師的使命,則是通過改進提升連接性影響個體生活方式與社區模式的方式,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為美好。
我們生活在網絡時代,所有的事物都已經連接在一起。但至少目前,物聯網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是基于我們能夠看見并感知到的實際物體而存在:消費者通過手機或手鐲的近場通信功能進行消費支付;在機場辦公室內的分析師對天空中的飛機的發動機進行實時數據分析;一個電動牙刷是由智能手機所驅動的。物聯網在使用者以及物理或者數據之間架起了一條溝通交互的管道。而在更深的層面上,基于這些血管般密布的管道,物聯網生態系統將擁有強大的“心臟”來為我們的預測、分析和推斷提供情報支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我們的行為,影響我們的決策。
以美國高速公路系統所采用的e - zpass系統(類似于中國高速公路收費站的ETC系統,司機預存通行費,過收費站時系統自動掃描扣費,無需停車)為例,它的表層價值是增加了交通的通暢性,而它的深層價值則是通過積累數據,以提高交通監控的準確性,而它潛在的價值則無法估量:據Janet Currie和W. Reed Walker一項針對新澤西和賓夕法尼亞州的研究顯示,生活地靠近收費站的女性懷孕分娩時生下早產兒和低體重嬰兒的概率已降低了10%。
在將一切物體連接起來的趨勢下,設計師是否能夠從人類的視角賦予數據更好的理解與定位顯得尤為重要。純粹的更廣泛的連接、更多的數據采集只會產生更多的數據,而不是更大的價值。只有當預見尚未挖掘的機會的洞察出現,或者是改善了最終用戶的生活質量,數據才擁有價值。
我們的人類視角會關注于物聯網及相關產業網絡,聚焦于工業資產和基礎設施的連接中。針對一個發電行業配套領域的大型工業客戶,我們為工程師們設計了停電和配電管理軟件,以幫助他們獲取來自大規模電網的實時信息,通過它,數據工程師能夠直觀地感知到那些物理基礎設施的狀態,幫助他們在突發事態發生時能做出正確的決策。通過浸入式的觀察和參與設計,我們確保一線使用者的意見不但在設計過程中被傾聽,更出現在最終的產品中——客戶能夠更快更好地獲得電能,而一線工作者們則擁有了更完善的安全保障。
展望物聯網的未來,有一些基本規則我們應該考量:首先,并不是所有的物體都應該連接起來。傳感器和連接并不總是意味著更好的體驗,更多的銷量,或是更有用的信息生成。其次,我們需要更清晰地思考,如何讓數據更加“以人為本”,挖掘出現有框架下的潛在價值。同樣重要的是,我們不要害怕新事物,因為現有物體的連接并不一定意味著更好的結果。有些事物需要連接,有些不需要,有些,則需要我們從頭開始。
越來越多的物體與嵌入式傳感器的連接僅僅是這段旅程的開始。在路上,我們必須對人類價值觀保有深刻的認知,以確保我們的物聯網始終擁有一顆人類的心。
近日,專營大紅酸枝家具的“北京御乾堂紅木藝術館”在北京市朝陽區五里橋甲一號院正式營業。該館采用了質量智能防偽系統,每件產品都有一個全球唯一的ID身份,消費者用手機一掃,即可知道紅木家具身份,消除買到假貨的擔憂。
“真假難辨”始終是紅木家具市場的最大頑疾。據了解,“御乾堂”在啟用了第三方紅木家具質量智能防偽電子“身份證”系統,采用射頻防偽技術,將射頻芯片直接植入家具里面,每個產品都有一個全球唯一性的ID身份,無法更改,消費者只要用手機一掃,屏幕上就會顯示出該件產品的企業信息、產品信息和質監部門的監測報告,就是不懂行的人也能辨別產品的真偽。據了解,這種防偽芯片里儲存的質量信息、檢測報告等都是質監部門和系統運營商獨立操作完成的,企業無權介入。
據了解,御乾堂宮廷紅木家具以生產大紅酸枝產品為主,兼做大葉紫檀、小葉紫檀產品。總部位于浙江省東陽市,目前,在西安、湖南、杭州、寧波、南京等地設有9家直營店,而此次落戶北京的“御乾堂紅木藝術館”營業面積一萬多平方米,是目前北京面積最大、檔次最高的大紅酸枝家具單體展銷中心之一。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