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電信發力NFC移動支付 聚焦用戶需求避免邊緣化
移動支付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市場調查機構Juniper Research預測,今年全球移動支付總金額逾5000億美元。近日,德國電信公司(DT)亦發力移動支付,在德國推出了基于NFC方式的手機錢包業務,意在移動支付領域分得一杯羹。但德國、美國等歐美電信運營商在移動支付領域尚處發展初期,贏得市場還得多跨幾道坎。
德國電信推“我的錢包”
近年來,隨著移動網絡的快速發展、智能手機設備的更新迭代,移動支付發展進入井噴期。著名調查機構Juniper Research于今年4月份發布一份調查,調查顯示2014年全球移動支付總金額將上漲40%,達5070億美元。
移動支付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引得產業各方競相追逐,運營商也不例外。近日,德國電信公司(DT)在德國推出了基于NFC方式的手機錢包業務。據悉,該業務名為“我的錢包”,其應用目前可在Google Play商店免費下載。要使用該應用,用戶需要一款支持NFC功能的智能手機,德國電信公司即將發售的18款手機支持該應用,其中13款來自三星、5款來自索尼。此外,用戶還需要更換具有NFC功能的SIM卡,以便存儲支付數據。德國電信稱將在每部即將發售的兼容智能手機中配置NFC SIM卡,現有的用戶也可免費獲得一張SIM卡。
目前,幾乎全球的每一個大型運營商都在試水移動支付市場,不遺余力地挖掘移動支付市場這個大金礦。2013年,多個國家的運營商紛紛推出基于SIM卡的NFC商用。據GSMA的數字顯示,截至2013年12月,全球共有23個運營商主導的商用服務推出、50多個NFC試點或試商用服務、60多家運營商參與NFC試點項目。
據了解,2013年11月,美國三大運營商AT&T,T-Mobile及Verizon 成立的ISIS開始在全美推廣NFC商用業務。2012年,英國三大電信運營商EE、沃達豐和O2也成立了移動支付合資公司Weve,并于2014年在市場推行大規模NFC支付服務。2013年11月和12月,沃達豐NFC手機錢包業務分別在西班牙和德國正式商用,并計劃于2014年初在荷蘭、英國、意大利等國商用。法國Orange已于2014年2月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和卡昂兩市商用NFC移動支付服務。
運營商發力移動支付勢在必行
移動互聯網不斷發展,運營商為適應市場發展,相繼發力移動支付領域,主動變革,取長補短。
其一,在手機支付領域,運營商在手機等移動設備終端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眾所周知,運營商是手機銷售的主要渠道之一。在國外多數地區,主要是運營商定制手機,再捆綁話費、流量等套餐進行銷售。運營商可借手機定制推廣NFC等支付功能,為用戶提供設備支持,拓展移動支付的影響力。GSMA亞太區市場部副總裁余振達及GSMA亞太區戰略合作負責人賈可日前在北京媒體沙龍上表示,未來5年內將有超過50%的手機支持NFC。
其二,運營商擁有海量的用戶資源。長期深耕通信產業,運營商擁有了海量的用戶基礎,這也為運營商推廣移動支付打牢根基。運營商若對用戶資源善加利用,并輔以強大的推廣能力,“手機錢包”等業務可較容易地為用戶所知,甚至可以覆蓋所有的移動用戶。
其三,運營商在線上和線下都擁有大量的商業資源,可為其移動支付業務的推廣提供豐富的場景支持。另外,在推廣中,運營商還能與各商家加強合作,逐漸形成相應的產業鏈,這有助于手機錢包等業務在市場上獲取更多的份額。
其四,運營商改革勢在必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OTT業務對電信運營商的傳統業務產生了強烈的替代和分流,使運營商面臨著被迫淪為“傳輸管道”的危險。正是OTT的“步步緊逼”將運營商推進顛覆性的變革之中。其實,電信運營商不斷發力移動支付領域,也是其與時俱進,創新移動應用、促進自身轉型以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發展的重要舉措。
三大短板待補齊
全球各大運營商齊齊發力移動支付領域,但總體上來說,發展步伐仍落后于互聯網企業。尤其在推廣度、創新度等方面,運營商仍有很大的一段路要追趕。
首先,運營商移動支付業務影響力不足,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的電信運營商遇到的問題卻越來越多。據了解,以歐洲、美國等為代表的金融發達地區,由于信用卡業務發展成熟,所以用手機替代信用卡的直接現場刷卡支付的方式發展較慢,目前多為一些局部試點。而在發展中國家市場,很多消費者接觸得到的金融服務非常有限,因此,發展中國家的運營商擁有更多機會向移動支付服務市場進行擴張。西方的電信運營商要想在移動支付領域有所進步,就要令西方消費者相信移動支付方式比信用卡和網上銀行更具優勢。
其次,運營商在移動支付領域的創新度有待提高。瑞典支付服務初創公司的創始人雅各布·德·吉爾(jacob de geer)指出:“電信運營商從骨子里就缺乏創新意識。銀行和運營商一直都在致力于解決一些并不存在的問題,因此錯過了很多創新機遇。”運營商未來發展若固守陳規,不敢創新,恐在移動支付發展領域,難以有所大作為。
再次,一些運營商把支付過程設計得相當麻煩而且還難于使用,這讓很多歐美的消費者感到苦不堪言。業內人士指出,包括網上銀行在內的現有移動支付服務已經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日常所需,而由電信公司開發出來的很多移動支付產品并沒有提供更多新的服務功能。而且運營商基于SIM卡的NFC技術面臨著HCE(主機卡仿真,Host Card Emulation)和其他替代技術的沖擊。據悉,谷歌最新推出的安卓4.4系統全面支持HCE技術。HCE內置于終端操作系統,進行NFC交易時通過云端的SE進行安全認證。這種NFC模式更靈活,更利于金融機構、第三方公司等部署服務。HCE將有可能顛覆運營商致力倡導的以SIM卡為中心的模式。技術關乎產品的命運,若技術落后、用戶體驗不佳,運營商的移動支付產品市場有被市場邊緣化的可能。
移動支付路漫漫,運營商要想追上甚至超越互聯網公司,內外兼修,緊扣用戶需求是關鍵。
相關文章
新開普:NFC移動支付推廣 利好多家上市銀行
智能一卡通領域的新開普(300248.SZ)正在依托NFC業務積極布局移動支付領域。新開普一位相關方面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NFC推廣方面面臨的關鍵性困難有望在2014年得到解決,產業發展瓶頸有望獲得突破。
西班牙儲蓄銀行推出歐洲最大NFC移動支付服務
西班牙儲蓄銀行La Caixa近日與西班牙電信、沃達豐、Orange以及Visa歐洲取得合作,共同推出號稱歐洲最大的NFC移動支付服務。據La Caixa透露,三個運營商涵蓋了西班牙80%的手機用戶。
新開普NFC移動支付業務正推進 澄清指紋認證概念
新開普(300248)2月16日晚間在股價異動公告中稱,由于公司第二屆董事會將于2014年3月11日任期屆滿,第三屆董事會正在換屆過程中,尚未選舉產生,故董事會尚未對公司2013年度利潤分配預案進行討論。公司將在第三屆董事會選...