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有哪些實質性的演變?
智慧城市在我國的發展歷史雖只有短短的數年,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智慧城市也在悄悄發生變化。這也是社會發展額必然趨勢,猶如教學方式的轉變,通過一定的教學設備或實訓設備,讓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的知識。那么智慧城市有什么實質性的演變呢?
1、不同視角下的智慧城市
從城市管理者角度來看,智慧城市意味著一種發展城市的新思維、新策略,是城市發展的新角度,是一種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下,實現城市全面數字化后可視、可測量的智能化城市管理和運營模式,可以推動城市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跨越式提升。
從信息化專家的角度來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發展到高級階段的一種形態,是城市的信息化經歷數字化、智能化后的必然結果。從市民角度來看,智慧城市意味著生活品質、民生服務、居住環境等得到極大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入滲透到市民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智能、便捷與舒適成為城市生活的典型特征。
此外,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各企業和機構也對智慧城市提供了不同的視角。某通訊公司認為,智慧城市是借助信息技術,把已有的各種生產要素優化組合,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形成技術集成、綜合應用、高端發展的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城市。
基于此,該通訊公司認為智慧城市具有信息(Information)、智能、創新、市民與城市互動)的“4I”特征。智慧城市的“4I”理念內涵演變因素:外部環境與實踐內涵演變因素:外部環境與實踐目前,建設智慧城市的外部環境與前期相比出現了重大變化,“美麗中國”概念的提出,加快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進程,以及豐富的建設實踐,對智慧城市建設的方向、內涵與范圍等帶來新的改變。
2、生態文明:智慧城市建設的新方向
盡管有多個城市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把綠色城市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目標之一,但是對生態文明、對環境因素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地位還沒有放到戰略高度。
十八大提出的“美麗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突出戰略地位,智慧城市作為“美麗中國”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在其建設過程中必然要求重視生態文明,要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智慧城市建設必須要符合“美麗中國”的要義——生態文明,能夠改善人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提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3、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智慧城市內涵的新拓展
新型城鎮化是影響智慧城市內涵的另一個重要外部因素,未來我國城市的發展趨勢與方向勢必要與新型城鎮化緊密結合。一方面,新型城鎮化通過拓展城市功能與格局,將大大擴展現有智慧城市建設的物理范圍;另一方面,新型城鎮化要求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格局,走集約和緊湊的城市群道路,這要求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不僅要有城市角度的考量,更要有全國一盤棋的國家層次上的統籌與規劃。
此外,新型城鎮化強調以人為核心,這要求智慧城市的建設要從人的角度去系統地設計架構與系統,民生服務相關的智慧基礎設施將成為優先建設方向,同時,對基礎設施、城市服務與運行等方面的規劃要具備前瞻性和擴展性,要在現有城市容量的基礎上考慮城鎮化的問題。
4、建設實踐:智慧城市內涵的進一步細化與豐富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過來又豐富和發展理論,智慧城市內涵的演變歷程也是如此。人們在對智慧城市內涵有了一定認識后開始建設智慧城市,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不斷深化對智慧城市內涵的理解,從而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出智慧城市新的內涵。前期智慧城市建設的實踐,賦予了智慧城市更深刻、更細化的內涵,智慧城市也是綠色城市、健康城市、人文城市、幸福城市、平安城市等。
智慧城市的新內涵在新的背景下,建設智慧城市要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為導向,順應城市發展趨勢,綜合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改善生活環境基礎設施,提升自然資源使用效率,塑造和諧人文環境,努力打造一個兼顧經濟可持續增長、民眾宜居生活及社會和諧穩定的現代化創新生態城市。
新時期的智慧城市具有以下突出特征:在建設理念上更具導向性。城市的智慧化發展方向,既要符合城市本身的發展規律和趨勢,保持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要與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戰略緊密相連;以人為本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出發點。
人是城市服務的對象,智慧城市建設要關注人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服務的應用,突出人的直觀感受,只有城市管理工作更便捷和高效,城市運行更順暢,人民的衣食住行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更方便,才真正實現了城市的智慧化。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建設智慧城市的優先方向。建設智慧城市能夠更好地解決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等城市面臨的現狀,提供人民需要的生態產品。
城市的發展與建設理念,與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戰略、城市本身的定位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城市中的管理者與市民的參與程度等息息相關。國家戰略和智慧城市建設的實踐,使得智慧城市建設走上升級之路。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