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基因激活智能家電?
仿佛約好一樣,今年以來,眾多大牌家電企業紛紛推出智能家電概念,新品發布速度和數量遠超以往,并直接帶動企業股價上漲。
互聯網領域的巨頭們,同樣開始對智能家電虎視眈眈。其意圖明確:利用線上渠道的低成本優勢,以及軟件與服務的競爭力,壓低家電硬件價格,快速搶占市場。
在先后進入即時通訊、金融、打車軟件等領域之后,阿里巴巴的腳步還在繼續。“阿里云技術跟美的合作,是真正把一臺空調放到了互聯網上。”阿里巴巴集團CTO 王堅17日說。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阿里和美的將共同構建基于阿里云的物聯網開放 平臺,實現家電產品的連接對話和遠程控制。合作推出的智能空調已于3月19日在天貓商城接受預訂,其中售價最低的大一匹掛機為3399元,略高于市場上同類變頻空調的價格。
導報記者從京東方面了解到,目前已經有不少廠家找到京東,期望京東能夠分享大數據,共同推進智能化家電的發展。4月份,京東家電將推出消費者互動平臺,用以收集消費者的需求信息。
騰訊、百度、小米也在布局智能家居領域,與家電企業合作推出微信電視、家庭智能遙控產品等。
互聯網公司的加入,讓家電企業展開了一輪激烈的智能家電角逐。3月10日,美的公布智慧家居領域的戰略構想“美的M-Smart”。16日,小天鵝推出i智能洗衣機。17日,海爾推出U+智慧生活操作系統。同日,長虹公布全新“三坐標”,TCL也宣布將與360合作推出智能空氣凈化器,布局家庭互聯網。
京東方面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家電智能化過程中,京東會作為一個平臺參與其中。京東副總裁閆小兵說:“科技技術不是我們最擅長的,與用戶的交互才是我們擅長的。”
本質上講,這是一場用戶之爭。傳統家電商想把智能家電作為家庭互聯網的“入口”,而阿里、小米、樂視等都想通過合作,搶占這些“入口”的“用戶數據資源”。
濟南電子商務協會副會長婁雷震告訴導報記者,線上市場要想發展壯大,必須和線下市場完美融合。家電O2O 模式需要線上市場帶來流量 、線下市場增強體驗,并讓線上為線下服務,吸引更多消費者。
但也有業內人士提醒,智能家電概念已提出10多年,發展條件卻一直不成熟。其核心當是圍繞用戶體驗,但目前市場上達到這個標準的不多。目前智能電視的銷量占比達50%以上,但真正使用智能電視智能功能的用戶還不到25%。智能家電的發展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處于用戶積累、培養的階段,要產生實質性贏利還需要3-5年的時間。
相關文章
智能家電催生新市場 低功耗受寵
智能家電普及之勢已是勢不可擋
2013年,與智慧家電相關的話題不絕于耳,筆者在一月內已經歷了三場主題內容為智能家電的研討會或者發布會。可見智能家電熱度之高,為家電行業的一個聚焦點。
傳感器:智能家電催生新市場 低功耗受青睞
在傳統空調中,溫度傳感器大多只需3枚,現在的變頻空調增加到5至8枚,冰箱行業也同樣如此,都相應增加了傳感器的數量,這就給傳感器市場帶來了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