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进入“智慧城市”快车道 便民服务更完善--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太原進入“智慧城市”快車道 便民服務更完善

業界動態
生活晨報
2014-05-06
[ 導讀 ] 本月底,北斗衛星導航將在太原市現行運營的公交車上全部安裝完畢。“智能公交”項目即將投入使用。“智慧城市”又一次以便民的模式切入老百姓的生活。

  本月底,北斗衛星導航將在太原市現行運營的公交車上全部安裝完畢。“智能公交”項目即將投入使用。“智慧城市”又一次以便民的模式切入老百姓的生活。早在去年就已成為國家“智慧城市”技術和標準試點城市的太原,現在建設到什么程度了呢?近日,本報記者走訪了太原市多個參與應用“智慧城市”理念的部門,為您一一呈現。

  智慧公交 公交車幾分鐘后到站一目了然

  公交車走到哪里了,還有多久到站?這附近有什么公交車站?對于市民在選擇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遇到的各種問題,“智能公交”作出了“解答”。

  本月公交車全裝北斗衛星導航

  4月24日,太原市基礎地理數據中心主任衛啟云表示,“智慧公交”項目建設有了新進展,預計5月底,省城運營的公交車將全部安裝北斗衛星導航,手機APP智能公交應用系統預計6月份上市。到時,市民只需在手機上安裝一個APP,就能隨時掌握公交車動態。

  衛啟云表示,在前期準備階段,太原市國土資源局完成了2700臺北斗定位設備的采購。2月下旬,項目進入試安裝階段,在全市公交車的13種車型中各選1臺作為試點車輛進行初步測試。其間,通過多次安裝試驗,4月1日13輛樣車全部通過安裝測試,明確了全市不同公交車型的安裝方案。據了解,目前太原市有3000多輛公交車,現在已安裝北斗衛星導航GPS的有1650臺,將在5月31日前完成全部運營公交車輛的安裝。屆時,“智能公交”項目將投入運行,太原市將率先在全省用上智能化公交出行系統。

  公交車啥時候到站一查便知

  “這公交車啥時候到呀?”看著越來越近的開會時間,張曉慧很著急。這個時候,她多么盼望有人能告訴她公交車到達的時間啊。

  現在,這個問題終于解決了。

  “市民在手機上安裝‘智能公交’,便可輕松實現智能出行。”衛啟云表示。

  4月24日16時,記者通過太原市基礎地理數據中心工作人員手機上安裝的“智能公交”APP,過了一把智能公交的癮。點擊“智能公交”APP,“公交查詢”、“實時公交”、“周邊公交”、“周邊服務”等應用立刻映入記者的眼簾。點擊“周邊公交”欄目,周邊500米范圍內所有的公交車馬上呈現在眼前;點擊“周邊服務”欄目,周邊的飯店、賓館、銀行、ATM機等一覽無余;繼續點擊,坐幾路車、步行怎么走,都可輕松實現。

  衛啟云介紹,“智能公交”手機APP查詢功能,可以在地圖上獲得公交車到達什么位置,離站臺還有多遠,有多少輛公交車過來,預計到達時間。比如說你在省城金剛里這一帶,只要輸入“金剛里”三個字,包括805、808、801路、兩公里范圍內所有公交車的位置,就會在圖上顯示出來。”再比如你下班了,要坐公交車,通過手機查詢,5分鐘之內沒有公交車到達,那你就不用著急下樓。等你看到公交車已經到了前一站了,再到站臺也不遲“。“不過,‘智能公交’手機APP所查詢的范圍是有限度的,主要限定在上下行兩公里范圍內,并且僅支持手機兩大系統,一個是蘋果los系統,另一個是android系統。”衛啟云強調。

  掃描站臺二維碼可知公交信息

  “智能公交”手機客戶端功能一大亮點就是二維碼掃描。”衛啟云說。

  他表示,將來會把二維碼貼到公交站牌上,用戶登錄“智能公交”APP,打開“掃描”頁面,掃描公交站點的二維碼,便能夠獲取到附近要經過本站點的公交車的車牌號、距離本站點的距離和到達本站的時間等實時動態信息。“智能公交”主要是為數字太原公共平臺建立的,該網址是,以后市民只要登錄該網站,便可下載“智能公交”APP。“如果遇有改線會不會及時調整‘智能公交’系統?”記者問。對此,衛啟云表示,中心會請專人維護APP,公交信息改線會在地圖上及時更新。

  他表示,將來會將公共自行車與“智能公交”這個軟件整合,也就是說市民租騎自行車或者坐公交車,都可以直接在“智能公交”APP上查詢相關信息,實現智能出行。

  智慧公安 2015年底“天網”工程實現全覆蓋

  4月29日上午,新浪微博平臺上 @平安太原對于網友關注的“太原市公安局是否接受微博報警”問題,給出肯定回答。

  零距離服務讓市民少跑路

  市民對太原市公安局有什么建議,都可編輯內容發送給 @平安太原,當然這只是太原市公安局豐富智慧城市的一部分。

  2012年8月22日,小店、迎澤、杏花嶺、萬柏林、尖草坪五城區統一啟動公民出國(境)受理點業務,省城居民在家門口即可申請、領證。

  2013年1月10日,太原市公安局全面開啟電子警務新時代,公安便民服務在線平臺正式運行。平臺上,便民服務在線的信息發布、業務辦理量和咨詢回復量均居全省第一,做到零距離服務,讓市民少跑路。

  該平臺以“網上服務、信息發布、交流互動、考核評測”四大板塊為支撐,建成集親民熱線、短信平臺、互聯網門戶網站、3G手機版四維一體的綜合性互聯網電子政務平臺。實現了出入境、戶政、治安、消防、交通、網警、法制、禁毒等8類185項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公安業務,在網上不同程度的辦理和預約,包括在線申報、辦事指南、表格下載、網上咨詢、網上預約、在線申辦等。

  “天網”工程將實現全覆蓋

  2013年11月18日,太原市社會治安“六網覆蓋”工程啟動,到2015年底,太原市將建設32萬臺監控點位圖像攝像機。“天網”工程將分為一、二、三類監控點位,三類監控點位將實現城區全覆蓋、農村基本覆蓋的目標。

  按規劃,一類監控點是覆蓋省、市黨政機關及主干道等公共復雜區域攝像機的點位;二類監控點,是覆蓋重點單位、人員聚集地、人員密集區、案件多發地段攝像機的點位;三類監控點也是社會資源圖像監控點,是一、二類未覆蓋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和居民小區的攝像機點位。

  智慧食藥手機掃碼可知藥品食品“來龍去脈”

  “掃一掃條形碼,這個食品從哪里進貨,從哪里產出,由誰運送,銷往哪里,所有信息都會在手機里面顯示。”太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生產處處長姜文修表示,“將來就是這個趨勢。”

  將在全市推廣“透明廚房”工程

  早在2013年4月19日,太原以食品街為試點向全市推廣“透明廚房”:在餐飲單位的廚房裝上遠程攝像頭,通過遠程攝像頭將信息采集到互聯網,通過網絡進行數據共享,餐飲單位負責人可通過電腦或手機登錄平臺,對本單位后廚操作過程、崗位落實情況進行適時監督和管理。利用3G技術,還可將廚房視頻實時傳至終端存儲器和執法人員的手機。

  太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管理處處長景佩星告訴記者,將來會在全市推廣“透明廚房”工程,預計會在所有的學校、幼兒園的餐廳安裝該系統。

  200家藥店設自助查詢機

  2013年12月19日,太原市有200家藥店設立藥品質量自助查詢機,消費者拿著機器上的掃碼,對著藥品包裝上的條碼照一照,便知藥品真假。太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場處處長郭建平稱,太原市有700余家藥店,已有200家藥店設立藥品質量自助查詢機,包括益源大藥房、同仁堂山西連鎖藥店、長城藥店、萬民藥房等13家零售連鎖藥店,“明年將擴大到400家。”

  此外,郭建平還坦言,目前進入藥店的很多藥品都有可追溯體系,“從藥廠到消費者手中都有‘跡’可循”。

  姜文修告訴記者,目前,食藥監部門正在積極探索并逐步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選取生產條件好、質量管理規范的生產企業先行試點,建立從原輔料采購使用、生產過程控制、產品出廠檢驗、產品銷售等全過程的可追溯體系,力爭實現風險可預警、過程可控制、去向可查詢。今后將逐步推廣至乳制品、肉制品、白酒、食醋等大型食品生產企業。太原市金大豆食品有限公司也作為試點,探索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

  智慧環保 實時監測讓市民及時了解空氣質量

  你想隨時了解太原市的空氣質量嗎?你想隨時關注省城污染企業的排放情況嗎?太原市環保局的智慧環保系統可以滿足您的這些愿望。

  市民出門先看空氣質量

  “每天早晨起來就看環保局官網的太原市空氣質量實時數據發布系統,看是否需要戴口罩出門。”家住省城尖草坪的王玉峰大爺告訴記者,他每天早晨要送孫子上學,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看空氣質量監測數據。

  據太原市環保局宣教中心副主任高崗栓介紹,之前,太原市空氣質量檢測指數是24小時發布一次,考慮到這樣的空氣質量指數(AQI)容易失真,即使當天有瞬間重度污染,也無法表現出來。因此,太原市區空氣質量指數 (AQI)推出以小時濃度計算的“實時空氣質量指數”。

  企業污染物排放超標就報警

  污染企業實時監測系統也是智慧環保的一部分,記者在太原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監控平臺看到,這里是實行24小時監控的。一旦有企業的污染物排放超標,實時監測系統就會報警,監察支隊就會立馬到現場核實、處理。

  太原市環保局信息中心主任趙春峰告訴記者,智慧環保目前已經把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和報警系統有機地融合了起來,形成了當時監測、及時反饋的平臺。它不僅能夠讓污染企業和周邊的老百姓能及時了解企業污染排放情況,對企業起到警示作用,還可以在遇到污染企業污染物排放超標時及時報警,及時處理,防止擴大污染范圍。

  一些企業在建設樓盤或者進行工程改造時,會造成環境污染,就要提前向環保部門申請,申請期限最多12天,通過后方可施工。智慧環保將申請進展情況在網上向企業及時反饋,讓企業隨時都可了解申請的進展情況。

  記者在趙春峰的辦公系統中看到,太原市的智慧環保系統目前已經運行的有空氣質量實時數據發布系統、污染企業實時監測系統、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3個外部系統和包括環境地理信息系統、放射源信息系統在內的8個內部系統。

  趙春峰對記者說,太原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負責全市大氣、水體、噪聲等各環境要素的環境質量例行監測,使所有重點污染源和重點區域的環境動態處于24小時監控之中。趙春峰稱,接下來,他們會對原有的應用系統進行完善,將所有的數據格式進行統一,建立綜合業務管理平臺,爭取將市民關心的所有環保信息全部以最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

  智慧醫療 看病預約掛號 實現手機管理網絡支付

  一直以來,老百姓的就醫是個難題。記者在太原市衛生局制定的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中看到,大力推動面向居民、面向患者直接服務的信息系統建設。

  建設健康云平臺

  省城將積極探索“云服務”模式在衛生信息平臺中的應用,建立以面向公眾服務為目的的綜合衛生信息健康云平臺,實現區域內不同醫療衛生機構以及社會相關部門的業務應用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和聯運協同,老百姓對相關資料可以進行查詢,還可以預約醫療服務,為政府決策和政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撐和科學依據。

  太原市“健康云服務”平臺建成后,各縣(市、區)可通過“云服務”模式共享。

  在全市建立標準統一、信息共享的規范化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庫,實施動態和規范化管理,通過市級衛生信息平臺實現居民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所接受的醫療、公共衛生、保健康復服務等記錄信息,能夠及時、準確、完整地歸集到健康檔案數據庫,滿足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的需要,滿足居民個人自我健康管理的需要。

  根據衛生部《電子病歷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試行)》,以醫院現有信息系統(HIS、LIS、PACS等)為基礎,整合信息資源,推進以標準化、結構化為內容的電子病歷數據庫建設,并通過市級信息平臺實現跨區域、跨機構之間診療記錄、患者基本信息的共享。

  120與交警、電臺聯網協同

  建立區域協同120急救系統,在區域內建立多機構、跨學科、多部門的協同醫療急救體系,實現120急救與交警、電臺、各大醫院的聯網協同,提高急救車轉運病人的準確性和效率,降低死亡率。

  完善市、縣、鄉(鎮)三級遠程醫療服務系統,用信息化手段方便群眾看病就醫。根據衛生部《預約診療服務考核評價標準(2012-2013)》,健全預約掛號平臺,擴大接入醫院范圍,拓展平臺功能,實現網絡支付、雙向轉診等功能。

  完善一線一網一機一卡

  一線(12320衛生熱線)。完善12320衛生熱線的功能建設,為百姓提供多元化、立體化的咨詢預約、投訴舉報、建議表揚服務。

  一網(健康服務門戶網)。依托12320網站建設健康服務門戶網站,支持居民通過登錄門戶網站,實現健康資訊、健康檔案、檢驗報告、體檢報告的查詢和預約掛號服務。

  一機(手機健康大管家)。百姓利用手機隨時隨地掌握自己的健康檔案、體檢報告,接受各類健康、接種疫苗等提醒,并通過手機進行咨詢和預約診療。

  一卡(居民健康卡)。按照衛生部《居民健康卡技術規范》和《居民健康卡管理辦法(試行)》要求,以全市居民醫保卡作為載體,共享身份識別資源,利用醫保網、農合網和信息平臺功能,提供數據傳送、存儲、共享、索引和交換服務,和人社等部門共同推進使用醫保卡就能實現居民就診、醫保結算、健康檔案調閱、健康管理和預支付等功能。

  智慧城管 供水水質和供熱溫度實時監控

  負責太原市旱西關北社區的張嬿當數字城管采集員已經兩年多了,她的工作就是每天在自己的管片里巡查,發現有問題,就用“城管通”把現場拍下來,向指揮中心上報。

  張嬿手里的“城管通”其實就是一部安裝了智能管理程序的城管專用手機。有了這只“千里眼”,城市管理中涉及到園林、城管等部門只要出現問題,在GPS定位系統的跟蹤下,系統就會在第一時間發現,并通知責任單位去現場處置。

  829名信息采集員全天候巡查

  2009年,投資5400萬元的太原市數字城管平臺投入運行,成為太原市數字化城管的雛形。平臺依托萬米網格和獨立的信息采集隊伍,將太原市438平方公里的公共管理區域按等級分成20044個網格,由829名獨立的信息采集員每天全天候在網格內巡查。

  今年3月31日,太原市12319城建服務熱線正式開通,服務范圍涵蓋水、電、氣、暖等15個行業、3大類、77種、218項關乎市民生活的事項,受理市民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方面的投訴建議,限期責成有關責任單位辦理,并進行監督、反饋、考核。這是全國省會城市中第三家開通的城建服務熱線。

  “對城市供水水質實時監控,對城市供熱溫度實時監控”。這是太原數字城管更加“智能化”的愿景。通過共享供熱、自來水、污水處理、道路照明等部門的傳感器,太原市數字化城鄉管理指揮中心將建立市政公用產品質量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實時在線監測監控這些市政公用產品的運行情況。

  市民可實時上報城管問題

  不僅要對市政公用產品實施監測監控,包括涉及市政道路、供熱、排水、照明等問題的應急搶險車、施工工程車、應急搶險設備、行政執法車、信息采集車等車輛也要通過加裝GPS定位裝置,實現車輛監控功能。計劃為300輛相關車輛安裝GPS,系統容量設計為1000輛。

  在人行天橋、各大路口、跨汾河大橋、易積水地段、泵站等地方加裝攝像頭和水位傳感器,通過視頻截圖、自動報警等方式,實時監督各部門現場處置情況,保障百姓出行安全。“全民城管”將建設開放式互動信息平臺,市民可通過手機APP下載、微博、微信等方式,實時上報城管問題。

  2014年太原數字城管還將對太原市基礎地理信息實現實時更新;對城市地下管網普查建庫,建設智慧管線子系統;實現移動信息采集車代替信息采集人員步行或騎車在快速路、高架路段巡查采集信息,及時對城市快速路、高架路段的巡視、監控等問題進行實時上傳、派單、處置。

  智慧太原藍皮書  

  最近,住建部公布了103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截至目前,我省已有太原、晉城、陽泉、長治、大同市城區、朔州平魯區、懷仁縣等7地入選。智慧城市到底啥模樣?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響?讓我們了解一下太原的情況,也來看看國外的智慧城市是啥模樣。

  2016年主城區布好20萬個感知攝像頭

  建設智慧太原需要多長時間?記者在《太原市智慧城市發展規劃綱要(2012-2016)》中看到,截止到2016年,太原必須完成智慧太原基礎框架和基本應用,包括“1個綜合管理平臺、1張城市感知網、3個數據計算服務中心、若干示范應用工程、若干應用服務終端”。

  太原未來的感知網要覆蓋主城區,需要60種涉及環境、能源生產和銷售、地下管線監測和定位等百萬個傳感器,城區部署20萬個固定和車載視頻監控攝像頭,10萬個CCD相機,100臺移動車服務于城市安全、環境保障和突發應急事件響應等。數據中心能夠動態加載和融合30種以上數據,能提供地理空間數據、典型專題數據和政務數據的動態管理。云計算中心需購置設備2萬臺,云計算能力千萬億次/秒,能提供海量城市時空信息高性能服務。服務終端裝載智能手機10萬部、車載終端10萬個、電子屏3000個,可為決策者提供智能決策分析,為企業提供處理分析和現場監控信息,為市民提供全方位及時可靠的信息服務。

  數字城市建設創造多個全國第一

  太原市基礎地理數據中心主任衛啟云告訴記者,太原市能夠進入國家智慧城市建設試點行列,是因為在城市信息化方面有良好的積累,即在數字城市、物聯網、云計算三個方面都具備良好的基礎。

  第一個省會數字城市

  太原于2007年建立了數字太原地理空間框架系統,完善了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2009年7月在全國第一個通過驗收,走在全國前列。為全國數字城市建設提供了示范,還創造了幾項全國第一:第一個通過驗收的省會數字城市;第一個通過采用5種應用模式,使地理信息最大限度服務于政府和公眾的數字城市;第一個采用基礎地理數據脫密技術,將地理信息通過互聯網向公眾進行發布的城市;第一個將物聯網技術引入到數字城市建設中的城市……

  高速寬帶網全市覆蓋

  太原目前已經形成了由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電信運營商為主建設的、覆蓋全市的高速寬帶網,提升了寬帶傳輸和接入的速率和容量;電話、電腦、手機、數字電視、導航儀等各類信息終端普及率和使用率不斷提高,多項指標位于全國前列。

  云計算目前存儲量1000T

  由太原羅克佳華工業有限公司承擔的“太原市云計算平臺工程實驗室”項目列入太原市重大專項,獲得1000萬元扶持,已建成500平方米的云計算中心,其中有120臺機柜、500臺服務器,存儲量已達到1000T,建成了150平方米的監控中心。

  ■他山之石

  倫敦智慧城市啥模樣

  垃圾桶 能“看電視”能“上網”

  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向世人展示了智能城市的多種可能性。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對我們也是一種啟發。

  拍垃圾桶報警

  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倫敦街頭的垃圾桶兩側各有一個LED顯示屏,屏幕上每天滾動播出股市行情和與奧運會有關的資訊。這樣的垃圾桶還配有WIFI無線網絡傳輸功能,為附近的手機用戶提供網絡信號。而它所需要的全部電能,都由頂部的太陽能電池供應。垃圾桶被填滿后,會自動發出信息,通知清運部門進行垃圾處理。垃圾桶還有報警功能,一旦遇到任何緊急情況,市民可以用力拍打垃圾桶,就能直接報警。

  腳步發電

  倫敦市鋪設的發電地磚,能通過人行走中腳步踩踏所產生的動力,作用到一種特殊的綠色橡膠地磚上,從而產生源源不斷的電能。一旦有電流產生,地磚中間的LED燈就會被點亮;而剩余95%的電能則會被存儲在地磚內的電池中,最長可存儲三天。這些被存儲起來的電能通過城市供電系統可以進行一些低耗能的應用。這種地磚還有防水功能,雨天和冰凍環境下都能工作。每塊地磚可承受上百萬次的踩踏,平均壽命為5年。

  智能LED燈

  到2016年底,倫敦市威斯敏斯特街道上將全面安裝智能LED燈,并全部由iPad控制。當燈出現故障,或達到使用年限時,通過iPad應用,通知提醒會自動向市政府工程師發出,告知路燈需要維修。 同時,隨著一天中的天氣和不同時間段的變化,iPad也會自動調節路燈的亮度和開啟時間,達到節能效果。新型路燈每年將為倫敦節省42萬英鎊的電費。

  交警掃條形碼開罰單

  倫敦交警開罰單的速度將信息技術發揮得淋漓盡致。一旦需要開罰單,交警手拿掌上電腦,在車前的條形碼上一掃,車主、車速等各種信息就會馬上顯示出來。隨后,罰單自動從警察手里的小型打印機上打印出來,上面明確寫出違反交通法則的條款和應罰款的數目。

  云端的城市

  倫敦市的所有地鐵站里都有免費WIFI,乘客可以用手機收到各種關于地理位置的信息;不論是在博物館、藝術中心、歌劇院,還是在酒吧,大多都有相應的App,讓人們在網上體驗到場館的各項服務;公共圖書館不論是實體或是線上,都有大量豐富的圖書資源,即便不花一分錢都可以免費看一天的書;城市大大小小幾乎所有的市政府區級機構、公共事業組織都有官方網站,為市民提供政務信息和線上服務窗口……數字技術無處不在,倫敦被人們形象地稱為“云端的城市”。

  居民成“人體傳感器”

  智慧城市靠什么傳遞數據?答案是成千上萬個傳感器。有的傳感器藏在小盒子中,被安在路燈、電線桿和建筑物墻壁上,有的被埋在草坪、綠地,以及停車場的水泥地下,還有的裝在公交車、警車、出租車上。這些傳感器隨時收集信息,并將它們可以測量到的一切數據,包括光線、壓力、溫度、濕度,甚至車輛和行人的動作等傳輸到一個大的中央計算機終端設備,然后經過“計算”再發出相應指令。目前,在西班牙桑坦德市,居民甚至還可以自愿選擇成為“人體傳感器”,他們需要做的僅僅是在帶有GPS功能的手機上下載一個特殊的App。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07月13日 11:40朗銳智科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09月01日 09:09電子工程世界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09月13日 15:58千家網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09月13日 15:43千家網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

03月02日 14:51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