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讓鶴壁走進“春天里”
花如海,人如潮,“鶴壁”這個原來一直很不起眼的城市近日因“最美櫻花大道”的報道引來了許多游客慕名前來觀賞。春意盎然的鶴城以“全國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向大家展示著“生態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多姿多彩的同時,國網鶴壁供電公司的“智能電網支撐智慧城市建設”示范工程尤為這個城市增添了一抹春色。
“物聯”應用:保證電網可靠供電
4月22日,在國網鶴壁供電公司的信息通信監控中心,工作人員正緊盯著電腦屏幕對我市各條主要輸電線路進行實時監控。輸電線路周邊的風吹草動,都在監控系統的3G監控鏡頭監視下一覽無余。這就是物聯網技術應用的一個體現。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信息產業新方向。它的價值在于讓物體也擁有“智慧”,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溝通”。例如,在高壓線路上安裝一個火柴盒大小的電子芯片,高壓線路的溫度、運行狀態、線路損耗等信息就會通過GPRS實時傳輸到信息接收器中,讓電力維護人員一目了然,這就是物聯網技術的應用。
為加快探索物聯網技術與智能電網的融合發展,2013年,國家電網公司選擇在鶴壁市開展物聯網技術應用示范建設。國網鶴壁供電公司作為全省唯一試點,依據電力物聯網應用需求及總體架構,在淇濱26號和淇濱28號兩條10千伏配電線路開展配網設備在線監測、狀態檢修、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在鶴壁市鶴源二區小區開展用電信息采集物聯網應用示范建設工作。
“通過物聯網技術,采用紅外測溫、在線溫度檢測、配變負荷在線監測等各類先進的監測手段,及時了解和掌握各類配網設備的運行狀態。通過實時監控、智能管理,準確、快速鎖定安全隱患點,減少故障發生,達到電網運行自動化的目的。”國網鶴壁供電公司配電運檢室副主管秦福祥說,實施物聯網技術之前,整條輸電線路有一處發生故障,就會造成整條線路停電,給故障點的排查帶來了難度。現在我們可以輕松知道是哪個點出現了故障,從故障發現到排除僅需2分鐘,而且未發生故障的路段可以快速恢復供電。電網智能化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的提升,大幅度降低了用戶平均故障停電時間,保證了居民安全用電。
“聰明”電網:百姓分享智慧成果
“回到家中,家電已按照預約模式啟動:洗澡水已燒好,空調已開啟,電飯煲中已是飯香四溢……”這種只有在科幻電影中才能出現的智能生活,已經在鶴壁市淇濱區龍祥圣府小區變為現實。龍祥圣府小區作為河南省首家電力光纖到戶社會化應用、商業化運營試點小區,成功實現了智能電網建設和商業推廣模式的新突破。
“外出之前,在預約模式中將各種智能電器的啟動時間進行設定,時間一到,各種智能電器將自動運行。”小區住戶李女士說。
“以往,電視、空調、冰箱、電飯鍋等傳統家電,只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如今,隨著電力光纖到戶,這些家電都將被物聯網技術一一‘拉’進信息時代,讓傳統家庭生活變得更智能。”鶴壁供電公司信通公司經理梅林常說,電力光纖到戶不僅為普通居民提供最高達100M的上網帶寬,還為智能用電、智能家居的應用,提供了優質高效的信息傳輸通道。與此同時,居民可以在家中通過智能支付終端交納電費,再也不用到供電公司或者銀行排隊交費。
“電力光纖到戶作為一次技術上的突破和革新,讓只要有電源插座的地方就有高速的互聯網絡這一夢想成為現實。”梅林常介紹,電力光纖到戶工程在支撐智能電網建設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公共服務的基礎平臺,電力運營商的業務、電子政務等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展開。一根拇指粗細的電力光纖電纜接入家庭后,不僅可以供電,還可以利用它看電視、打電話、上網沖浪,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它可以構建小區信息通信網絡,提供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的“三網融合”服務網絡支撐。
“智能”支撐:激發技術創新能量
智慧城市建設為智能電網的技術創新提供了空間和平臺,3月18日,國家電網公司2014年“智能電網支撐智慧城市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應用”科技項目啟動會在國網鶴壁供電公司召開,會議對技術框架、數據挖掘技術及數據分析平臺示范應用、電力通信資源支撐智慧城市建設技術等課題進行了研討和安排。
“智慧城市是當前城市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發展的背景下,充分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光網絡、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手段,把城市里分散的、各自為政的信息化系統、物聯網系統整合起來,提升為一個具有較好協同能力和調控能力的有機整體,是對傳統意義上城市信息化的創新和升華。”談到智能電網支撐智慧城市時,該公司總工程師段玉峰介紹說,智能電網是未來智慧城市的“大動脈”,國網公司的堅強智能電網建設,使大量智能電網技術應用到城市各個領域,成為智慧城市的強大支撐。
據全程參與智能電網建設的該公司信通公司經理梅林常介紹,智能電網對智慧城市的支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智能電網為城市提供可靠的電力供應,推動光伏、風能等新能源廣泛接入支撐城市發展綠色宜居, 95598互動平臺、智能小區/樓宇等試點支撐公共服務便捷友好;二是在政府主導下,電網企業與及電信運營商合作,以云計算、4G 無線通信、物聯網、電力光纖到戶等技術為依托,共享共建城市通信接入網,助推“三網融合”,支撐信息資源充分利用;三是通過設備商、電信企業、電力用戶等廣泛參與智能電網的研究與建設,開展合作運營,為裝備制造、電動汽車、智能家電等企業的技術水平提升創造條件,拉動城市就業,促進經濟增長,支撐產業經濟轉型升級。
據了解,鶴壁做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之一,目前,國網鶴壁供電公司已先后開展了智能變電站、電力光纖到戶、配電自動化、輸變電設備狀態監測、分布式光伏并網、物聯網等智能電網工程,并在商業模式上進行了初步探索。以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電力能源保障鶴壁市智慧城市建設是該公司一直努力的目標。
相關文章
滬松江區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產業化基地
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聚焦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節能創能兩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松江新城南部區域概念性規劃。研究制定松江融入大虹橋商務區規劃方案。
智能電網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突破口
人為破壞型創新,代表性技術是碳捕獲技術和清潔煤技術,它們或多或少和現有的知識和技術存在一定斷裂,但并沒有觸及到現有碳氫能源技術的根本。陳志的研究還指出,政府應該繼續推進能源市場特別是價格機制改革,以價格機制誘發能源技術的創新。...
智能電網應用推動儲能市場迅速發展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的預測,全球針對交通工具與智能電網應用的電池、超級電容(supercapacitors)以及燃料電池(fuel cells)市場,將由2010年的214億美元成長一倍,在2015年擴充至...
如何利用RFID實現智能電網的設計
1.引言智能電網(亦稱為電網的智能化)是建立在集成、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設備技術、控制方法以及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針對現在電網系統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