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平臺應用智慧城市
視頻感知系統。整合公安、交通、城管、運營商等視頻信息,建設統一視頻接入平臺、圖形圖像分析處理平臺,實現城市可視化管理。
識別感知系統。統籌建設感知終端,強化感知終端集成,實現目標對象的連續識別和相關信息的獲取、處理、傳送、共享,普遍滿足氣象、水環境、污染源、危險源等領域的監測、預警、處置需要。
位置感知系統。建設全省位置信息公共平臺,匯聚基于北斗、GPS、通信站點等多種定位信息,統籌滿足位置應用需要。
感知傳輸網。建設統一的智慧城市感知網絡,規范末端網絡傳輸模塊和技術標準,確保感知傳輸網絡的安全可靠運行。
公共平臺,提供統一支撐服務
新一代通信網絡。建設數字福建·寬帶工程,實現光纖網絡基本覆蓋城市家庭,終端接入帶寬達到50M以上,50%家庭達到100Mbps。加快4G網絡覆蓋,實現WLAN基本覆蓋城市公共區域;加快向下一代互聯網遷移;加快改造廣播電視網絡;推動衛星通信應用。
物聯網能力基礎平臺。提供感知終端管理、信息匯聚、目錄組織、信息共享等功能,實現終端統一識
別和接入,以及信息集成分發。
云計算平臺。建設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實行資源集中管理應用,普遍推行云端服務。
天基信息平臺。建設統一的遙感數據共享平臺、天空地一體化通信平臺,統一提供天基信息服務。
大數據應用平臺。建設分布式大數據存儲系統、計算模型、仿真系統、機器學習算法庫等,提供大數據分析、挖掘處理、知識發現等能力,滿足預測預警和輔助決策需求。
政務數據云平臺。以人、組織、地、物、事為對象,整合建設全生命周期動態數據庫,推動數據聚合應用,形成支撐智慧城市運行的信息資源服務體系。
電子認證云平臺。完善電子認證服務體系,形成包括證書申請、審核、生產及遠程受理等可靠的電子簽名認證體系,提供統一的身份認證和數據簽名服務,為數據電文提供可靠性認證服務。
交付平臺,實現服務一體化
建設應用注冊、認證服務、內容管理、服務提交、呼叫服務等系統,構建智慧城市統一的服務交付平臺(服務總線或服務網關),為應用提供身份識別、信息聚合推送、權限管理等服務。各類應用系統統一向平臺開放服務接口、提供資源,通過平臺調用其他部門開放的服務,統一利用服務交付平臺受理請求和提交服務。
相關文章
科技融合推動全球智慧城市市場
根據ResearchandMarkets發布的一項新研究,技術和業務運營的整合以優化公用事業運營正在推動全球智慧城市市場的增長。報告指出,由于公用事業、交通和公共安全部門的數字化轉型,到2026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場將超過2.5萬...
報告揭露智慧城市技術差距
在G20全球智慧城市聯盟的36個先鋒城市中,幾乎所有城市都存在與智慧城市技術相關的政策差距。接受調查的城市跨越22個國家,包括加拿大的多倫多、印度的班加羅爾和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去年11月,作為聯盟的一部分,這些城市同意制定采用...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