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介入物聯網動了誰的奶酪?
華夏物聯網訊:一系列的物聯網應用將在廣州亞運會上得以展現,而廣東移動則是這些應用的推手。廣東移動亞運辦公室有關人士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智能交通、手機票、一卡通等業務都是基于RFID(射頻識別電子標簽)、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傳感設備的物聯網應用,“而廣州亞運也將成為中國移動展示物聯網應用和實踐的大舞臺。”
然而,電信運營商強勢介入,也給中國物聯網發展以及標準的制定帶來了一些困惑。
“現在電信運營商從物聯網的最底層到最后端的應用,已經有主導中國物聯網發展的味道。”中國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有關負責人日前對《第一財經日報》指出,電信運營商的強勢介入,讓業界都認為物聯網就是通信行業的事情,給政府決策帶來一定偏差。
“其實物聯網應該是各行各業聯合推動的事情,不是通信一個行業可以完成的事情。”上述有關負責人指出,物聯網標準制訂也不是一個層面、一個部門能做成的事情,但電信運營商卻覺得他們應該要主導物聯網標準的制定,導致標準制定過程中各自孤立進行,相互之間缺乏協調聯絡機制。
運營商強勢介入傷害物聯網?
物聯網技術體系架構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上述負責人指出,通過傳感器、射頻識別二唯碼和多媒體采集技術等方式獲取物理世界的各種信息,是物聯網的第一步,也是物聯網的數據基礎,“只有通過數據分析和挖掘,應用層才能將物聯網技術與行業專業系統相結合,并通過網絡層的全覆蓋而百花齊放。”
“只有傳感網、移動通信網和互聯網相互融合才構成物聯網。” 在中國傳感網產業主題高峰論壇上,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主任王匯聯也強調,物聯網技術涉及到計算機、半導體、網絡、通信、光學、微機械、化學、生物、航天、醫學、農業等眾多學科領域。
“傳感器網絡原本與電信網沒有任何關系,網絡數據的傳輸不涉及到電信網。”上述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但現在電信運營商卻認為傳感網也應該由電信運營商來主導,這也從一個方面延遲了傳感器網絡國家標準的出臺時間。
最關鍵的問題還在于:“軟件、半導體、光學等行業都與物聯網相關,但到底哪些是物聯網,必須要有一個界定,否則政府的扶持政策和科研補貼都很難到位。”上述負責人說,“因為電信運營商強勢介入物聯網,國家很多關于物聯網的科研補貼卻流向電信運營商,而其他企業卻難分到一杯羹。”
目前國內物聯網發展的現狀則是,傳感器、RFID、條形碼、云計算等[FS:PAGE]物聯網關鍵技術上,國內企業在這些領域的技術基礎與國外企業差距很大。
運營商意在爭奪大客戶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標準研究所總工程師續合元則認為,之前國內對物聯網的研究都是根據不同的需求而進行零散的研究,沒有整體系統端到端的研究,而電信運營商的介入,正好補了這一空白。
“現在‘物聯網’概念內涵已遠遠超出以往的定義,涵蓋了當初的物聯網、傳感網、電子標簽等概念。”王匯聯指出,中國科學院對物聯網關鍵詞的解讀為:信息化,因為物聯網是全球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從信息化向智能化提升。
而王匯聯所說似乎也從另一個方面解釋了,電信運營商介入物聯網的真正原因:搶奪集團大客戶。
“中國移動在個人客戶市場占據壟斷地位,但是集團客戶市場的競爭實力處于相對弱勢地位。”中國移動一位內部人士指出,雖然三大電信運營商都是全業務運營,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600050,股吧)都有自己的系統集成公司和強大的運營維護技術隊伍。
中國電信憑借固網寬帶優勢,持續推進聚焦客戶的信息化戰略。以“商務領航”作為企業客戶品牌,推出數字城管、工商E通等融合差異化行業應用,有效拓展了政企中高端客戶。2008年,中國電信政企客戶收入同比增長10.9%。2009年,政企客戶達到3210萬,2010年第一季度,達到3294萬。
相比之下,中國移動在全力維持集團客戶的保有和拓展的同時,試圖以寬帶接入和內容聚合、中小企業信息化普及、城鄉信息化推進,機器到機器 (M2M)和移動電子商務在集團客戶領域實現規模突破。截至2009年底,中國移動集團客戶總數達到278萬家(2008年為233萬),納入集團客戶管理的個人客戶數占客戶總數的比例達到35.4%(2008年為28.1%),集團信息化收入超過人民幣百億元。
“現在中國電信的個人收入一年比一年少,集團客戶已經是中國電信最后的堡壘。”湖南電信一位中層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物聯網概念其實就是信息化,用這一概念一方面是與時俱進,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機拓展更多集團客戶。
根據公開信息統計,目前中國電信已經推出了300多個全國性的物聯網應用,包括平安e家、家庭信息機、客運車輛調度與監控應用、污染源在線監控等。而中移動已在31個省市開通了M2M物聯網應用,布置全國物聯網終端數已超過400萬,年均增長超過80%。
“各行業和企業在物聯網的占位和布局上,應該要從長計議、冷靜布局、扎實推進。”王匯聯指出,如果中國物聯網產業在不掌握核心技術的情況下,沒有[FS:PAGE]重點一哄而上,可以推進信息化,但做不成物聯網,或者成為又一個缺乏核心競爭力的“打工產業”。
相關文章
韓國運營商Q3有望迎來業績飆升 5G的轉折點是否已到來?
分析師預測,受5G帶來的利好影響,韓國電信運營商在今年第三季度將迎來收益飆升。根據韓聯社Infomax新聞服務的一項分析師調查,今年第三季度(7月-9月)韓國三大電信公司的營業利潤總額預計將增長15%,達到1萬億韓元(8.8億...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