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個縣級智能電網臨安投運
南都光伏儲能系統
風光互補路燈
紅外線測溫設備的啟用成功實現輸電線路覆冰預測
工作人員正在測試巡檢機器人
下班路上,你想把家里的空調早點開起來,拿起手機,動動拇指,你就能得償所愿;或者你著急出門,忘了關燈,你可以在車上撥打自家的固定電話,按照語音提示來關燈……
這可不是出現在好萊塢電影中的情節,而已經真真切切地實現在臨安人的現實生活中。盡管與IT大亨比爾蓋茨的高智商豪宅比,這還只能算“微智能”,但它畢竟給我們的生活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近日,青山湖科技城智能電網綜合建設工程通過驗收,并正式投入運行,成為我省第二個啟用的智能電網,它也是目前我省唯一的縣級智能電網工程。
手機、電話、電腦都成了家里的遙控器
科技城智能電網重點開展智能供電、智能用電、清潔能源與綜合應用四大模塊建設。包括新能源并網接入、儲能系統、智能配用電一體化通信平臺、強電入地、智能風光互補路燈、智能家居體驗等16個子項目。以往只能出現在科幻片里的在智能手機、電腦終端上點點手指就能操控家里電器的智能生活,現在在臨安內就能體驗到。
臨安御城就是實施智能家居的一個“智慧小區”。目前,該小區內已有100家住戶開通了智能家居。記者走進一間樣板房,大門邊的墻上裝有液晶操作板,輕輕點擊,窗簾、燈光、空調、音響設備、監控探頭都能一一操控。而且這些功能還可以與手機、電腦、固定電話捆綁在一起,不管是在家中,在路上,還是辦公室,都能操控自如。
譬如下班路上,你想把家里的空調早點開起來,拿起手機,動動拇指,你就能得償所愿;或者你著急出門,忘了關燈,你可以在車上撥打自家的固定電話,電話將在響鈴28秒之后自動切換進入語音操控系統,主人只要按照電話語音提示操作,就能遙控關燈……只要在電腦里安裝一個軟件,所有這些遙控功能還可以與辦公室電腦或者隨身攜帶的筆記本相連,實現“鼠標遙控”。
針對記者“關心”的能不能遙控煮飯、遙控燒洗澡水這些問題,置業顧問朱佳說,這些功能系統內都已預留了端口,等將來條件成熟隨時可以接入。“象遙控煮飯、遙控燒洗澡水,都需要生產出與智能居家相匹配的電器,這些電器都需要特別定制,目前市場上的普通電飯煲、熱水器還無法與它匹配。要真正實現,走向普及,還需要時間。”朱佳說。
它喜歡在地底下“逞能”
智能小區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還有的“大智慧”卻是我們普遍百姓卻難以察覺的,卻是我們享受智慧生活的堅強保障,因為它總喜歡在地底下“逞能”。
在科技城腹地的崗陽變電站的操控臺前點點鼠標,數十米外的地下隧道里,一臺與成年人膝蓋差不多高、樣子“超萌”的機器人便開始它一天的工作——沿著1.5公里長的隧道巡檢電纜。哪根電纜“體溫”異常?哪根電纜有斷口或松脫?都逃不過它的“法眼”。
工作人員介紹,這臺機器人由浙江大學與省內一家機器人技術公司聯合研制,兩只“眼睛”其實是兩臺攝像機。“左眼”是紅外攝像機,“右眼”為高清攝像機,能敏銳察覺電纜的“體溫”和每一個細節。有了它在隧道里“盯著”,電力工人就可以從潮濕陰暗的隧道里“解放”出來,不必每日接受強電、高壓輻射。
崗陽變電站最初是給臨安經濟開發區做輸變電服務的。如今,開發區已升格為科技城,變電站自然也要改頭換面,以便與科技城的先進性相匹配。強電入地正是這樣的一個匹配工程。
以往,變電站外鐵塔林立,線纜縱橫。為給科技城打造“無線”風光,所有鐵塔拆除,線纜一律上改下。臨安供電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這個“美觀工程”代價不菲。同樣是220千伏,入地電纜的造價是空中電纜的10倍多。如今,隧道里還“高配”了機器人。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科技城不光能“美觀”用電,還能享受更高質量的電力服務。
“高智能”、“低碳化”,它喜歡“走極端”
智能電網喜歡“走極端”。除了“高智能”,它還喜歡“低碳化”。風光互補路燈和光伏發電就是這樣的兩個項目。
如果您行走在科技城大園路上,會發現兩側的路燈有些“與眾不同”。燈桿上方除了安裝有太陽能電板,還有一個象轉經筒一樣的裝置,這便是風光互補路燈,“轉經筒”其實是風力發電機。
在南方地區,由于受日照條件的制約,純太陽能燈往往不能完全滿足一年四季的照明需要。而這種風光互補路燈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可以綜合利用風力和太陽能,“合力”為路燈供電。它的核心技術就是狀似轉經筒的風機。這種風機高靈敏,風力只需達到微風級的2米/秒即可發電。白天,風機和太陽能電板合力發電,儲存到蓄電池內,夜晚,逆變器將蓄電池中存儲的直流電轉變為交流電,路燈就被點亮。每次蓄電池被充滿電,可用三晚。
與普通路燈相比,這些“風光”路燈每支每年可節約用電約1606度,以目前投入使用的72套路燈計算,1年可節約用電11.56萬度,這些電可供40戶普通居民用1年。
與“風光”路燈一樣低碳的還有南都電源屋頂的光伏發電項目。該項目由300塊光伏組件組成,每天能發電200多度,年產電6萬多度。據測算,該項目每年可節約標煤約3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3噸。在南都的不遠處,源牌國電也用上了屋頂光伏,低碳熱潮,蔚然成風。
它是科技城打造低碳之城的有力保障
青山湖科技城智能電網工程建設范圍約115平方公里,涵蓋了電力系統發、輸、變、配、用等各個環節。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于2012年2月著手動建,共耗時670天。智能電網作為承載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載體,能夠緊密貼近科技城城市發展的先進性需求,同時也能為這座“會思考、會呼吸、有機生長”的科技之城提供更加清潔、高效、穩定、可靠、優質、智能的電力能源和供電保障。
科技城智能電網充分應用了智能電網領域的最新技術和成果,實現了多方面的創新和突破,開創了數個全省“之最”:建成省內規模超大的智能化電力電纜隧道,實現智能機器人巡檢、智能視頻監控和環境綜合在線監測;率先研究并開發了架空線路覆冰預測軟件,實現輸電線路覆冰預測,提升綜合抗冰保障能力;率先使用國際先進的磁懸浮發電路燈,通過微風即可發電,實現風光能源的互補、全效利用。
科技城智能電網啟用后,每年預計可節約標煤179噸,減排二氧化碳449.6噸,減排二氧化硫13.5噸,減排氮氧化物6.73噸,減排碳粉塵122噸,將為科技城打造低碳經濟示范區提供重要保障。
相關文章
中揚立庫:以人為本,創新發展 助推 物流行業智能升級— 訪浙江中揚立庫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盧先生
中揚立庫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智能倉儲設備的源頭廠商,國內立體倉儲大型廠家之一,中揚立庫以每年遞增30%的發展速度,年產值現目前已超過5億。2008年至今,共在國內建設、交付大概千余項大型智能倉儲系統。
青海省電力公司將加快建設堅強智能電網
今年是青海省電力公司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任務、謀劃“十二五”堅強智能電網的關鍵之年,公司將把構建堅強智能電網作為首要任務,計劃投資24.97億元用于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以750千伏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
滬松江區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產業化基地
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聚焦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節能創能兩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松江新城南部區域概念性規劃。研究制定松江融入大虹橋商務區規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