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的未來形態 從可穿戴到可感知
自古以來,人類本能的欲望就會通過信息連接彼此。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種欲望徹底被互聯網所滿足。這一需求也因互聯網而進化,我們能夠連接能多的人,擁有更多的途徑、更多的數據。互聯網發展到今天,接入設備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移動設備,可穿戴設備,而它的發展也會朝著更具意識和智能的方向前進。
今天,可穿戴設備仍是一個新興的市場,也是正在增長的市場。目前市場上,大約有160多個不同的可穿戴設備。IDTechEx就預言,在未來的10年,可穿戴設備的市場將達到700億美元。但就我們目前的視野來看,仍有許多限制。可穿戴設備如何通過創新來驅動我們現在移動所主導的萬物互聯(Internet of Everything)的世界呢?
什么是可穿戴?
關于什么是可穿戴,在業界有著許多困擾,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什么角色。例如,外骨骼的發展它對軍事、體育的影響,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穿在身上的設備這么簡單。而且它不僅僅用于人類。
大阪大學和東京大學農業技術學院聯合開發的燃料電池,通過它驅動機械昆蟲,使其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形成一個無線網狀網絡,用于在一些人類無法進入的區域,進行無線傳輸各種傳感信號。例如在災區進行搜索和救援的工作,這聽起來很科幻,但是通過連接這些可飛行的昆蟲傳感器到網絡,可以創造非常多的新功能,這何嘗不是可穿戴的另一種形態呢。
為什么是現在?是不是炒作
簡單的來說,科技正在“變小”。科技的發展每10年會縮小100倍。因此,盡管在80年代中期,我們會隨身攜帶音樂播放器、電話、計算器之類的,但到了今天,我們要完成上面的那些功能,只需要一個設備,就是智能手機。微型的傳感器和如砂礫般大小的計算節點,使融合成為了現在的趨勢。而我們也因此開始了解,什么是物聯網和移動創新。
可穿戴2.0——從可穿戴到可感知
雖然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的可穿戴設備都在捕獲我們正在做什么,但它們卻沒能告訴我們該如何去做。所以我們正在探索可穿戴設備向指導我們生活的方向發展,這將改變我們的生活。例如,現在的可穿戴的手環或者手表,僅能告訴我,我們的身體在移動,但卻不能告訴我目前的身體狀況,如血糖、血壓。
對于這一進化應該做的三件事:
1、與你的身體連接
2、與世界連接
3、與環境互通
與你的身體連接
可穿戴設備一定要能夠與你的身體接觸,否則是沒有辦法了解你全部信息的。典型的例子就是,谷歌最近測試的一種新型測血糖的方法,通過隱形眼睛內置的傳感器,能夠檢測眼淚和淚腺,從而獲得每秒鐘的血糖讀數。
與世界連接
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互聯的世界,大約90%的全球人口通過無線網路連接彼此。此外思科VNI預測,在今年年底,移動連接的設備數量將超過世界人口。這種網絡連接數量和類型的增長,不僅能夠給用戶提供更多的功能,同時也讓可穿戴設備更智能。
同樣舉個例子,在接下來的10年,5G的發展將使你的掌上設備有足夠的帶寬支持相當于250個網真會議,或者將你的可穿戴設備聯通,使其成為一臺超級計算機。
與環境互通
互聯網已經從基本的數據連接,發展到現在身臨其境的社交體驗。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互聯網世界,一切都將為明天的環境感知的網絡鋪平道路。未來將超越現在人的連接、流程的連接、數據的連接和事物的連接,演變成,連接正確的人、正確的流程、正確的數據和正確的事物。
這種進化不會取代今天的功能,而是提高了連接的內容。爆炸式的連接、移動數據、應用程序,都將涌入到我們的生活,而服務和信息將使我們極大的改變終端體驗。
相關文章
“感知環境,智慧環保”
“十一五”以來,無錫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國家領導“重現太湖碧波美景”的重要指示和關于加快建設“生態城、高科技城、旅游服務城、宜居城”的總體要求,以太湖治理為重點,不斷加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環境監測監控能力持續增強...
物聯網醫療可穿戴設備將在冠狀病毒之后獲得發展勢頭
當一些國家的政府開始通過智能手機追蹤公民的位置時,有些人不愿意為了短期疫情危機而損害長期隱私。但是,如果這意味著可以確保自己的健康和安全,那么大多數人還是會欣然接受可穿戴設備,如健身手環和智能手表,在2010年代風靡一時。...
移動應用開發: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之年
就在第二天早晨,經過漫長而乏味且無休止的夜晚之后,我醒來了,手上的震動強烈。我注意到我忘了刪除昨天買的新智能手環,可能是在通過該應用程序翻閱時設置了警報。在乘公共汽車去辦公室的過程中,我注意到了健身應用程序,并決定更改鬧鐘...
萬物互聯,萬象更新——物聯網行業研究報告
■我國物聯網市場空間巨大,未來將快速發展。2018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達到1.43萬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2萬億元。物聯網從架構上可分為感知層、網絡層以及應用層。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必要成本逐漸下降、國家戰略布局這三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