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大物流”激活大市場
坐落于湖北省宜昌火車東站附近的三峽物流園,去年7月底投入運營,不到6個月即實現交易額突破50億元,成為宜昌市打造千億現代物流產業的排頭兵。
2014年1月,新的一年剛起頭兒,三峽物流園就實現交易額達12.7億元,預計今年可實現物流交易額150億元。近日,中國經濟網記者走進三峽物流園,零距離感受了這座綜合性現代物流園區蓬勃發展的態勢。
1700余名商戶“安家”農貿城
在三峽物流園農貿城,記者看到,果蔬、百貨、日雜、副食、干調、糧油、凍品、肉食品、水產等區域,各商鋪已開門營業,進駐農貿城的商戶已有1700余名。1月份,農貿城蔬菜水果交易額遙遙領先,占物流園總交易額七成以上,農貿城其他區域交易額共計逾1.2億元。
“年后每天訂貨電話有幾十個,我們經常忙得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日均交易額在3萬元左右。”園區內馮鐵匠五金日雜批發部負責人馮輝表示,十分看好物流園發展前景,今后就在這里“安家”了,把生意做大做強。
記者來到糧油區臻至商貿門店時,商戶張照玉正忙著安排人員把1000余件玉米胚芽食用油搬到門店內。他說,物流園是一個綜合性市場,現代化、智能化程度高,配套齊全,服務周到,一站式購物更是吸引了越來越多客戶前來采購,以前他只做商超高端產品,現在高中低檔產品全線銷售,短短兩三個月時間銷售額就達七八百萬元,特別是大眾消費價位的產品銷量翻了幾番。
信息化開啟物流新時代
作為物流園打造“智慧園區、智能物流”的核心板塊——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已投入使用的園區指調中心、農貿城信息大屏成為園區物流信息交易的重要媒介。進駐物流園的各類零擔物流、短線物流及長途物流公司則為園區內產品交易配送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峽物流園是我從事物流產業12年以來,遇到的最現代化的物流園。進駐物流園以前公司全年營業收入有4000萬,今年不到2個月時間,營業收入已近700萬,預計今年營業收入將增加20%左右。”去年12月底整體搬遷至三峽物流園的金典物流公司負責人譚海告訴記者。
據了解,今年三峽物流園將加強園區信息化建設,目前自主經營的萬聲信息網,現有客戶占大宜昌市場份額的95%,可充分整合資源,實現貨代辦公和網上貨運交易系統有機結合,有效發揮信息化物流作用。同時,該公司正在積極籌建同城電商平臺,促進園區實體鋪與電商結合,構建宜昌乃至整個三峽地區的終端交易、結算、物流、服務一體化平臺,實現批發零售化和交易網絡化,該平臺預計今年下半年投入運行。
冷鏈倉儲打造“城市冰箱”
在三峽物流園冷鏈倉儲配送中心,記者了解到,1月份,該中心2座大型冷庫入庫量達2萬噸,出庫量有1.8噸,目前結余庫存1.5萬噸,充分發揮了“城市冰箱”的作用,將園區農貿城連成一體,有效推進了冷鏈食品市場由傳統批零業態向綜合產業鏈發展。
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除冷庫外,該中心8座站臺庫,1月份新增入庫量63.8萬件,入庫貨物以洗化、百貨、日雜、副食、干調、酒水等為主;總面積7936平方米的糧食倉庫目前出租率達100%。
相關文章
大數據等構成的人體信息物聯網將改變未來醫療模式
一條項鏈可以實時監測人體心肺功能、一個戒指可以監測呼吸脈搏等指標、一副眼鏡可以監測精神疾病患者狀況……記者20日從成都舉行的2021第二屆四川康復治療及產業論壇上獲悉,由大數據、云計算、有限傳輸與無線傳輸相結合構成的人體信息物...
依托大數據物聯網 開展防汛工作
記者從白云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為確保轄區安全度汛,該局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開展職責范圍內防汛搶險的應急綜合調度、指揮、協調工作,以有效應對汛期突發事件、緊急或特殊情況。該局以白云區“數字城管”系統平臺為基礎,依托...
治理PM2.5推行智能型環保 云計算大數據首當其沖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家電商會會長、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接受采訪時一句:“北京昨天的霧霾還很重,今天天氣很好,北京的天氣比較講政治。”的玩笑逗樂了在場所有記者。
大數據和分析解決方案如何在數字時代徹底改變業務?
如今的技術在不斷地發展。無論是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還是重型自動機械,技術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好。然而,很多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數據、各種規模和類型企業的信息,以及解釋這些數據和信息的高級分析技術。由于大數據在推動組織數...
湖北宜昌:線上訂單超156萬單 “無接觸”成標配
超市將居民訂購的生活物資運送上車(資料圖)枝江宣傳部供圖(抗擊新冠肺炎)●“無接觸”成標配中新網宜昌3月3日電(楊心羽許峰董曉斌)疫情暴發后,湖北宜昌市全力推行線上下單、無接觸式配送經營,保障市民生活需求。目前,該市商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