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銓:智慧城市設計很重要
“天津的智慧城市建設水平目前只處在在全國中游,算不上先進。長三角很多城市,包括北方的青島,都走在了天津前面。要想加速趕上,首先得加強‘頂層設計’。”近日,參加天津市院士專家工作發展促進會成立儀式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智慧城市產業聯盟理事長、天津大學教授姚建銓對人民網天津說到。
姚建銓院士進一步解釋“頂層設計”的重要性:“智慧城市”以互聯網等網絡基礎為特征,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具備安全、高效、和諧、綠色節能 、智慧等五大要素。發展、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形成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校區、智能醫院、智能港口、智能政務、智能樓宇等等眾多應用,從而改造我們的城市。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任何一個政府部門,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等,都只能做局部的工作。所以,智慧城市建設必須是“一把手工程”。
姚建銓院士談到,提升對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視程度之后,還需要一個好的奮斗方向——一個符合天津特色的總體規劃。
“天津的特色是什么?”姚建銓院士自問自答:“天津既是一個濱海城市,也是一個工業城市。天津的工業基礎非常好,以前就有‘南有上海、北有天津’的說法。化工、冶金、紡織,機械制造等等都是天津的傳統優勢產業。到了信息產業時代,隨著越來越多的世界500強企業前來投資,天津的信息產業基礎也是非常好的。”
基礎有優勢,特色夠鮮明,但在姚建銓院士眼中,天津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還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與規劃。“我也參加過天津一些討論,包括物聯網的規劃,智慧城市的規劃。也見到過天津有關的‘十年、八年規劃’,但后來因為規劃時間太長而被市領導否了。現在在搞‘三年行動計劃’,意思是近期要拿出成績,讓老百姓看看。”姚院士表示,他還沒有看到天津的“三年行動計劃”,也并不清楚天津的定位,但現在看起來,與智能城市建設的領先地區相比,“沒那么活躍、深入人心”。
“智慧城市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城市建設的一個高級階段。‘智慧’是用信息技術以及其他的所有高科技,為城市建設來服務,讓城市生產力提高,讓百姓生活質量提升。”姚建銓院士強調,智慧城市是國家的長遠發展方向,未來不可缺。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