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開發決定車聯網成敗
[ 導讀 ] 數據顯示,今年的全球車聯網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18.2億美元。據調查,用戶中有超過70%的車主聽說過“車聯網”,其中逾40%存在主動查找和使用的意愿;實際使用過車聯網服務的用戶已超20%,超過50%的預購車主有接受服務想法;車聯網服務在中國已經有相當數量的用戶基礎,
數據顯示,今年的全球車聯網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18.2億美元。據調查,用戶中有超過70%的車主聽說過“車聯網”,其中逾40%存在主動查找和使用的意愿;實際使用過車聯網服務的用戶已超20%,超過50%的預購車主有接受服務想法;車聯網服務在中國已經有相當數量的用戶基礎,近30%的用戶表示愿付費使用。
目前我國以車聯網為主要載體之一的智慧交通已經進入導入期,整車廠商開始加載車載信息終端,一些基本的車載信息服務如導航、定位、娛樂功能開始應用,同時高速公路、城市交通中感知設備的應用開始推廣。市場進入成熟期后,車聯網將與城市主網互聯互通,智慧城市內部開始融合,向高水平的智慧城市發展,而這個過程可能需要10年~20年的時間。在不久的將來,車聯網有望延伸至金融、緊急救援、醫院、汽車維保、交通運輸、IT等諸多領域。
車聯網技術的不足之處
車聯網產品滿足了用戶希望用更簡單的方式解決出行的一系列問題的消費需求,未來有望迎來車聯網市場的高速發展期。不過,我們也應客觀地看到,目前車聯網產業鏈仍不完善,車聯網價值鏈距離成熟這一目標還很遠。
目前我國車聯網應用受用戶歡迎的主要是在車載導航和高速公路電子停車收費方面的功能。這是基于(射頻識別技術)、DSRC(專用短程通信技術)等技術的識別系統和車載信息服務系統中的電子地圖、導航定位等服務,已經應用得比較成功。而在其他技術領域,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大多數還在試用階段,遲遲未能推廣應用。甚至有的用戶擔心車聯網技術發展在為人們駕駛提供了進一步安全保障的同時,也可能讓人們增加操控汽車的難度。同時,還有用戶認為,車內半導體數量增多會加大電磁干擾,進而增加了安全隱患。此外,目前車聯網的商業模式不清晰、行業標準缺乏以及網絡覆蓋與帶寬等因素,又進一步拖累了車聯網技術發展的腳步。大多數汽車廠商并未用互聯網思維顛覆固有的汽車產業模式,互聯網元素只是汽車的附加功能。目前的車聯網系統大多選擇在Linux或Android系統基礎上重新開發,但是出于安全性等問題考慮,很多企業不愿開放自己的系統,各系統無法兼容,不同系統間無法訪問。
因此,大力研發完善車聯網技術將成為企業提升服務品質、進軍中高端市場及搶占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現在應用Android平臺的車聯網產品與傳統的產品相比優勢有不少,但Android技術的源頭應用只為便攜式數碼類產品,把它嫁接在汽車上,其開發難度、實操體驗及對汽車安全性的影響,仍然面臨未知的考驗。這些企業所研發的車聯網產品種類紛繁,但產品的技術還存在很大的可提升的空間。目前的車聯網產品,還有許多功能需要新研發技術的完善和補缺:單點觸控、語音控制、操作平臺等功能仍然達不到人們的預期。目前國內后裝廠家所出貨的基于Android平臺的車載多媒體產品實際上并不多見,就算寥寥幾家企業的產品也因產品售價不菲,而導致銷量并不多。不少車企為了節約成本,寧愿舍棄車聯網系統,選擇更實用的操作平臺。
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車聯網產業鏈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二者的結合為我國發展產業提供了先天優勢條件。現在企業需要做的是,基于駕駛安全打造一條開放、可持續發展的車聯網產業鏈。此外,數據的采集、分析、挖掘以及其他的輔助功能是車聯網技術完善的下一個目標,而它的實現需要以大數據技術處理為基礎。當然,網絡的優化升級配套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如今,不少企業都意識到了在車聯網系統中存在的技術缺陷,開始努力研發更適合用戶需求的車聯網系統,實現對車輛所有工作情況和靜動態信息的采集、存儲和發送,以求能在車聯網的市場爭奪戰中迅速占據高地。目前很多整車廠商都在完善相應的產品系統。除了通用汽車的Onstar、豐田的G-BOOK、日產CARWINGS外,還有一汽集團的D-parter等車聯網系統。這些系統基本上都增加了導航、路況、行車安全監視、車況診斷等功能,它們對車輛的安全、輕松駕駛和維修以及公共車輛的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不少企業已紛紛采取行動,在各地成立車聯網聯盟,在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和培養專業人才方面下功夫,很多企業與企業或高校達成合作,聯手移動通信運營商備戰車聯網等等。今后,車聯網的發展將會日新月異,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車聯網產品將能更好更快地應用到汽車業領域當中。
目前我國以車聯網為主要載體之一的智慧交通已經進入導入期,整車廠商開始加載車載信息終端,一些基本的車載信息服務如導航、定位、娛樂功能開始應用,同時高速公路、城市交通中感知設備的應用開始推廣。市場進入成熟期后,車聯網將與城市主網互聯互通,智慧城市內部開始融合,向高水平的智慧城市發展,而這個過程可能需要10年~20年的時間。在不久的將來,車聯網有望延伸至金融、緊急救援、醫院、汽車維保、交通運輸、IT等諸多領域。
車聯網技術的不足之處
車聯網產品滿足了用戶希望用更簡單的方式解決出行的一系列問題的消費需求,未來有望迎來車聯網市場的高速發展期。不過,我們也應客觀地看到,目前車聯網產業鏈仍不完善,車聯網價值鏈距離成熟這一目標還很遠。
目前我國車聯網應用受用戶歡迎的主要是在車載導航和高速公路電子停車收費方面的功能。這是基于(射頻識別技術)、DSRC(專用短程通信技術)等技術的識別系統和車載信息服務系統中的電子地圖、導航定位等服務,已經應用得比較成功。而在其他技術領域,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大多數還在試用階段,遲遲未能推廣應用。甚至有的用戶擔心車聯網技術發展在為人們駕駛提供了進一步安全保障的同時,也可能讓人們增加操控汽車的難度。同時,還有用戶認為,車內半導體數量增多會加大電磁干擾,進而增加了安全隱患。此外,目前車聯網的商業模式不清晰、行業標準缺乏以及網絡覆蓋與帶寬等因素,又進一步拖累了車聯網技術發展的腳步。大多數汽車廠商并未用互聯網思維顛覆固有的汽車產業模式,互聯網元素只是汽車的附加功能。目前的車聯網系統大多選擇在Linux或Android系統基礎上重新開發,但是出于安全性等問題考慮,很多企業不愿開放自己的系統,各系統無法兼容,不同系統間無法訪問。
因此,大力研發完善車聯網技術將成為企業提升服務品質、進軍中高端市場及搶占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現在應用Android平臺的車聯網產品與傳統的產品相比優勢有不少,但Android技術的源頭應用只為便攜式數碼類產品,把它嫁接在汽車上,其開發難度、實操體驗及對汽車安全性的影響,仍然面臨未知的考驗。這些企業所研發的車聯網產品種類紛繁,但產品的技術還存在很大的可提升的空間。目前的車聯網產品,還有許多功能需要新研發技術的完善和補缺:單點觸控、語音控制、操作平臺等功能仍然達不到人們的預期。目前國內后裝廠家所出貨的基于Android平臺的車載多媒體產品實際上并不多見,就算寥寥幾家企業的產品也因產品售價不菲,而導致銷量并不多。不少車企為了節約成本,寧愿舍棄車聯網系統,選擇更實用的操作平臺。
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車聯網產業鏈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二者的結合為我國發展產業提供了先天優勢條件。現在企業需要做的是,基于駕駛安全打造一條開放、可持續發展的車聯網產業鏈。此外,數據的采集、分析、挖掘以及其他的輔助功能是車聯網技術完善的下一個目標,而它的實現需要以大數據技術處理為基礎。當然,網絡的優化升級配套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如今,不少企業都意識到了在車聯網系統中存在的技術缺陷,開始努力研發更適合用戶需求的車聯網系統,實現對車輛所有工作情況和靜動態信息的采集、存儲和發送,以求能在車聯網的市場爭奪戰中迅速占據高地。目前很多整車廠商都在完善相應的產品系統。除了通用汽車的Onstar、豐田的G-BOOK、日產CARWINGS外,還有一汽集團的D-parter等車聯網系統。這些系統基本上都增加了導航、路況、行車安全監視、車況診斷等功能,它們對車輛的安全、輕松駕駛和維修以及公共車輛的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不少企業已紛紛采取行動,在各地成立車聯網聯盟,在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和培養專業人才方面下功夫,很多企業與企業或高校達成合作,聯手移動通信運營商備戰車聯網等等。今后,車聯網的發展將會日新月異,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車聯網產品將能更好更快地應用到汽車業領域當中。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新基建火了,車聯網如何趕上這趟東風快車?
“新基建”概念一石激起千層浪。從5G基建、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到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基建話題熱度一直高居不下。“新基建”看似新奇,但其中一些概念并不是新奇事物。如5G網絡,...
03月23日 17:07深圳英鵬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車聯網大腦”中國出貨量第一 慧翰股份能否走出汽車業下滑期?
汽車越來越不像傳統意義上的汽車了。不僅在“代步工具”這一角色上,汽車扮演得愈加出色,而且它變得越來越“智能”:假設你即將出門,尚未出發,汽車便自動啟動,調好車內溫度,甚至音樂;等你上車之時,一切環境都舒適得“剛剛好”;你想...
06月05日 16:01億歐網
車聯網如何在物流產業落地?
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消息,2020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72億輛,其中汽車2.81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4.56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18億人。2020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3328萬輛,新領證駕駛人2231萬人。全國70...
04月16日 11:39網絡貨運平臺指南
疫情之后車聯網需求迫切,映翰通如何率先踏入這條“少有人走的路”?
受疫情影響,全球對于車聯網發展的緊迫性更趨迫切。待未來疫情結束之后,車聯網也將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基于深厚的技術和市場沉淀,工業物聯網領域領軍者映翰通網絡立足于汽車后裝市場,以物聯網時代思考者的身份在車聯網領域開始了深耕和實...
05月13日 14:18物聯網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