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智慧校園功能升級 電子學生證開始應用
孩子校園出入時間,能精確到秒即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消費,哪怕是買瓶水,家長也能隨時知道。武漢建設智慧城市有了校園實踐,昨日,市二中副校長任能祥展示了“智慧校園”的便利。
這個項目建設啟動于2010年。通過3G無線傳輸、互聯網三方關聯等技術應用于電子學生證,經過3年多的推廣和運用,以電子學生證為載體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已經在市二中、市六中等學校開始應用。
學生佩戴新型電子學生證,每天進入校園、離開校園時,系統會自動將這個時間發送到家長手機。通過手機或電腦平臺,家長可以查看學生的學習成績變化和老師評語,實現家長和老師的溝通。同時,這張學生證還是一張消費卡,學生可以在學校刷卡消費。
康直夫是市二中高三(10)班的學生。他的父親打開手機,展示短信:“入校時間,7時12分50秒。”放學離開校園,也會收到短信,父親覺得,有了這個系統,自己不用擔心孩子放學后不回家。
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智慧校園功能也在升級。可以通過GPS系統,隨時查看孩子的行動軌跡,同時,消費記錄,哪怕是買一瓶水,也會發送到家長手機,隨時記錄孩子的成長軌跡。
智慧校園豐富著“智慧城市”內涵。據介紹,智慧城市建設已作為戰略任務列入十二五規劃綱要。2月7日,市政府常務會原則通過《武漢市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實施方案》,出臺17項措施大力建設“智慧城市”,讓城市變得更便捷、更智慧。
去年6月,智慧校園項目通過市信息產業辦評審,成為武漢市“智慧城市”建設示范項目。去年11月,智慧校園項目榮獲“2013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杰出便民產品”和“2013中國智慧城市推進杰出貢獻獎”。
市信息產業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從2011年開始,每年都會選擇7-9個項目作為智慧城市示范項目。智慧校園是全國首創,實現基本服務項目免費,能夠代表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
市政協委員、市農工黨專職副主委劉清和說,這個項目是政協多年關注的提案,教育部門也做出積極回復,智慧教育也被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希望相關部門能共同協調,推動項目普及和發展。
相關文章
武漢11個重點交通樞紐場景實現5G全覆蓋
隨著湖北省內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中國移動湖北公司聚焦交通樞紐、干線、大型工業園區等熱點區域,加快推進各類網絡建設。記者2日獲悉,截至目前,武漢市11個重點交通樞紐場景實現5G全覆蓋。針對武漢市內重點交通樞紐,湖北移動采用4/...
【前沿】國內首條無人駕駛空軌在武漢試驗成功
國內首條無人駕駛空軌在武漢試驗成功2020年11月9日,武漢市江夏區試驗基地,中鐵科工集團自主研發的懸掛式單軌列車在“空軌”試驗線路實現了無人駕駛。中鐵科工集團介紹,這條“空軌”試驗線路全長800多米,是湖北省首條”空軌“...
東南大學研發物聯網定位系統 急送武漢投入方艙醫院使用
在當地方艙醫院部署后,可通過多種渠道實現對醫院內人員及物資的實時定位。被采訪人供圖中新網南京2月19日電(記者申冉通訊員吳涵玉)19日,記者從東南大學獲悉,該校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國家專用集成電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簡稱國...
物聯網在智慧校園中的應用已超乎你想象
近日,銳捷物聯網智慧校園管理方案上線。新方案全面升級,將物聯網技術和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適配更為豐富的物聯網應用場景,性能上進行了專業優化,統一管理交付突破傳統的交付模式,為加速教育信息化建設進程,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提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