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虹:建立統一標準 實現智能“一卡通”互聯互通
2014年4月16日, 《城鎮建設智能卡系統工程技術規范》國家標準宣貫會(第一期),在江蘇省泰州市隆重召開。會議重點就智慧城市智能卡建設的標準問題做了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發展智能卡 各地基礎標準統一是關鍵
《城鎮建設智能卡系統工程技術規范》是智能卡領域的首個工程建設國標,也是第一個具有強制性的智能卡領域工程建設國家標準。此標準標為行業運營單位以及企業提供了最權威的準繩,對我國城鎮建設智能卡系統工程起到了很好的指導的作用。
國家標準是指由國家標準化主管機構批準發布,是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編制計劃,協調項目分工,組織制定(含修訂),統一審批、編號、發布,是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標準,一切行業標準應在遵循國家標準的前提下制定。
近年來,為實現多城市“一卡通”的互聯互通,讓出行者可以在不同城市刷同一張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積極向各城市推廣“一卡通”的互聯互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中心主任馬虹認為,推行“一卡通”的互聯互通應該遵循規劃指導,標準先行,市場協調,政府調節的原則, “一卡通”互聯互通的基礎是各地標準的統一。
智能“一卡通” 實現城市互聯互通
目前,全國440多個擁有IC系統的城市中,依照住建部制定的標準的共有160多個,發卡量達4.2億,包括北京市民使用的“市政交通一卡通”、鄭州市民使用的“綠城通”以及福州市民使用的“榕城一卡通”均在住建部制定的標準體系之下。這些“一卡通”不僅承擔了公共交通刷卡消費的功能,還能夠在餐館、超市等場所進行小額消費。
在此基礎上,住建部于2008年開始開展了“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工作”,歷經5年發展,于2013年實現了上海、天津、沈陽、福州、蘭州等35個城市互通,并發行了印有“City Union”字樣的城市互聯互通卡。
近期,交通運輸部也表示,預計2016年底前全國大中型城市將初步實現公共交通“一卡通”的跨市域、跨交通方式使用,到2020年前將基本實現全國范圍內跨市域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全國聯網。
馬虹表示,“一卡通”互聯互通的工作能夠促進城市信息化發展,使百姓享受到互聯互通所帶來的便利條件,因此建立互聯互通機制始終應以服務百姓生活為根本。同時,也應當循序漸進地推行該項工作,逐步將各地納入統一的標準體系之下,并避免重復建設造成不必要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