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禁系統可辨識人臉
手搓香工藝在中國歷史悠久。
羅湖三大分會場相繼開幕 智能家居、葫蘆雕刻等精彩紛呈
人臉識別、智能家居,葫蘆雕刻、名家珍品,高科技和傳統的糅合,感官享受和實用性交錯,在文博會正式開幕之前,本屆文博會羅湖區精心推出6個分會場,策劃配套了展覽與交易、交流與合作、專業論壇、珠寶設計秀、非遺體驗、動漫嘉年華等活動177項,精彩紛呈。
繼12日梧桐山藝術小鎮分會場開幕,拉開本屆文博會羅湖區6個分會場的序幕后,昨日,首個建筑裝飾行業分會場廣田裝飾分會場、工藝美術集聚區分會場也正式開幕。
智能家電自動開關 遇火警自動聯系物管
昨日,文博會創展以來第一家全國建筑裝飾行業分會場—廣田裝飾分會場正式開幕。
在廣田分會場的智能家居館,你只要將臉靠近攝像頭,人臉識別的門禁系統自動開門,剛走入房間,貼在墻上的感應器,通過遠紅外感知到有人進來,就自動打開空調和電燈。除此之外,電燈開關甚至沒有連電線和裝電池,利用點擊開關的機械能,就能實現無線無源控制照明和其他家電。
此外,智能家居展館里的空氣凈化器、加濕器和空調,可根據自動檢測到的室內空氣質量,自動調節運行;屋頂的煙霧、火焰警報器,還能在主人不在時,將火警自動聯系物管。
葫蘆上鐫刻山水畫 小竹簽搓成檀香
在梧桐山藝術小鎮的來印法師葫蘆雕刻藝術館,葫蘆上既有古拙的高山、清澈的流水,還有栩栩如生的人物。
在一名為《水系列》的葫蘆上,斑駁的紋理像極了巖石,溝壑中的一道綠色,宛如汪汪的清泉流淌。來印法師說,這些巖石的紋路都是利用葫蘆上原有的紋路,稍加修飾和鐫刻,就成了一幅有著濃墨重彩的山水畫。
記者了解到,來印法師來自北京一所禪院,她從小在蘭州長大,耳濡目染蘭州傳統的民間藝術葫蘆雕刻,她的葫蘆雕刻多以佛教題材、自然元素為主,雕刻的載體葫蘆也是平常所見的廢葫蘆,“以葫蘆的自然形態表現自然,化腐朽為神奇”。這是她第一次受邀攜作品來到文博會。
而在巷子坊的慈航香舍,正上演一場“手搓香”的傳統工藝,演示者將一根直徑只有0.8毫米的竹簽,用香搓板搓上一團泥,就成了檀香。不過這團泥可不是泥巴,而是用檀香粉、水及一些配料按照比例和成。據店家說,手搓香工藝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
美術大師珍品飛入尋常百姓家
中國當代名家限量授權藝術品展覽展出了李小澄、林孝純、陳丁等書畫名家的授權珍品。
工作人員介紹,其公司和畫家簽約后,將畫家的作品掃描進電腦,再借助高精微儀器噴繪出來,由畫家本人確認顏色并進行二次創作。雖然并不是原作,但卻是由畫家本人全程監制,這樣下來一幅畫僅僅數千元。據悉,畫家的每幅畫作僅僅限量復制最多99幅。
羅湖美術館首屆
美術作品展開展
作為本屆文博會羅湖區分會場專項活動之一,昨日,羅湖美術館首屆美術作品展正式開展。據介紹,本次展覽以中國夢為主題,用美術作品反映羅湖在新形勢下的新風貌、新景觀、新人新事物,本次參展約210幅,主要為羅湖區美術工作者的作品。
相關文章
長寧區試點RFID電子門禁系統
在各種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種短距離的移動收發器,物與物之間能實現溝通。在本屆工博會上,物聯網技術成為信息與通信技術應用展區內的最大亮點。物聯網技術也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長寧、嘉定兩區目前已在試點物聯網的RFID(電子標簽)電子門禁...
福州動物園引進九天達電子門禁系統
近期,九天達科技與福州動物園攜手搭建電子門禁系統,為園區減少售檢票人力成本,加快客流通行速度,有效避免客流高峰期出現游客滯留現象。從而帶來了直接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山西電力公司成功運行刷卡拍照門禁系統
刷卡拍照門禁是山西電力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使管理者直觀及時了解進出人員狀態信息,有效改進安全進出入管理和有效分析控制門禁方式,是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