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發展路徑無統一模式?
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配電網正變得越來越智能。“智能電網”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概念。然而,從全球范圍來看,各國差異化的能源條件、監管政策和產業結構使得智能電網技術和解決方案在全球的部署上沒有統一的時機和途徑。
咨詢管理公司埃森哲在對全球多位電力企業高管調查訪問后,發布了名為《智能電網機遇之全球觀察》的報告。報告將智能電網的建設分為三種不同類型:漸進式傳統型、智能電網進取型、智能電網倡導型。
炒金如何賺錢專家免費指導銀行黃金白銀TD開戶指南銀行黃金白銀模擬交易軟件集金號桌面行情報價工具
埃森哲通過調研發現,全球智能電網的發展路徑并不是唯一的。由于各國面臨的能源挑戰差異巨大,因此所采用的智能電網技術和解決方案也都不盡相同。
根據埃森哲的報告,歐洲的智能電網部署主要會考慮到是否有助于實現氣候變化目標、提高資產利用率、降低成本等因素。受訪的電力企業高管都很關注規模化地提供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資源、新的需求來源等領域。
北美和澳大利亞的情形較為相似,主要考慮網絡可靠性和停電應對措施。其中,北美地區的多數受訪高管明確表示,要建立智能電網解決方案,優先工作應該是提高電網可靠性,并改進停電應對舉措。
而在日本和韓國,控制電力成本、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潛在新型負載等成為所面臨的主要挑戰。對于諸如巴西、中國、印度和南非等發展中經濟體來說,網絡可靠性和停電響應方案等則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埃森哲研究發現,在所有新技術中,智能電網行業目前普遍比較關注新的數字分析技術。據埃森哲大中華區資源事業部董事總經理王婧介紹,新的數字技術現在尤其受到電力企業的重視。“傳統的電力企業現在都很關注,如何運用大量采集來的數據來提升企業的管理和運行,也都希望能提升這方面的技術。”
王婧告訴記者:“數據分析對整個行業來說都變得十分重要。在我們的調查中,多數企業都提到數據管理的重要性,同時也感覺到自身在這方面能力不足,特別是跟電力行業傳統的自動化技術的結合能力上,在這方面希望得到提升。”
對于智能電網在中國的發展狀況,埃森哲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資源事業部總裁丁民丞表示,通過調研分析可以看到,中國有些情況與歐盟有所類似,因此在發展智能電網方面也可以有所借鑒。例如,歐盟推出了2050能源改革路線圖,將長遠目標與短期目標相結合,分步進行能源改革。另外,歐盟由多個國家組成,各國監管政策、市場結構都不相同,但可以推出一套適合歐盟所有國家的電力市場的規則,中國各個地方的情況也不一樣,因此也可以借鑒上述經驗。
對于可再生能源問題的處理,歐盟的經歷則可以作為中國可以警惕的一個教訓。丁民丞指出,歐盟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實際上是過度補貼的,從而扭曲了市場,對于傳統的電力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此外,在采用新的技術來推動整個行業創新方面,歐洲也做了很多工作,推出很多政策來鼓勵能源技術創新。這些我們都可以參考學習。”丁民丞說,“中國的電網本身就處于快速發展過程中,這對融入新的智能化技術與經營管理十分有利,這也是中國相比其他一些國家的優勢所在。”
相關文章
滬松江區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產業化基地
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聚焦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節能創能兩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松江新城南部區域概念性規劃。研究制定松江融入大虹橋商務區規劃方案。
智能電網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突破口
人為破壞型創新,代表性技術是碳捕獲技術和清潔煤技術,它們或多或少和現有的知識和技術存在一定斷裂,但并沒有觸及到現有碳氫能源技術的根本。陳志的研究還指出,政府應該繼續推進能源市場特別是價格機制改革,以價格機制誘發能源技術的創新。...
智能電網應用推動儲能市場迅速發展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的預測,全球針對交通工具與智能電網應用的電池、超級電容(supercapacitors)以及燃料電池(fuel cells)市場,將由2010年的214億美元成長一倍,在2015年擴充至...
如何利用RFID實現智能電網的設計
1.引言智能電網(亦稱為電網的智能化)是建立在集成、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設備技術、控制方法以及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針對現在電網系統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