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背景沖擊下的車聯網4G革命
進入信息時代以來,網絡充斥著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隨時隨地可用的移動網絡、方便快捷的WiFi網絡等,讓我們的生活擺脫了有線網絡的束縛,開啟了自由廣泛的網絡新世界。車聯網便是大背景下的產物,隨著4G風暴來襲,車聯網時代將更進一步,開啟了一場4G革命。
車聯網這一概念或許對大部分人來說還是陌生的,那么什么是車聯網呢?
車聯網(IOV:InternetofVehicle)是指裝載在車輛上的電子標簽,通過無線射頻等識別技術,實現在信息網絡平臺上,對所有車輛的屬性、靜態、動態信息進行提取和利用。車聯網是物聯網在汽車領域的一個細分應用,它實現了車輛與公眾網絡通信,可根據不同的功能需求對車輛進行有效的引導與監管,以及提供專業的多媒體與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
在車聯網發展的過程中,主導和技術一直都是其發展的瓶頸:
車聯網缺少統一管理主體
自車聯網誕生之日起,便已面臨缺乏統一管理主體的尷尬局面,多頭管理模式給車聯網的良性發展增加了難度。汽車生產制歸屬工信部,牌照管理歸屬公安部,運營則歸屬交通部。三個職能部門功能堆疊,主體不明,相互制約。由于車聯網產業鏈長,參與行業多,故而其中圍繞利益之間的博弈也就在所難免。
通信網絡帶寬瓶頸已成為車聯網的技術難題
車聯網要解決各系統間的信息交換和共享問題,同時與司機和乘客實現有效互動。然而,絕大多數用于信息采集的高端傳感器,其芯片核心技術并不是中國制造。目前的3G網絡帶寬不能滿足未來對圖像和流媒體的傳輸需求,同樣4G網絡和DSRC的自主網技術等也還沒能完全突破。在全面獲取系統精準的信息基礎上,針對不同應用智能化處理,更是世界性的技術難題,需要專研智能化應用的數學模型。
在高速移動能力的需求下,面對4G時代的來臨,汽車廠商們正在醞釀一場新的革命。
早在車聯網出現時,中國移動便開始積極響應國際政策的號召,利用自身4G網絡是優勢開拓車聯網市場。已研發出基于4G的多功能車機、公車管家、行車衛士等多款車聯網產品,并不斷尋求與汽車廠商展開合作。“4G多功能車機”采用了“云-管-端一體化方案”,產品功能涵蓋行車信息實時回傳、智能導航、呼叫中心人工服務等特色,可提供整體的車聯網服務。“公車管家”在4G領域的獨特優勢,提高車輛的使用效率,控制辦公用車成本。“行車衛士”具有智能告警、極速定位、軌跡查詢等多種功能,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和物聯網中央平臺,結合最新的物聯網技術,全方位定位,引領車輛安全新時代。
福特汽車在去年6月底就與中國聯通簽訂了合作協議,目的在于推動聯通沃商店開發出更多的應用程序,以支持AppLink的福特車型。無獨有偶,榮威inkanet、豐田G-BOOK、通用安吉星、寶馬iDrive等也正積極與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進行合作。在未來以蘋果、微軟和谷歌為代表的IT廠商沖擊下,汽車廠商早已重視車內的互聯網體驗服務,這更會是一場“車聯網”的4G拼殺。
隨著4G商用范圍愈加廣泛,車聯網作為汽車行業的重要應用,已被列為國家“十二五”期間的重點項目。工信部對產業規劃、技術標準等方面,加大對車載信息服務的支持力度,以推進車聯網產業的全面發展。預計到2015年,我國汽車產量規劃將達到2500萬輛,車聯網應用和服務用戶數量將達到1000萬,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500億元人民幣。在未來車聯網或將成為汽車行業中的超級藍海。
相關文章
新基建火了,車聯網如何趕上這趟東風快車?
“新基建”概念一石激起千層浪。從5G基建、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到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基建話題熱度一直高居不下。“新基建”看似新奇,但其中一些概念并不是新奇事物。如5G網絡,...
“車聯網大腦”中國出貨量第一 慧翰股份能否走出汽車業下滑期?
汽車越來越不像傳統意義上的汽車了。不僅在“代步工具”這一角色上,汽車扮演得愈加出色,而且它變得越來越“智能”:假設你即將出門,尚未出發,汽車便自動啟動,調好車內溫度,甚至音樂;等你上車之時,一切環境都舒適得“剛剛好”;你想...
車聯網如何在物流產業落地?
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消息,2020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72億輛,其中汽車2.81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4.56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18億人。2020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3328萬輛,新領證駕駛人2231萬人。全國70...
疫情之后車聯網需求迫切,映翰通如何率先踏入這條“少有人走的路”?
受疫情影響,全球對于車聯網發展的緊迫性更趨迫切。待未來疫情結束之后,車聯網也將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基于深厚的技術和市場沉淀,工業物聯網領域領軍者映翰通網絡立足于汽車后裝市場,以物聯網時代思考者的身份在車聯網領域開始了深耕和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