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通訊設備 應用軟件匱乏成最大短板
目前,可穿戴通訊設備之所以難落地,最大的難題是缺少足夠的應用軟件支撐。
從三星、索尼以及國內的盛大果殼、TCL等廠商推出的智能手表來看,用戶可使用的應用軟件僅有幾百個,即使現有的一些應用也大多是從智能手機端移植過來的,或者僅是基于傳感器的簡單計算形成的,如跑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熱量、睡了幾個小時等等。
正是由于生態系統的不完善,導致當前市場上的可穿戴設備僅是作為智能手機的附屬衍生品,或者配件產品而存在的,這一定位決定了這些可穿戴設備的作用是可以被替代的,由此用戶的反映是“可有可無”。
業內專家指出,發展可穿戴設備,生態系統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決定未來可穿戴設備市場爆發后,誰能占據制高點的關鍵。
前不久,英特爾已砸出百萬美元吸引全球開發者,不難看出,錯過智能手機大潮來襲的英特爾自然不想再失去可穿戴設備的機會。對于國內許多涌入可穿戴設備領域的眾多廠商來說,也應重視生態系統的打造,若只是一味地復制移植智能手機的功能和應用,恐怕將很難維持下去。
相關文章
盡管經濟不景氣,人們仍在購買可穿戴設備
盡管經濟不景氣,但可穿戴設備市場仍在增長。毫無疑問,世界經濟正在與失業率上升和所有停工作斗爭。并非所有行業都在苦苦掙扎,但它們也沒有蓬勃發展。盡管經濟不景氣,但可穿戴設備市場仍在增長。然而,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長率還不到今年預...
可穿戴醫療,如何得人心
健康管理理念的興起使可穿戴醫療有了廣泛的需求基礎。從蘋果UP手環到谷歌眼鏡,涵蓋了健身、健康管理等方方面面,有人甚至預言“可穿戴醫療革命”即將引爆。
可穿戴設備雖火爆 但智能手機現仍無可替代
盡管可穿戴設備的突然襲來給智能手機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但沒有導致智能手機的最終衰落。事實上,這種技術只會使智能手機更加成為我們生活的中心。
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會給物聯網帶來什么不一樣的改革嗎?
近日,有信息證明當前中國5G用戶已超過6000萬,年內有望或破1億。當下,全球正在進入5G商用部署的關鍵期,而5G應用人數的增加也證明5G的普及程度也越來越高,應用程度也越來越廣泛了。5G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但是也有很多朋友...
Synaptics:2015年可穿戴設備將配備指紋傳感器
自從蘋果去年推出帶有Touch ID的iPhone 5s之后,指紋識別這個功能就開始流行起來了。雖然有的用戶對指紋識別的實用性仍然抱有懷疑態度,但是這也無法阻止各大手機廠商繼續推出搭載指紋識別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