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換不了大米了 別擔心還有物聯網
中國目前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國,居民的飲食問題是關系到國家發展的命脈問題,有專家估計,按現在的人均消費量,到2030年,以16億人口計算,我國每年需要6-7億噸糧食,這里有1-2億噸的糧食缺口。注意,這個數據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讓數億貧困、半貧困和半溫飽人口維持現狀!這個數據顯然是不可信的,因為不能反映出中國人發展所需的真正糧食總量。
如果全國人民都吃飽、吃好,都能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甚至步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中國到底需要多少糧食?目前,還沒有見到具體的數據。不過從日前與泰國商定的"高鐵換大米"的項目來看,中國在糧食安全方面確實有迫切需求。
高鐵換不來糧食了
2013年10月11日,在曼谷發表的《中泰關系發展遠景規劃》中稱,中方有意參與廊開至帕棲高速鐵路系統項目建設,以泰國農產品抵償部分項目費用。泰方歡迎中方意向,將適時在2013年10月11日簽署的《中泰政府關于泰國鐵路基礎設施發展與泰國農產品交換的政府間合作項目的諒解備忘錄》基礎上,與中方探討相關事宜。這一合作方式被形象地形容為"高鐵換大米"。
2014年3月12日,泰國憲法法院判決已獲國會通過的一項2.2萬億泰銖(約合678億美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違憲,這意味著該項目的核心部分--中泰去年10月份達成的"高鐵換大米"項目或將隨之流產。
高鐵能夠幫助泰國基礎設施的到提升,糧食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生活所需,同時對穩定物價等方面有積極作用。"高鐵換大米的計劃"不僅對泰國意義重大,也是中國向東南亞推動"高鐵外交"的重要一步。曾有專家預期,如果該項目成行,中國下一步可能將推動以泰國為中心遍布整個東南亞的"泛亞鐵路網"計劃,此外糧食引進計劃的流產也使得中國糧食安全蒙上陰影。
安徽農業物聯網項目增產20%
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農業,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建設以農業物聯網和精準裝備為重點的農業全程信息化和機械化技術體系。
安徽是全國重要的農業大省,據介紹,安徽省20個縣大田生產物聯網試驗進展順利,有111家農業企業"觸網",運用農業物聯網技術,農民在家中電腦前甚至手機上實時了解到小麥、水稻的生長信息,并輕點鼠標實現翻地、播種、除蟲、灌溉和收獲。
來安縣張山鄉馬西國介紹,使用農業物聯網后,不但西紅柿畝產增加1000斤以上,而且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科學施肥、用藥,并進行質量安全溯源,這讓西紅柿"走"進了高端超市,價格比以前高出0.3元每斤。安徽省天長市天翔蔬菜專業合作胡桂芳介紹,農業企業和合作社應用物聯網技術后,一般增效在5%-10%,高的在20%-30%,減少人工成本50%。
在糧食問題日益嚴重的當下,農業物聯網技術不但保障了產品質量,還節約了人力成本,同時提高了糧食產量,為中國的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
政府認為農業物聯網能夠"換"來糧食
2013年,農業部發布了《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確提出,實施區試工程,對于探索農業物聯網理論研究、系統集成、重點領域、發展模式及推進路徑,提高農業物聯網理論及應用水平,促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農民增收有重要意義。從深層次闡述了物聯網技術能夠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實現農業增產與增收。
智慧農業是未來農業大趨勢
在發達國家,智慧農業已進入知識的處理、自動控制的開發以及網絡技術的應用,滲透到農業各方面。
據介紹,國外采用物聯網相關技術,在溫室生產中大量采用無線傳感器管理、調控溫度濕度、營養液供給以及pH值(氫離子濃度指數)、EC值(可溶性鹽含量)等,使設施蔬菜栽培條件達到最適宜的水平。荷蘭等設施蔬菜平均年產量能達到每畝5萬公斤,而我國設施蔬菜的產量僅為他們的1/4-1/3。在人力方面,國內設施蔬菜生產仍以人力為主,勞動強度大,溫室年平均用時達每畝3600小時以上。人均管理面積僅相當于日本的1/5、西歐的1/50和美國的1/300,兩者差距顯而易見。所以說,智慧農業是中國未來農業發展的大趨勢。
農業物聯網是趨勢也是增產手段
糧食安全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發展,關系到社會穩定,關系到國家存亡,是人民安居樂業的頭等大事,在糧食領域我們有像袁隆平這樣的農業科學家在研究利用生物原理增加糧食產量的方法,他們使得我國的糧食產量實現了多年連增,不過在地球進入"人口爆炸"的年代,很多地方的人們還不能吃飽肚子,很多地方還在擔心糧食安全。從安徽增產增收的實例來看,物聯網技術不但能夠節約人力成本,將生產效率發揮到最高,還能夠使得農作物在最適宜的環境中生長,實現農作物的增產與增收。在一些發達國家,農場主依靠幾個人,借助先進的機械與農業物聯網技術管理著數公頃的農田,他們的單產糧食率之高,生產效率之好值得我們學習和模仿。將物聯網技術與農業生產相結合,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提高傳統農業生產效率的有效手段,高鐵換不來的糧食,我們可以用物聯網技術來實現可持續增產。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