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兰陵县:“黄瓜一擦就能吃”诠释了什么?--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山東蘭陵縣:“黃瓜一擦就能吃”詮釋了什么?

專家觀點
新農網
2014-03-19
[ 導讀 ] 什么是“舌尖上的安全”?3月10日,記者在中國蔬菜之鄉蘭陵縣采訪時,蔬菜種植大戶李發軍的一個舉動,讓記者有所感悟:他在大棚里隨手摘了根黃瓜,用手把毛刺兒一擦就吃了。

   什么是“舌尖上的安全”?3月10日,記者在中國蔬菜之鄉蘭陵縣采訪時,蔬菜種植大戶李發軍的一個舉動,讓記者有所感悟:他在大棚里隨手摘了根黃瓜,用手把毛刺兒一擦就吃了。記者略為驚詫,李發軍卻沒覺得有啥奇怪的,“平時就這樣吃,都是無公害,沒農藥殘留的。”

  “黃瓜一擦就能吃”,看似簡單的一個舉動,其實是對食品安全最好的詮釋。

  管理到最末梢——

  蔬菜大棚“結緣”物聯網

   在蘭陵現代農業示范園內,物聯網智能監控平臺顯示儀上,代表溫度的數字始終在27℃左右徘徊。這樣的溫度,讓記者感到有點難受,但黃瓜卻很適應。技術人員說,黃瓜對溫度要求很高,“低了容易生病蟲害,高了產量又上不去,白天最合適的溫度就是27℃左右。”

   “溫度一旦超過30℃,智能平臺就將自動打開空氣交換機,進行降溫。”蘭陵縣蔬菜產業發展辦公室主任付成高告訴記者,數據都是分布在黃瓜周邊的探測儀收集過來的,“不但有溫度,還有空氣濕度、土壤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數據。”

   “這種智能管控,改變了以前憑經驗種菜的局面,通過調節溫度、濕度,病蟲害發病率能減少6成以上,農藥的使用也相應減少。”

   向城鎮張村村民張良去年曾參觀過這個示范園,他最大的感受是“大棚可以這樣種,咱就缺這種儀器。”去年年底,張村開始搭建物聯網智能平臺,他第一個報名參加。“現在已安裝了監控攝像頭,有了攝像頭,市場那邊就能看見咱怎么種菜的,最起碼人家放心了。”張良說。目前村里已有20多個大棚安裝了監控攝像頭。

   付成高說,今年蘭陵縣代村、張村、南仲村三個蔬菜種植大村將全面搭建起物聯網智能平臺,同時盡快培訓出一支懂得高新技術的農民隊伍來。

  監控到最細處——

  10雙眼睛盯著一棵菜

   54歲的張村村民張厚欣,如今又有了一個新“頭銜”——農產品安全管理員。用他的話說,“當了一輩子農民,沒想到也能當個‘官’,吃上每個月300塊錢的公家飯。”

   去年6月,蘭陵縣在全縣1024個村莊公開選拔農安員,負責村里蔬菜安全問題。經過4個月的培訓、考試,張厚欣去年10月正式“履職”,監督起了村里200多個蔬菜大棚和一家農資產品經銷店。

   3月10日下午,記者見到張厚欣時,他剛從村民李發軍的蔬菜大棚里鉆出來,“現在是黃瓜采摘季,俺得看看,他們有沒有亂用國家禁限用農藥。”張厚欣經常“突擊檢查”,“既然吃了公家飯,咱就得保證村里蔬菜絕對安全。”

  自去年10月以來,張村蔬菜沒有發生一起農藥殘留超標事件,蔬菜檢測全合格。

   “到處都有眼睛盯著,誰都得小心。”李發軍說:“不但農安員天天盯著,還有9戶老鄉也天天看著。”

   今年1月,蘭陵縣啟動“十戶聯保、菜農自治”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10戶種大棚的村民相互簽訂承諾書,承諾不使用禁限用農藥,一旦發現全部銷毀。”蘭陵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辦公室主任張貴彬告訴記者,這項舉措就賦予了村民相互監督、相互制止、相互舉報的權利。

   對此,李發軍覺得“挺好”,“俺也擔心別人用藥,破壞了蘭陵蔬菜的牌子。這回就能光明正大監督別人了。”

   此外,蘭陵縣還實施了農藥經營備案制度,投資30萬元建設了農藥登記備案大廳,凡進入蘭陵市場的農藥產品需要貼上條形碼。這些條形碼包含了經銷商信息、農藥產品信息及一組動態暗碼,“沒有條形碼,一律不得銷售,不給高毒性農藥一點可乘之機”。

   截至目前,蘭陵縣共對436個廠家的1156個農藥產品進行了登記備案,發放條形碼80余萬個,實現了轄區內農藥登記備案全覆蓋。

  檢測到最后一站——

  黃瓜闖“五關”才能上餐桌

   3月11日早上5點多,蘭陵縣華凱蔬菜批發市場又到了最忙碌的時候,蔬菜批發商魏云貴正忙著為自己采購的3.5萬斤黃瓜辦理“準出證”。他告訴記者,這批黃瓜要運往上海江橋批發市場,“如果沒有準出證,連門也出不去。”

   魏云貴口中所說的“準出證”,其實是一份農產品檢測報告。“只有合格黃瓜才能離開市場。如果不合格,就地銷毀。”華凱蔬菜批發市場總經理胡玉才說,每輛運出蔬菜的車輛,都將進行農殘檢測,而這個“準出證”也成為蘭陵蔬菜進入南方諸多市場的“準入證”。

   “即使這樣,為了保證安全,這批黃瓜在進入南方批發市場時,還得進行檢測,不合格,同樣立馬銷毀。”魏云貴也許不知道,在他購買之前,這批黃瓜已經至少作了3次農殘檢測。

   張貴彬告訴記者,今年蘭陵縣實行了“基地準出證”制度,“以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為基地,農產品進入市場前,基地必須進行農殘檢測。不合格,不得進入市場。”

   除了基地自身的檢測外,蘭陵縣各鄉鎮的農安中心也將對農產品進行監督檢測。“一般選在采摘前,進行抽樣檢測。”張貴彬說,我們縣農安辦還有一個例行檢測,“這是不定期抽檢。”也就是說,“一根黃瓜只有闖過這五關,才有可能最終端上消費者的餐桌,只要一關過不去,就出不去。”

   去年,蘭陵縣省、市、縣三級共抽檢農產品樣品580個(次),合格率連續3年達到100%;基地、合作社、批發市場共進行農殘速測1萬余個(次),合格率達99.3%,銷毀不合格農產品1.1萬余斤。

  書記點評——

  扎緊質量安全的“籬笆墻”

  中共蘭陵縣委書記鄭連勝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農業發展的“生命線”,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就是最大程度地維護農民的根本利益。如何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監管?蘭陵作為“山東南菜園”,為了讓菜農增收、讓消費者吃上放心菜,在發展現代農業過程中著力織就農產品安全防護網,建立了縣鄉村三級監管網絡,實施農業標準化為主體內容的農產品質量提升工程和出口農產品綠卡計劃,并建立和完善農業標準體系,讓市民吃到安全放心的蘭陵菜。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制度,完善“層層負責、網格管理、責任到人、全面覆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打造全國蔬菜安全放心縣。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山東寧陽借用云平臺技術實現果園水肥精準管理

  一年之計在于春。眼下正是蘋果樹水肥管理的關鍵時節,在寧陽縣葛石鎮寧莊嶺村的萬林新生態蘋果示范園里,今年的場景卻跟往年大不相同:果園里空無一人,智能化設施在果園里大顯身手,自動澆水設備隨處可見,整套動作一氣呵成,開啟了無人化...

03月30日 18:04大眾日報

山東健康智慧醫藥倉儲物流園的突進之路

從這個項目中,人們可以看到濟南醫藥物流、冷鏈物流讓長板更長、智能化迭代發展的力量,更能看到濟南物流“項目突破”的加速度。

04月23日 20:47新華網

數量第一!海爾20項成果入選山東優秀數字產品(方案)導向目錄

8月3日,由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組織評選的第一批山東省優秀數字產品(方案)導向目錄公示結束。海爾集團成為入選數字產品(方案)最多的企業,包括“分布式智家大腦屏”“工賦青島|青島市工業互聯網企業綜合服務平臺”等10項數字產品,“...

08月05日 11:38海爾

山東日照港:“無人機跑垛” 效率提高90%+

在數字科技浪潮下,港口也變得越來越智能化,同時隨著無人機技術的迅速發展,無人機行業應用越來越豐富,“無人機+港口”,正在讓港口生產管理“飛”起來。記者了解到,日照港股份一公司無人機跑垛系統于2020年9月投入使用,飛行掃描整個...

01月12日 14:37齊魯晚報

廣東首臺5G智慧云喇叭在中山東鳳鎮投用,助力鄉村防疫宣傳

  “吃好好,睡飽飽,少出門,聽引導。朋友,請勿急躁,我們再忍忍”……連日來,中山東鳳鎮利用廣東移動推出的“5G智慧云喇叭”開展防疫宣傳,把疫情資訊、防控科普等內容送到村里村外,打通鄉村防疫宣傳“最后一公里”。當前,疫情防控進...

02月27日 16:09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