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是“限牌”之外的更優選擇
4月中旬,廣州限外政策曾經在網上引起一番爭論。廣州從去年實施“限牌”后,又出新招來治理交通擁堵。對于廣州提出“限外”不少人表示并不意外,有市民表示從限牌到限外是國內交通負重大的城市的一貫做法。甚至有媒體透露,在本次聽證會上暗示,發放郊區牌也不是不可能。而廣州這個做法,無論是住在廣州外的市民還是周邊城市的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有媒體人指出,廣州現在站在治堵的十字路口前,但是迷失了方向,只能用最原始的以堵治水的方法,暫時緩沖不堪重負的交通堵塞。但是不僅是廣州,國內的汽車擁有率并沒有因為嚴重的交通堵塞問題而下降,反而不斷攀升,長久之后,不但是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限牌、限外很可能發展成全國性的行為。可以看出限牌、限外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治堵的方法。
因此,智能交通再一次不厭其煩地被提起。就在廣州限外塵埃落定之后,4月23日,2013第四屆中國物聯網大會在北京召開,包含智能交通在內的智慧城市議題等會成為今年大會討論的重點話題,并稱萬億物聯蛋糕待分享。
但是,對于普通市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概念性的陌生化的詞語并不感興趣,廣大市民關注的如何解決交通堵塞問題,什么時候才能將行駛在通順無阻的道路上。現階段,推動智慧交通的責任落在政府和企業身上,運營商、汽車前裝市場、汽車后裝市場等成為主力。
一邊是物聯網萬億的光明前景,一邊是消費者的持續上漲的需求,各領域想既要分得蛋糕,又要滿足消費者的要求并不容易。
車聯網,物聯網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改善交通堵塞的最佳利器。在國內,特別是汽車導航行業,如翼卡車聯網、車友互聯、卡仕達、華陽、索菱等,很多企業投身至發展車聯網的道路上。而這些企業不僅要基于消費者出發,推出有力產品搶占市場,還要在黑暗在摸索車聯網的發展方向,可謂是前路漫漫。
在緩慢前行中,國內車聯網企業仍推出不少亮眼的產品。風靡一時的簽到功能,親友定位、車友圈等基于位置的服務,而且,現在已經發展成可以在線咨詢大量的信息,如酒店、機票、天氣、違章查詢等。將實時交通道路狀況發在車機上提醒車主慎行的實時路況,幫助不少司機避開塞車路段,減少駕駛時間和油費。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在網上炒的沸沸揚揚的時候,國內在2012年也經歷了一次無人駕駛汽車的測試,中國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已經上升了一個層次,漸漸拉近了與國外技術的差距。
其實,在國內車聯網中,取得最大進步的莫過于是聲控導航功能。聲控導航(又稱一鍵通導航)首次與大眾見面,源于2011年翼卡車聯網在鄭州展上發布的領航服務。當時,翼卡提出聲控互聯一呼百應的口號,并引起消費者的追捧。而經過2年的發展,汽車導航行業中不少企業在車機上添加與之類似的功能。動口不動手成為聲控導航操作的特點,用聲音控制或者口述目的后臺完成路線規劃等方式,滿足了消費者追求行車安全的要求,減少車主繞遠路、走錯路的機會。而且司機如今越來越重視導航操作的簡易性,操作簡單便捷的聲控導航在市場上爆紅。2013年,被預測為聲控導航普及年,不僅是汽車導航行業,連消費者對于聲控導航的發展抱有極大的期望。
道路不再堵塞、行車更加安全、車內設備更為便捷,并不是奢望,這是車聯網發展的最終目的,車聯網功能、服務幫助完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建設,限牌、限外等措施在以后不會再成為治堵的主要手段。聲控導航、實時路況等方便、多樣的導航功能的出現幫助愛車逐步走向智能化、科技化,車主亦能體驗車聯網帶來的貼心、便捷、安全。
相關文章
新基建火了,車聯網如何趕上這趟東風快車?
“新基建”概念一石激起千層浪。從5G基建、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到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基建話題熱度一直高居不下。“新基建”看似新奇,但其中一些概念并不是新奇事物。如5G網絡,...
“車聯網大腦”中國出貨量第一 慧翰股份能否走出汽車業下滑期?
汽車越來越不像傳統意義上的汽車了。不僅在“代步工具”這一角色上,汽車扮演得愈加出色,而且它變得越來越“智能”:假設你即將出門,尚未出發,汽車便自動啟動,調好車內溫度,甚至音樂;等你上車之時,一切環境都舒適得“剛剛好”;你想...
車聯網如何在物流產業落地?
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消息,2020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72億輛,其中汽車2.81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4.56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18億人。2020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3328萬輛,新領證駕駛人2231萬人。全國70...
疫情之后車聯網需求迫切,映翰通如何率先踏入這條“少有人走的路”?
受疫情影響,全球對于車聯網發展的緊迫性更趨迫切。待未來疫情結束之后,車聯網也將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基于深厚的技術和市場沉淀,工業物聯網領域領軍者映翰通網絡立足于汽車后裝市場,以物聯網時代思考者的身份在車聯網領域開始了深耕和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